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370609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设计原则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今天,我仅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翻看的一点相关教学理论,谈一谈我自己对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的一些想法、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我认为,教学活动在设计时要遵循八个原则,即,思想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接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对于这些原则的提出和运用,我以自己在教学设计时的一些实例来解说。一、目标性原则任何教学方法与手段总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这就告诉我们,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来进行。也就

2、是说,教学活动设计并不是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随意创设,也不是在教学中创设的越多越好,更不是不顾及教学目标而滥创设。其实,在我们课改之初,由于我们很多老师对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把握不到位,理解不充分,为情境而情境,为形式而形式的现象大量存在,致使许多课堂教学成了“花壳子、空架子”,难免有些哗众取宠之嫌。结果,学生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但却没有什么收获,甚至可能在道德认识上更模糊、混乱。所以,我认为,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活动,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内容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创设的活动真正为教学服务。(例如,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中第一个教学环节)二、接近性原则教学活动设计与应

3、用要避免理想化倾向,以免“曲高和寡”,又成为新的一种形式的教师“独角戏”。这样,一方面,我们创设活动时所选取的材料要有吸引力和新鲜感,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更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只有感受真切,才能入境,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过程,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主动沟通,健康成长第二环节,检讨书)另一方面,接近性原则还意味着教学活动设计要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知道,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这些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就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状况来设计。从而使学生从已知和浅显的内容里不断悟出未知、深

4、邃的内容。(公民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三、参与性原则美国教育在创设教学活动方面有一案例,具体的案例是这样描述的:人文老师达塔在讲述美国历史“独立战争”一章是这样做的。一天上课,达塔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们纷纷嚷嚷:“这不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钱一张,商店里卖的不是这价钱啊?”“我的钱买了纸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们的钱?”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和沮丧、吃惊、生气的情绪,达塔老师一再说:“对不起,可我不得不这样办。”孩子们持续不安。达塔老师坚持要收钱发纸测

5、验。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的拿出零用钱,取了纸。接着又有一些垂头丧气的孩子说:“我会还钱”,也领了纸。领纸后,达塔老师发了试题,学生们闷头作答。只见最后一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请写出你当时的感受。”其实达塔老师只是想让孩子们的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进而明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案例也给了我启示。所以,在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中师生之间沟通的方法环节,我 对于学生来说,参与活动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动机,在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得到发展。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难于使学生参与其中,或者使学生游离于情境之外,就不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体验情感,

6、产生共鸣。相应的,如果老师设计的活动具有参与性,可避免教师把现存的知识生吞活剥的照搬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质疑,鼓励学生去主动求知,并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生能动性才能凸现出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彰显,教学目标才能得到落实,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才能逐步形成,学生的品德形成才能落到实处。四、开放性原则我觉得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轻率的否定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同样具有开放性,不拘泥于单一或预定的教学形式或方法。同样的,设计的教学活动也不应只是一种单纯的展示,而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理想的教学活动设计应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自由的

7、感受和体验,心态是开放、不受束缚的,学生的情境体验甚至可以不受教材、教师自身的知识视野的约束,这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并构建新的知识。(初三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节课,使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我国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同时,学生也了解到,中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国度。只要中国人努力、拼搏,携手、并肩,就一定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总观下来,学生得到了比“标准答案”更好的收获。五、思想性原则 一般说来,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往往就是有较高素质的人。一个有理想追求的民族,往往是有凝聚力和文化生命力的民族。从这个角度说,只有

8、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才能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必须加强和改进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教育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恰恰承担着这一重任。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活动设计时,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公民的义务道德义务部分)六、启发性原则 “启”,就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发”,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和发是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没有教师的启,就没有学生的发。启是前提条件,发是必然后果,启发的目的,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特别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更要把握好这一原则。注意情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要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注意教学活动、教学情境要启发学生的思路,避免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注意情境要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从而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意义,解决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