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36910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管井降水施工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山金源煤矿新建 0.45Mt/a 选煤厂项目降水专项施工方案中煤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单位 编 制 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第一部分 概述1.0编制依据 现场勘查周边环境情况 该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J202-83 该工程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等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87号文错误!提供的其它降水资料2.0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微山县西外环金源煤矿院内,本期拟建工程有主厂房、 原煤仓、精煤仓、浓缩池、循环水池、生产办公楼等配套项

2、目,室内外高 差0.3米。因单体工程较多,但工程基础埋深及地基处理方法较为相似, 开挖坑底标高在-4.1一6.0m之间,本次以基坑最深的主厂房为代表进行 设计计算。其它单体工程均以此执行。3。0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条件拟建工程场地区属河湖相冲洪积平原地貌类型,地形比较平坦。地面 相对高程34。0036。62m,相对高差2.62m.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 性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13。7 C,冬季平均气温1。9 C,夏 季平均气温27.2 Co历年平均降水量655.2mm,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霜冻期一般在十月中旬至次年三月,无霜期 200 天左右。最大冻结深度

3、0。48m。3。2 地层结构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物,其岩性主要为粘性 土和砂土,自上而下共分 8 层以及 2 个分层,分述之:1. 杂填土(Q4ml) 灰黑色,以煤渣和煤矸石为主,多数被碾压结实,未完成自重固结。 该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3。00m,平均131m,层底标高31。7535。62m.平均 34。21m.2. 素填土(Q4ml)褐黄色棕黄色,以粘土和粉质粘土为主,干强度及韧性高,可塑。场区内大部发育,厚度0。403.40m,平均1。48m;层底标高32.22 34.09m,平均 33。17m ;层底埋深 1。504.40m,平均 2。72m.3. 粘土( Q

4、4apl) 浅灰色,干强度中等,韧性高,光泽反应光滑,摇振反应无,含有机质,软塑可塑。该层在场地中局部发育,厚度0.201。00m,平均0。57m,层底标高 32.7733.67m,平均 33。15m,层底埋深 0.903。50m,平均 2。41m.4. 粘土(Q3apl) 棕黄色夹浅灰色,干强度及韧性高,光泽反应光滑,摇振反应无,含铁锰质物及小径姜石,硬塑,局部可塑。场区内普遍分布,厚度 0。702。80m,平均1.98m;层底标高 29.8831.65m,平均 30.94m;层底埋深 2.906。40m,平均 4。58m。经膨胀试验,该土层自由膨胀率62。071。0,膨胀率1.401。 9

5、0,膨胀力 1725Kpa。5. 粉质粘土(Q3apl)浅黄色灰黄色,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摇振反应无,含小径姜石,可塑。场区内普遍分布,厚度1.302。30m,平均1.94m;层底标高28。4229.58m,平均 29。00m ;层底埋深 4.908.20m,平均 6.52m。6、粉质粘土(Q3apl) 浅黄色褐黄色,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高,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光滑,摇振反应无,含铁锰质物,含姜石1020%,粒径15cm,硬塑。场区内稳定发育,厚度1。806。10m,平均3.51m;层底标高 22.8626.89m,平 25。50m;层底埋深 7.5012.50m,平均 10。03m.

6、7、中粗砂(Q3apl) 褐黄色,饱和,砂质较纯,级配一般较好,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 少量暗色矿物,中密密实.该层底部一般发育厚约0.104m,胶结姜 石层,质坚硬.场区内普遍分布,厚度2。507。10m,平均4.69m,层底标高 18.6021.55m,平均 19.81m ;层底埋深 15。0017.50m,平均 15.71m。71、粉质粘土 (Q3apl) 褐黄色,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摇振反应无,含姜 石1020%,粒径15cm,硬塑。场区内仅局部发育.厚度0.40140m,平均0。77m;层底标高24。2725。89m,平均 25。15m ;层底埋深 9.3011。60m

7、,平均 10。80m。7-2、粉质粘土(Q3apl) 褐黄色,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有光滑,摇振反应无,含姜石 1020%,粒径15cm,硬塑坚硬.场区内大部发育,厚度0.702。40m,平均1.31m;层底标高21。1623.45m,平均 22.41m ;层底埋深 12。3015.20m,平均 13.54m。8、粘土 (Q3apl)棕黄色夹褐黄色,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高,光泽反应稍有光滑光滑,摇振反应无,含铁锰质物,含姜石1020%,粒径15cm,硬塑.场区内普遍分布,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8。00m。3。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内地下水水位埋深0.903.55m,平均2。43m,水位标高

8、33。0133.19m,平均33.09m.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含水 层为 7 层中粗砂。其补给途径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排泄途径 主要为人工抽水和地下迳流。预计水位年变化幅度约23m。建议抗浮设 计水位按 35m 标高考虑.3.4 周边环境条件 该项目场地周边开阔,无需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4.0本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着重解决的问题基坑开挖深度为3。65。5m,基坑采用放坡+支护开挖方式,根据开 挖深度、工程地质于水文地质条件等,该基坑工程重点为:(1) 确保基坑四周安全稳定。(2) 提出合理的支护与降水方案;(3) 为后续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二部分降水工程1.

