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概念题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341216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概念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钢结构概念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钢结构概念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钢结构概念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钢结构概念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概念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概念题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论1-1钢材的( D )差。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耐腐蚀性1-2钢结构的缺点之一是( C )。 (A)自重大 (B)施工工期长 (C)耐火性差 (D)耐热性差1-3钢结构的优点之一是( A )。 (A)密闭性较好 (B)耐火性好 (C)不发生脆性破坏 (D)能充分发挥材料强度1-4钢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 C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比较符合 (D)相差较大1-5钢结构在一般条件下不会因偶然超载而突然断裂。这主要是由于钢材( B )好。(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均匀性1-6在地震多发区采用钢结构较为有利。这主要是由于钢

2、材( C )好。(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均匀性1-7.由于钢材( C ),所以钢结构适宜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工作。(A)强度高 (B)塑性好 (C)韧性好 (D)密度/强度比小1-8.因为钢材( D ),所以钢材适用于建造大跨度钢结构。(A)强度高 (B)塑性好 (C)韧性好 (D)密度/强度比小1-9.现行钢结构规范所采用的设计方法是( C )。(A)安全系数法 (B)半概率经验极限状态法(C)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D)全概率设计法1-10 钢材中硫的含量超过规定标准( D )(A) 将提高钢材的伸长率; (B) 将提高钢材的抗拉强度; (C) 将使钢材在低温工作时变脆;

3、(D) 将使钢材在高温工作时变脆。1-11.在结构设计理论中,荷载分项系数( C )的形式出现在设计表达式中。(A)1.0的乘积因子 (B)1.0的倒数乘积因子 (C)1.0的乘积因子 (D)1.0的倒数乘积因子1-12在结构设计理论中,材料性能分项系数( D )的形式出现在设计表达式中。(A)1.0的乘积因子 (B)1.0的倒数乘积因子 (C)1.0的乘积因子 (D)1.0的倒数乘积因子1-13应该按照结构的( A )来决定结构或构件的目标可靠指标。(A)破坏类型和安全等级 (B)材料性能和施工质量 (C)作用类别和抗力特性 (D)破坏后果和建筑类型。1-14在一般情况下,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4、的分项系数分别为( A )。(A)gG1.2, gQ1.4 (B)gG1.4, gQ1.2 (C)gGgQ1.2 (D)gGgQ1.41-15当永久荷载对设计有利时,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分别为( B )。(A)gG1.2, gQ1.4 (B)gG1.0, gQ1.4 (C)gGgQ1.2 (D)gGgQ1.41-16在一般情况下,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gQ( D )。(A)1.0 (B)1.1 (C)1.2 (D)1.41-17当永久荷载对设计有利时,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gG( A )。(A)1.0 (B)gG1.2 (C)1.3 (D)1.41-18.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是根据( C )确

5、定的。(A)比例极限; (B)弹性极限; (C)屈服强度; (D)极限强度。1-19. 结构承载力设计表达式中,yi是荷载组合系数,它的取值( B )。(A) yi1 (B) 0yi1 (C) yi1 (D) yi01-20. 下列情况属于正常使用极限验算的是( B ) (A)受压构件的稳定计算 (B)梁的挠度验算 (C)受弯构件的弯曲强度验算 (D)螺栓连接的强度验算1-21. 验算组合梁刚度时,荷载通常取( A )(A) 不计冲击力的车道荷载频遇值 (B) 计入冲击力的车道荷载设计值 (C)组合值 (D)最大值1-22. 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的各种结构是( D )。(A)绝对可靠的

6、 (B)绝对不可靠(C)存在一定风险的 (D)具有相同可靠性指标的1-23. 一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中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5kN/m,汽车可变荷载标准值为20kN/m,则强度计算时的设计荷载为( A )。(A) q =1.215+1.420 (B) q =15+20(C) q =1.215+0.851.420 (D) q =1.215+0.61.4201-24. 当结构所受荷载的标准值为:永久荷载qGk,且只有车辆可变荷载qQk,则荷载的设计值为( D )。(A) 1.4qGk1.2qQk (B) 1.2(qGkqQk)(C) 1.4(qGkqQk) (D) 1.2qGk1.4qQk1-25

