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基本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355827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尘暴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沙尘暴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沙尘暴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沙尘暴基本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沙尘暴基本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尘暴基本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尘暴基本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沙尘暴基本知识一、沙尘天气的定义根据我国气象部门的规定,沙尘天气是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五类。1、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2、扬沙:由于风大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以内的天气现象。3、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4、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5、特强沙尘暴:狂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米的天气现象。

2、表1沙尘天气划分标准名称成因(来源)能见度天空状况风力出现时间浮尘远处尘沙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或为沙尘暴、扬沙出现后尚未下沉的细粒浮游空中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垂直能见度也较差远物土黄色,太阳苍白或淡黄色无风或风较小冷空气过境前后扬沙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使能见度显著下降110km天空混浊,一片黄色风较大冷空气过境或雷暴、飑线影响时,北方春季易出现沙尘暴0.51km风很大强沙尘暴0.5km风非常大特强沙尘暴50m风非常大二、风力等级划分方法风速就是风的前进速度。相邻两地间的气压差愈大,空气流动越快,风速越大,风的力量自然也就大,所以通常都是以风力来表示风的大小。风速的单位用秒/米或小时/公

3、里来表示,而发布天气预报时,大都用的是风力等级。表2 蒲福风力等级表风级名称风速(m/s)(km/h)陆地地面物象海面波浪浪高(m)最高(m)0无风0.0-0.232.6117摧毁极大海浪滔天14.0-三、能见度1、能见度定义白天能见度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夜间能见度是指:(1)假定总体照明增加到正常白天水平,适当大小的黑色目标物能被看到和辨认出的最大水平距离;(2)中等强度的发光体能被看到和识别的最大水平距离。2、白天能见度的观测(1)目标物的选择在气象站四周不同方向

4、、不同距离上选择若干固定能见度目标物。目标物的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少变的。浅色、反光强的物体不适宜选为目标物。目标物应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若以其他物体(如山、森林等)为背景时,则要求目标物在背景的衬托下,轮廓清晰,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目标物大小要适度。近的目标物可以小一些,远的目标物则应适当大一些。目标物的大小以视角表示( ),目标物的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由于气象站观测的是水平能见度,因此目标物的仰角仰角不宜超过6。在沙漠、草原或其他地物稀少的地区,可采用人工设置目标物,并视其清晰程度来判定能见度。人工设置的目标物,一般多用来估计1km以内的能见度,物体大

5、小要适度,材料因地制宜(木板、土墙、水泥预制件等),向着观测点的一面应涂成黑色。(2)目标物分布图的测绘目标物选定后,要测定观测点与目标物的距离和目标物所在的方位。目标物的距离和方位可用仪器实测或从大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取。绘图方法:在纸上画九个同心圆。圆心代表观测点,自近而远地每圈分别代表0.1,0.2,0.5,1.0,2.0,5.0,10.0,20.0,50.0km的距离。然后把所有的目标物(以其简略图形或编号)按其所在方位、距离,分别标在相应的位置上(见图1)。近距离的目标物也可单独绘制,以使图面更为清晰。当选定的目标物情况有所改变,或被其他物体遮蔽而不能继续观测时,应另选目标物代替,并将有

6、关情况记录。(3)观测观测能见度必须选择在视野开阔,能看到所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作为能见度的观测点。观测四周事先测定的各目标物,根据“能见”的最远目标物和“不能见”的最近目标物,从而判定当时的能见距离。如某一目标物轮廓清晰,但没有更远的或看不到更远的目标物时,可参考下述几点酌情判定: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如村庄的单个树木、远处房屋的门窗等)清晰可辨时,能见度通常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5倍以上;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隐约可辨时,能见度可定为该目标物距离的2.5到5倍;目标物的颜色、细微部分很难分辨时,能见度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但不应超过2.5倍。运用以上几点时,应考虑到目标物的大小,背景颜色

7、,以及当时的光照等情况。图1 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3、夜间能见度的观测(1)灯光目标物的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均应在各个方向选择一些固定的目标灯或专门设置的目标灯作为观测能见度的依据。但应注意:应选择孤立的点光源作为目标灯,不宜选择成群、成带、重叠的灯光;目标灯的灯光强度应固定不变;应是不带颜色、没有灯罩的白色光源(除白炽灯外,碘钨灯、汞灯等均不适宜);应位于开阔地带,不受地方性烟雾的影响。选择和专设目标灯后,应测定目标灯至观测点的距离,了解其功率,再按表1查出其相当的白天能见距离,制成登记表,并绘制成灯光目标物图,作为观测的依据。表4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白天能见距离(Km)在白天能见距

8、离上应设的灯光强度(cd)相应白天能见距离100cd光源应设距离(m)ABCABC0.10.20.040.0062502903450.20.80.160.0254205006050.5510.16830103012701.02040.631340172021702.080162.52090278036505.05001001635005000697010.0200040063485074001090020.0800016002556260103001640050.05000010000158079001450025900注:一个普通100W白炽灯发出的光强大约为100cd(坎德拉)。表中A、B

9、、C分别代表不同条件下,对于视力正常的观测员,目测感受的灯光照度的阈值Et,可取下值:A类,黄昏和凌晨时分 Et=10-6LxB类,月夜 Et=10-6.7LxC类,黑夜 Et=10-7.5Lx其中Lx为照度单位。(2)观测夜间观测能见度时,观测员应先在黑暗处停留515分钟,待眼睛适应环境后进行观测,根据最远目标灯能见与否确定能见距离。在无条件利用目标灯进行观测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天黑前能见度的实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观测时天气现象、湿度、风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实践经验加以判定。月光较明亮时,可根据目标物的能见与否来判定能见度。由于光照条件差,不可能像白天那样清楚地看清目标物的形体、轮廓,因而只要能隐约地分辨出比较高大的目标物的轮廓,该目标物距离就可定为能见距离;如能清楚分辨时,能见距离可定为大于该目标物的距离。详细能见度观测方法参考中国气象局编著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年气象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