9、0基坑降水方案1。1场地及周围环境分析: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以及现场勘察情况,场区内无岩溶、塌陷、滑坡、 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无全新活动断裂构造,地层基本 连续稳定,地基土强度总体较好。除2层素填土和4层粘土具弱中等膨 胀潜势外,无其它特殊性岩土发育.场地稳定性较好。因此本场地作为拟 建场地适宜。1.2 降水方案选择场地在勘探深度内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含水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物粘 性土和砂土层,勘探期间实测地下水初见水位在地表以下1.0 米左右;地 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 ,地下水年变化幅度在 23 米 间,场地历史最高水位在现地表以下0.9m,经现场勘察稳定水位在地表

10、下 1。0 米左右,根据以上分析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管井进行降水。由于 影响基坑降水的因素如开挖时间、开挖次序,工期安排及整体开挖基坑的 规模无法确定,因此场地基坑降水无法取得合适的边界条件,因此该工程 基坑降水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条件进行降水设计.上部含水层为粘土、 粉质粘土弱透水层组成,下部为中粗砂土含水层,中粗砂为强透水层,则 整个含水层土的综合渗透系数取 25m/d。1。3 基坑降水方案 根据提供的勘探报告,拟建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 ,地下水为潜水, 勘察期间潜水地下水位埋深为 1。 0m 左右。本基坑开挖深度在自然地面 以下5.50m.在基坑开挖工程中,保证将基坑里的水位降至开挖面以下

11、0。5m,同时保证降水在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控制水位降深和降水速率,减少 降水对周边原有建筑物的影响.根据本工程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条件等情况。本项目参照本地区经验采用管井降水降水方案 .沿基坑四周 布设管井。勘测期间水位埋深1。0m左右,基坑开挖5。5m深,因此需要采取降水措施,拟采用大口径管井降水的方法将水位降到基坑底部0.5m以下.1。3.1采用管井基坑降水管井施工1.管井成井流程图6管井成井流程图2.管井施工方法(1) 管井定位测量人员根据降水井的设计位置测设实际井位,并参阅基础施工图 纸,适当调整井位.井位偏差小于50cm.(2) 挖井口、安装护筒根据测设的降水井的位置,采用人

12、工开挖井口,井口直径为550mm.开挖深度为0.8m,安装高0.8m的钢护筒,护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准确.(3) 钻机成孔采用正循环钻机成孔,一钻到底,井孔要求圆、直,垂直度VI%。钻 机就位必须准确,钻杆必须要垂直,钻机底座必须牢固。在钻至设计深度 以后停钻.用清水置换井内泥水即洗井,并测定孔深,满足孔深要求之后, 撤机。(4) 下井管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滤水管,水位以下包缠尼龙网,缓缓下放,当井 管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 砂淤塞井管,竖向用竹条和铁丝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 将井管以井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污

13、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 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5) 填滤料井管下部2米为沉渣段,其与孔壁之间用粘土封填;上部井管为滤管, 滤管与孔壁之间用滤料填充,填砾料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保 持连续。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 洗井后滤料下沉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 填料至自然地面,经洗井之后,密实后及时填补滤料。降水井运行时,随 水位下降,滤料会产生一定沉陷,及时采用粘土封闭。(6) 洗井下管、填料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采用潜水泵反复进行抽洗,直至水 清砂净。(7)设置水泵水泵规格4。0kw离心

14、式水泵,共计准备8台,扬程24m,流量1030m3/h,在安装前,必须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 在地面试转3min5min后,若无问题,方可进行安设。安装完毕应进行 试抽水,满足要求方可转入正常工作。3管井布井参数及质量要求(1) 采用机械成井,参见降水井点平面布置图(具体位置由现场而 定),管井定位偏差小于200mm。(2) 降水井孔径为550,滤管外径为450的无砂水泥管,周围滤 料填充,滤料选用颗粒均匀、无泥砂污染的、粒径为35mm的米石。井 深为18m。(3) 降水自井口以下全部设为滤水管。(4) 抽出的水含砂量不超过1/5万,长期运行期间不超过1/10万。(5) 钻

15、孔时一径到底不留沉渣,井孔要求正、圆、直、孔斜率V1%, 下管时井管居中,不偏不斜。(6) 严格控制水位,定期观测,使水位平稳缓慢下降,防止过快造 成不均匀沉降,影响周边稳定.4水位观测井观测井设置要求:基坑中心设计1眼,井深18m,井的其他设计参数与 降水井相同;观测井周边要用砌砖围起来,封盖好,防止落入杂物堵塞.(1)观测要求:记录观测水位,每天观测一次并记录数据。标尺 要垂直放在孔中,读数时视线与标尺刻度垂直。(2)注意事项:超前设置观测井,及时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是否影响 土方开挖;水位观测,每天记录观测数据,观察排水井水量,含砂量大 小,如有异常,及时反馈信息,加以调整;注意观察基坑边坡动态,及 时反馈信息,修正方案,确保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定期检修抽水设备,保障 降水正常进行。1.4基坑降水方案设计计算书由于基坑较深、面积较大,本次按照主厂房考虑基坑降水方案,其余 基坑可参照主厂房管井间距布置。一、管井计算管井井深16m,因主要含水层为第7层饱和中粗砂层,平均厚度4.69 m,下部滤水长定为6 m,井底进入渗透系数较小的第8层粘土(Q3ap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