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366173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挤压套筒连接作业指导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新建某某至某某客运专线站前工程CGZQ-9标段钢筋挤压套筒作业指导书 审批:中铁三局昌赣客专CGZQ-9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八年三月钢筋挤压套筒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进展套筒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2、施工前,应由试验室委托单位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必须记载送检试件的各项参数。包括:套筒长度、外径、内径、挤压道次、挤压力、压痕处平均直径或挤压后套筒长度。以便对挤压接头的外观质量进展检查。3、钢筋挤压连接作业开始前,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展挤压接头工艺检验。以便检查接头技术提供单位所确定的工艺参数是否与本工程的钢筋相适应。工艺检验合

2、格后,方可开始施工。4、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正常,并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作业。5、做好技术交底。二材质要求1、钢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规定。外表不得有裂纹、折叠等缺陷。套筒在运输、储存中,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不得露天堆放,防止锈蚀和玷污。项 目力学性能指标屈服强度N/mm2 225350抗拉强度N/mm2 375500延伸率5%20尺寸参数如下:规格型号外径壁厚长度mm挤压标志道数规格型号外径壁厚长度mm挤压标志道数G509027092G254515032G407123072G224012532G361121062G2036 6 12032G325710 18052G18

3、3411522G28508 17042G16305110222、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与设计要求,还应有出厂材质证明与复试报告。三工器具主要工器具有:压接钳、超高压泵站、超高压油管、卡板等。二、根本工作原理直螺纹挤压套筒连接也叫钢筋冷挤压连接,属于机械式连接的一种新形式,与根本原理是:将两根待连接钢筋插入特别的连接套筒内通过压接机径向挤压套管,使套管产生塑型变形,从而使套管的内壁嵌入钢筋肋之间的凹槽内,经此实现两根钢筋的连接。钢筋所承受的轴向力主要通过钢筋肋和变形后套筒之间的剪力来传递。一技术优点钢筋冷挤压连接技术优点主要有:1、连接工艺稳定、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操作人员无需专业知识,只需短期培

4、训,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即可正常施工;2、接头性能可靠,质量易于检查,控制,且不受钢筋焊接性能好坏的影响;3、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全天化操作;4、挤压连接速度快、成效高,在一般情况下,可比电弧焊接接头提高成效35倍:以22钢筋为例,一台设备,一个台班可挤压接60个接头以上;5、适用各种规格特别是大直径钢筋的连接,并适用于钢筋的任何位置和方向横向、竖向、环向或斜向的连接;6、施工中不产生明火,消除了火灾隐患,可在易燃,易爆高空等施工现场操作;7、压接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灵活,与平衡器配合使用,可以一人一手方便的上下移动压接钢筋;8、使用挤压连接,可省去工地上大量电焊设备与所用的大量乙炔、氧气

5、;9、较之搭焊接,又可省去很多钢材,其综合的经济效益与技术效果显著。二、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流程:套筒安装钢筋对接套筒就位校正安装钢筋压接机挤压二衬环向主筋为2220、18螺纹钢,套筒采用G22G20、G18套筒见图一,套筒外径为4036、34mm,壁厚6.56、5.5mm,长度125120、115mm。图一:G22G20、G18套筒2、施工工艺与方法:1首先在仰拱两侧预留筋端头做好插入套筒深入标记,以防钢筋插入套筒中过深或插不到位。2根据标记将G22G20、G18套筒安装在两侧仰拱二衬预留钢筋端头,保证钢筋头伸入套筒6.5(6.0、5.5)mm,且相互错开的接头根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见图二。同

6、时在连接套筒上做好压接标记6处,以保证压痕分布均匀一致;图二:预留筋套筒安装3将安装好的拱墙钢筋底部接头插入对应预留钢筋接头已安装好的套筒内见图三图三:已安装好的套筒4校正套筒的位置,保证上下钢筋对接接头处于套筒中间;5安装钢筋压接机:钢筋压接机采用HJ-型压接机配有HJ-B80型的超高压泵站,HJ-B80型的超高压泵站输出油压可达100MPa,额定工作压力80MPa,最大工作压力100MPa,电机功率3KW,重量58kg。见图四、五图四:HJ-型压接机 图五:HJ-B80型的超高压泵站6挤压:压接时在压接头处上方,挂好平衡器与压接机,接好进出油管,启动超高压泵站。旋松通气孔盖先空转5分钟,调

