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369171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水利常用专业名词水费源: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 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咯性的经济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通 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称为水资源。它们三部分 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水资源管理:广义的水资源管理是指人类社会及其政府对适应、利用、开发、保护水资源与防治水 害活动的动态管理以及 对水资源的权属管理,包括政府与水、社会与水、政府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水事关系。对国际河流, 水管理还包括相邻国家 之间的水事关系。取水:指利用取水工程或者设

2、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吗,是 指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电站等,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特别 情形外,都需要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实施取水许可坚持地表水与地下水统筹考虑,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节流优先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流域和水系:流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或汇水区,因地下水分水线不易确定, 习惯上将地表水的集水区称为流域。河道干流的流域是由所属各级支流的流域所组成。流域面积的确 定,可根据地形图勾出流域分水线,然后求出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河流的流域面积可以计算到河流 的任一河段,如水文站控制断

3、面,水库坝址或任一支流的汇口处。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 相通的系统,称为河系或水系。河流的分段及其特点:每条河流一般都可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回等五个分段。河源 河流开始的地方,可以是溪涧、泉水、冰川、沼泽或湖泊等。上游,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段, 它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阿床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中游,中游 一般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 两岸有滩地出现。下游,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纵比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浅滩到 处可见,河曲发育。河口,河口是河流的终点,也是河流入海洋、湖

4、泊或其它河流的入口,泥沙淤积 比较严重。流速:水向着一定的方向流动,其流动的速度 (快慢)叫做流速。它的单位以“米/秒”表示,即 每秒多少米。流量:水在河道、渠道或涵管中流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个过水断面,流过去的水流的体积 叫“流量”,它的单位以“立方米/秒”表示。又叫“秒立米”。径流与径流量:流域地表面的降水,如雨、雷等,沿流域的不同路径向河流、湖泊和海洋汇集的 水流叫径流。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的径流量。径流是水循环的主要 环节,径流量是陆地上最重要的水文要素之一,是水量平街的基本要素。径流量的表示方法及其度量单位: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5、常用单位为立 方米每秒曲(m3/s)0各个时刻的流量是指该时刻的瞬时流量,此外还有日平均流量、月平均流量、年 平均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等。径流总量W。时段A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以所计算时段的时 间乘以该时段内的平均流量,就得径流总量W即W=QAt。它的单位是立方米(mJ。以时间为横坐标, 以流量为纵坐标点绘出来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就是流量过程线。流量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 积即为径流量。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经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水层深度。它的常 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 /s),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mm)由下 式计

6、算:R=QAt/(1000A)。径流模数m。一定时段内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流量称为径流模数M。它 的常用单位为m3/ (S*Km2),计算公式为:M=Q/A径流系数a。为一定时段内降水所产生的径流量与该 时段降水量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计。地面径流:指降水后除直接蒸发、植物截留、掺入地下、填充洼地外,其余经流域地面汇入河槽 并沿河下泄的水流。地面径流又曲于降水形态的不同,可分为雨洪径流与融雪径流。前者是由降雨形 成的,后者是由融雪产生的。它们的性质和形成过程是有所不同的。枯水期:又叫枯季。指流域内地表水流枯竭,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水源的时期,在一年内枯水期 历时久暂,随流域自然地理及气象条件而

7、异。丰水期:指江河水流主要依靠降雨或融雪补给的时期,一般是在雨季或春季气温持续升高的时期 这时河中水量丰富,延续时间长。雨量:在一定时期内,从天空降下来的雨,如果没有损耗,全部均匀地留在地面上,这个均匀的雨水深度,就是这个时间内的降雨量。流域平均雨量:又叫面雨量。水文工作中常需推求整个流域面上的平均降雨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算术平均法和垂直平分法(又叫做泰森多边形法),也有用绘制等雨量线图来推求的。降雨强度:单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 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5毫米,或 24水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两: 12小时内雨量小于5-14.9 毫

8、米,或24 水时内雨量小于10-24.9毫米;大雨: 12小时内雨量小于15-29.9毫米,或24 水时内雨 量小于 25-49.9 毫米。灌溉:引水浇田的措施,通过灌溉工程设施,利用地面水或地下水补充田间土壤水份之不足,以 及时满足作物对土壤水分的需要,并对土壤温度及等分起调节作用,保证作物获得生产、稳产。灌区:一般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面积,是人类经济活 动的产物,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灌区是一个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它是依靠自然环境提供的光、 热、土壤资源,加上人为选择的作物和安排的作物种植比例等人工调控手段而组成的一个具有很强的 社会性质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9、。灌区就是由水库、渠道、田地、作物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灌溉管理:村灌区经营管理的总体。包括:用水管理、工程管理、经营管理和组织管理。其目的在 于充分发挥水的经济效益,延长工程寿命,降低成本,不断进行灌区技术改造,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水泵装置 (净)扬程:水泵进、出水管 (流)道口处的水位差。泵站 (净)扬程:泵站前池进口与出水池出口处水位的差值。地下水:埋藏在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含水层:能够蓄存并给出一定地下水量的岩土层。隔水层:隔水的岩土层。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中各种盐分的总量。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我国汛期 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洪水: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 最高洪水位:一年内这个地方的最高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由洪水调查或实测所得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这个地方的最高洪水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