大型企业传染病疫情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37070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企业传染病疫情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型企业传染病疫情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型企业传染病疫情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型企业传染病疫情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企业传染病疫情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某大型企业传染病暴发疫情风险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某大型企业传染病暴发的危险因素,探讨控制对策,为同类型企业传染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深入企业现场调查,进行专家咨询。结果该企业可能产生暴发的传染病按风险可分三级,控制对策主要有加强疾病监测、健康教育,适时接种疫苗等。结论进行风险分级,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较为经济有效的控制策略。关键词 大型企业;传染病;风险分析;暴发The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 in a Large-scale Enterprise of

2、 Chengdu CityWANG Cheng1, SUN Ding2 (1. Chengdu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engdu 610041; 2.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engdu 610083)Abstract Objective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large-scale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the risk factor and control s

3、trategy of a local example of outbreak. Methods Spot investigation and expert consultation were combined to get the data and information. Results The probable outbreak can be classified into 3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risk analysis. Strengthening disease surveillance,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per vacc

4、in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control strategies. Conclusion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re cost-effective for the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large-scale enterprises.Keywords Large-scale enterprise, Communicable disease, Risk analysis, Outbreak 随着用工成本提高,劳动密集型大型企业在向内

5、地转移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企业逐步将员工管理推向社会。企业职工传染病预防控制在国内目前仍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深入研究与探索1。面对骤然增加的大量企业员工,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努力保一方平安,这对当地疾控机构必然是一种新的挑战。本研究结合我市特点,希望通过分析危险因素,探讨控制对策,为经济、有效地预防该类型企业传染病暴发或降低暴发流行强度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来源 历史传染病数据来自国家传染病直报网,员工数据来自企业人事部门相关统计资料。2、调查方法现场调查企业生产生活状况,按照1%人群抽样进行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调查,共发放7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23份。3、结果3.1基本情况该企业是成都市引

6、进的一家电子产品生产加工大型企业。3.1.1人员特点3.1.1.1 数量大。截止调查结束,该企业已招聘员工约7万人。预计到2012年底将招聘员工25万。3.1.1.2 流动性较强。该企业该常年招聘员工,新招聘员工平均1000人/天,最高达3000人/天,离职员工500人/天。3.1.1.3 以年轻人为主。根据现有员工统计, 18-30岁员工占81.25%,男女性别比为1:0.49,其中18-20岁、21-25岁、26-30岁年龄组构成比分别为42.82%、38.43%、12.37%,性别比分别为1:0.6、1:0.38、1:0.42。3.1.1.4 80%以上员工来自四川省内地(市)州内农村地

7、区。3.1.2 生产、生活环境该企业各车间使用中央空调,大多数为无尘车间,流水线作业。生产和生活区间距离较远,员工乘坐公共汽车往返。员工生活区6个,均实行物业化管理。每个生活区和厂区均配套员工食堂,聘请专业餐饮公司经营管理。生活饮用水主要来自市政管网,高层公寓设二次供水水箱。3.1.3医疗卫生资源生活区内有一家市级、两家区级公立医院设立了医疗站,附近还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某大学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规划配套一个三甲医院和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两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4、传染病暴发风险分析4.1 人群免疫存在空白。以现有员工

8、年龄段推算,该企业员工大部分在1990年前出生,四川省上世纪80年代中期(25岁以上人群)未实行计划免疫常规接种,每年仅在冬春两级开展疫苗接种,接种率非常低;80年代后期(25岁以下人群)才逐步开展计划免疫常规接种,但国家免费提供的疫苗只有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麻疹4种疫苗防6种疾病,所以员工接种疫苗种类少,接种率不高。加之员工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自然感染率低,因而员工疫苗针对性疾病抗体水平偏低。4.2 传染病传播机会增加。现场调查显示,员工生活区人群密度高,平均每个生活区居住约1万人,每个房间居住8人,人均居住面积约3。同时员工乘坐的公共汽车数量有限,非常拥挤,

9、密切接触机会增多。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或输入,容易产生暴发流行。4.3 员工自我保护能力较差。4.3.1 经抽样调查,该企业员工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6.3%,总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8.9%。虽然总知识知晓率与社区同年龄段的人群接近,但是传染病预防的知识还处于较低水平,如知晓如何预防流感的仅占69.6%,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71.9%。4.3.2 员工尚未养成集体生活和健康生活习惯,公共卫生意识较差,加上该企业实行两班倒工作制,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无休息日,上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病。5、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风险预测5.1 传染病总体发病水平预测基于该企业人口学特点,我们选择四

10、川省2008-2011年同年龄段人群传染病谱及其发病率作为总体,对该企业员工(样本)年龄和性别构成进行标化处理,推算公司员工(以15万计)在没有暴发疫情发生的情况下传染病年发病数在500例以上,主要病种为肺结核、乙肝、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性病(梅毒、淋病)、细菌性痢疾等。5.2各种传染病暴发风险采取专家咨询法,综合该企业疾病危险因素分析、事件发生规模和影响、文献报道的同类场所人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种类和罹患率,预测各种传染病发生风险。(1)、高风险(容易发生的)事件:呼吸道传染病中的麻疹、风疹、流腮、流感,接触传播疾病中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病种暴发流行;(2)、中等风险(比较容易

11、发生的)事件:呼吸道传染病中的肺结核、流脑,肠道传染病中的感染性腹泻、菌痢、甲肝、伤寒暴发流行;(3)、低风险(不容易发生的)事件:上述病种之外的其他传染病如乙脑、出血热、手足口、猩红热等病种暴发。5、控制对策5.1 加强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和处置两地疾控机构指导该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医疗机构建立传染病危险因素、疾病症状和现症病例监测、报告制度,加强监测数据实时分析与预警,严格遵从“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及时处置聚集性和暴发性疫情,控制突发传染病暴发疫情的规模,降低社会影响。5.2 适时开展预防接种风险评估表明高风险暴发传染病以疫苗可预防疾病为主。对新进员工或者在发出疫情预警的

12、时候开展必要的疫苗接种和补种,尽量消除免疫空白。5.3 加强员工健康教育两地疾控机构针对企业员工开发健康教育材料,指导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同时指导物业管理公司使用有效办法对员工开展现代文明素质和卫生防病知识的教育,培育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建立完善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及必要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国内曾有人简要论述农村和城市传染病防控模式2-3,学校集体人群中防控模式也有人提及4,而对大型企业传染病防控模式报道很少。我市疾控机构根据上述分析,每日对该企业新进员工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效果明显。说明在人、财、物有限的情况下,疾控机构对该类企业各类传染病暴发的可能性进行分级后,再按风险高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或可以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控制对策。参考文献1刘开钳,芮新明,李栾才,何林等.富士康科技集团职工传染病防控模式的创建与应用.职业与健康,2010 26(2):220-2232李明义,舒杨,罗峰,等.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止模式的探讨.职业与健康,2004,20(2):80-813戴孟阳,李宁,马宁,等.城区传染病预防控制模式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0744连志勇,孙瑛,邓晓梅,等.高等院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模式的探讨.职业与健康,2004,20(10):116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