7、好压接所需的工作压力压力为50MPa,然后将下压模卡板打开,取出下压模,把压接机机架的开口插入被挤压的变形钢筋的连接套中,插入下压模,锁死卡板,压接机在平衡器平衡力作用下,对准连接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操作泵站换向阀便可开始工作。当压力表指针调到定值50MPa不再上升时,压接完毕,换向阀换向至上压模回程,取出下压模,拉出压接机移到下根钢筋,继续压接施工。见图六、七挤压操作中要重点控制四个要素:即插入深度、挤压顺序、挤压道次与最小压痕直径。挤压时应注意:1挤压方向:使挤压钳轴线与钢筋轴线垂直,并应尽可能朝钢筋横肋即垂直于横肋方向挤压,以便接头获得最优性能。2挤压顺序:挤压必须从钢套筒中部标志向两端

8、依次挤压。如从套筒两边开始顺次向中间挤压,可能造成钢套筒开裂或压空挤压到无钢筋处而切断套筒。为防止压空,钢套筒中央没有挤压标志的部位约2030mm要严禁挤压。3挤压力:泵站压力为参考参数,以压痕最小直径满足规定为准;挤压每批套筒的第一个接头的第一道压痕时,由于不同批钢套筒的硬度可能有所不同,为防止套筒挤压过度而报废,要先选较低压力一般取40MPa,如达不到要求,可提高压力在原位置重新挤压,直至压痕合格时的压力,即为该批钢套筒应采用的参考挤压力。4每个接头最外最后一道的挤压,由于金属变形拘束力减小,此时压力须比其它压痕道低35MPa。图五:压接机挤压施工 图六:挤压好的套筒三、质量要求一钢筋原材

9、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必须符合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砼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规定。二工艺检验:钢筋套筒挤压连接作业开始前,必须对每批进场钢筋进展挤压连接的各种规格钢筋进展挤压连接工艺检验。工艺检验要符合如下要求:1、各种规格的钢筋接头分别取三个接头作单向拉伸试验;当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JGJ107规定相应等级要求时,该验收批合格。假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应再取双倍数量的试件复验,复验结果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如此该验收批不合格。对外观和拉伸检验不合格的接头,应会同设计单位协商处理。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拉伸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100%时,验收批接头

10、数量可以扩大1倍。2、在三个接头的母材上分别取一根母材进展抗拉强度试验注意:母材与接头必须对应;3、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中的强度要求;对于A级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尚应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三现场检验: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1、外观质量检查应符合如下要求:压痕道数应符合试验检验确定的道数,压痕处的套筒外径应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外径X围。a 接头不得有裂纹、折叠或影响性能的其它外表缺陷;b 接头两端钢筋上显露检查标记,但不显露定位标记;c 接头的压痕最小直径、挤压道数或压痕总宽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d 接头两端钢筋的轴线弯折角度不得大于4

11、;e 外观检查数量应不少于验收批接头数量的10。2、挤压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按验收批进展:500个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为一批,每批接头,均按设计要求的接头性能等级,在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单向拉伸试验。四、质量标准保证措施1、去除钢筋端头的锈污、泥沙等杂物;钢筋端头呈马蹄形,有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砂轮修磨。2、在钢筋端头作定位标记和检查标记。用红色油漆划3毫米宽的线作标记。定位标记的位置为套筒长度的一半减去5毫米,检查标记与定位标记间距30毫米。3、挤压操作时采用的挤压力,压痕处外径或挤压后的套筒长度、挤压道次均应符合经型式检验确定的技术参数。4、按钢筋定位标记将钢筋插入套筒。压

12、钳就位时,应对准套筒压痕定位标志线并垂直于被压钢筋的横肋。挤压应从套筒中央逐道向端部进展。每次施压时要严格控制压力。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5、为加快施工进度,先在地面上挤压一端套筒,再在施工作业区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6、挤压宜从套筒中央开始,并依次向两端挤压。7、要注意钢筋插入套筒的长度,检查定位标记线,防止压空。注意套筒内不得有沙子等杂物。五、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加工用电时,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加装漏电保护器。2、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在施工现场自我提高安全保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3、加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均要承受交底,电焊焊接部位均要满足设计要求。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膊穿拖鞋上班。5、钢筋切断机和弯曲机的皮带轮和传动齿轮应设有防护罩,机器开启后达到正常转数时,再开始工作。6、钢筋机械要有专人操作,使用前要检查刀片、螺丝。严禁其他人员操作。7、安放钢筋骨架或搬运钢筋时,附近如有电线,先将电源关闭,并排专人负责,以防意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