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342116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佛山市小升初语文升学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选择题(24分) (共12题;共24分)1. (2分) 找出读音、字形全对的一组词语,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A . 座落(zu) 维也纳(n) 谱写(p) 漂溢(pio)B . 悠扬(yu) 掺和(h) 芬芳(fn) 盛大(shng)C . 曲调(dio) 精彩(ci) 竖立(s) 渡过(d)D . 色彩和谐(h) 波光粼粼(ln) 山清水秀(qng) 街头巷尾(xing)2. (2分) 下面各组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摇曳(y)

2、 冠冕(min)B . 婆娑(sh) 抡起(ln)C . 狞笑(nng) 咆哮(po)D . 嗤笑(ch) 抽搐(ch)3. (2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李”和“里”的音节都是l。B . “马”和“妈”的读音相同。C . “孙”是由“子”和“小”组成的。4. (2分) 选词填空。雾渐渐消散,重叠的山峦一层一层地( )。A . 显示B . 显著C . 显现5. (2分) 在三国演义中和“单刀赴会”、“败走麦城”、“过五关斩六将”都有关的人物是( )A . 关羽B . 刘备C . 诸葛亮D . 周瑜6. (2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的解释错

3、误的一项是( )。 A . 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一天可以长出几寸。B .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连接、连续)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C . 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瞟(眼神飞起来)看窗外,生怕雨停了。D .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山间的平地)里。(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上级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B .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C .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D .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

4、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B .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C .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D .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4)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夏天里的成长的作者是作家、教育家梁荣若。B . 铁凝,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玫瑰门麦秸垛。C . 小站的作者是袁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D . 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7. (2分) 与原文完

5、全相同的语句是( ) A .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些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B .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C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巫峡穿巴峡,便下洛阳向襄阳。8.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严阵以侍 自强不息 深情厚意 语重心长B . 坚贞不屈 鞠躬尽瘁 赴汤蹈火 巧舌如黄C . 建步如飞 文质彬彬 满面春风 身强力壮D . 繁花似锦 完好无损 完璧归赵 了如指掌9. (2分) 看图选句子A . 西瓜是水果。 B . 西瓜和黄瓜都是水果。10. (2分) 选择正

6、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 七步诗的作者是( )A . 曹植B . 曹丕C . 曹操(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 游园不值B . 春望C . 春夜喜雨11. (2分) (2019六上嘉陵期中) 下面句子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拟人)B .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比喻)C .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比喻)D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对偶)12. (2分) 选出意思错误的句子( )A . 这篇课文介绍了张骞开通丝稠之路的情况。B . 这篇课文说明了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了巨大

7、作用。C . 这篇课文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西域各国的帮助。D . 这篇课文能使我们产生民族自豪感。二、 基础知识(16分) (共2题;共16分)13. (6分) 阅读拼音,准确地填写词语。zhn fngb lng to tindio kfi x_14. (10分) (2018四上东海期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_,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_。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古今中外,_!地北天南,_!把最后面一个句子换个说法写下来,要求意思不变。(3) 看到小王因思念远方的亲人而伤心,我们可以用“_,_。”来劝慰他。这是_代诗人_写的词水调歌头中的名句,意思是_。

8、(4) 望洞庭中描写洞庭湖远景的诗句:_,_。 (5) 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我最佩服的人物是_,因为_,我想对他说_;最向往的地方是_,因为那里_。 三、 “广阅读”内容(10分) (共3题;共10分)15. (3分) (2019三下龙岗期末) 按课文或日积月累内容填空。 (1) 日出江花红胜火,_。 (2) 千门万户瞳瞳日,_。 (3) _,遍插茱萸少一人。 (4) _,路上行人欲断魂。 (5) _,野渡无人舟自横。 (6) 长恨春归无觅处,_。 (7) 见善则迁,_。 (8) 近朱者赤,_。 (9)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_。 16. (6分) 学习中遇到了生字,我会查字典。(1)

9、 如果只知道读音,但不会写这个字,我就用_查字法;(2) 如果很容易确定部首,但不确定这个字的读音我就用_查字法;(3) 如果是独体字我就用_查字法。(4) 比如:查“拾”字,我们可以先查音序_,再查拼音_;也可以先查部首_,再查_画。“止”字,应用_查字法,共_画。“止”在字典中的注音是_。17. (1分) 填入恰当的词语。_的眼神四、 阅读理解(20分) (共2题;共20分)18. (6分) 读一读,做一做听诊器的由来一百多年以前,法国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他看到许多患肺结核的病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痛苦地死去,心里非常难过。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及早发现人体内出现的异常变化呢?

10、有一天,雷奈克缓步从一个花园走过,突然被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儿吸引住了。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跷跷板上轻轻地划着。雷奈克很好奇,就问他们在干什么。一个男孩儿告诉他,通过木板能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果然,声音沿着木板传了过来。他高兴极了,赶紧跑回医院,找了一根小木棍,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从此,雷奈克每次都用小木棍仔细听病人内脏的声音,然后分析研究,作出诊断。后来,雷奈克又发现用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于是,他把小木棍改成了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

11、器。(1) “由来”的意思是_。(2) 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意思。_(时间),_(哪国)_(姓名)发明了听诊器。(3) “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从“啊!”可以看出_。19. (14.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程门立雪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去擦身上的

12、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尽早_ 慈爱_(2) “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把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 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五、 习作(30分) (共1题;共30分)20. (30分)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这些事情常感动着我们。请以“往事回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24分)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6-2、6-3、6-4、7-1、8-1、9-1、10-1、10-2、11-1、12-1、二、 基础知识(16分) (共2题;共16分)13-1、14-1、14-2、14-3、14-4、14-5、三、 “广阅读”内容(10分) (共3题;共10分)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1、16-2、16-3、16-4、17-1、四、 阅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