7、在验算梁的强度或整体稳定性时,采用( A )计算。(A)荷载设计值 (B)荷载标准值 (C)永久荷载值 (D)可变荷载值1-26钢材中的主要有害元素是( C )。(A)硫、磷、碳、锰 (B)硫、磷、硅、锰 (C)硫、磷、氧、氮 (D)氧、氮、硅、锰1-27严重降低钢材的塑性与韧性,特别是低温时促使钢材变脆的元素是( B )。 (A)硫 (B)磷 (C)碳 (D)锰1-28钢中硫和氧的含量超过限制时,会使钢材( B )。(A)变软 (B)热脆 (C)冷脆 (D)变硬1-29影响钢材基本性能的因素不包括( D )。 (A)化学成分 (B)冶金缺陷 (C)温度变化 (D)应力大小1-30.钢材中碳元

8、素含量提高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是(A ) (A)可提高钢材的强度 (B)可增强钢材的塑性性能 (C)将提高钢材的韧性 (D)提高钢材的耐腐蚀性1-31理想的弹塑性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屈服点前、后 ( A )。(A)分别为斜直线和水平线 (B)均为斜直线 (C)分别为水平线和斜直线 (D)均为水平线1-32.钢材的伸长率指标是通过下列哪项实验得到的(C )(A) 冷弯试验 (B) 冲击功试验 (C) 单向拉伸试验 (D) 疲劳试验1-33. 体现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是( C )(A)屈服点 (B)强屈比(C)延伸率 (D)抗拉强度1-34( D )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易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补救。 (A)

9、屈曲 (B)失稳 (C)脆性 (D)塑性1-35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主要采用( D )表示。(A)屈服极限 (B)冲击韧性 (C)可焊性 (D)伸长率1-36钢材的硬化是指钢材的( A )。(A)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B)强度、塑性和韧性均提高 (C)强度、塑性和韧性均降低 (D)塑性降低,强度和韧性提高1-37钢材经历应变硬化后( A )提高。(A)强度 (B)塑性 (C)冷弯性能 (D)可焊性1-38.钢材经冷作硬化后屈服点( C ),塑性降低了。(A)降低 (B)不变 (C)提高 (D) 变为零1-39当温度从常温开始升高时,钢的( A )是单调下降的。(A)弹性模量

10、和屈服极限 (B)弹性模量和强度极限 (C)弹性模量和伸长率 (D)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1-40当温度从常温逐步下降时,钢的( B )是降低的。(A)强度和塑性 (B)塑性和韧性 (C)强度和韧性 (D)强度、塑性和韧性1-41.钢材在250附近出现抗拉强度提高,冲击纫性下降的现象,称为(A ).(A)蓝脆 (B)热脆 (C)冷脆 (D)氢脆1-42钢结构材料的良好工艺性能包括( A )。(A)冷加工、热加工和焊接性能 (B)冷加工、热加工和冲击性能 (C)冷加工、焊接和冲击性能 (D)热加工、焊接和冲击性能1-43承重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 C )。(A)抗拉强度、伸长率 (B)

11、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1-44.结构钢的三项主要力学(机械)性能为( A )。 (A)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 (C)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1-45材料脆性破坏的特点是( A )。(A)变形很小 (B)变形较大 (C)无变形 (D)变形很大1-46在静荷载作用下,可能引发结构钢材脆性破坏的因素不包括( D )。(A)应变硬化 (B)低温环境 (C)残余应力 (D)弹性模量1-47.下列因素中,(A )与钢构件发生脆性破坏无直接关系。 (A)钢材的屈服点 (B

12、)钢材含碳量 (C)负温环境 (D)应力集中1-48 钢材脆性破坏同构件( D )无关。 (A)应力集中 (B)低温影响 (C)残余应力 (D)弹性模量1-49. 处于低温下的焊接结构应选用( C )的钢材.(A)耐腐蚀 (B)含磷 (C)韧性好 (D)强度高1-50.抗拉强度与屈服点之比可表示钢材( D ) (A) 变形能力 (B) 极限承载能力 (C) 抵抗分层能 (D) 承载力储备1-51.为防止钢材在弯曲加工时发生明显裂纹或分层现象,必须对钢材的( C )进行测试。 (A)抗拉强度fu (B)屈服点fy (C)冷弯性能 (D)延伸率1-52.对不同质量等级的同一类钢材,在下列各指标中,它们的( D )不同。 (A)抗拉强度fu (B)屈服点fy (C)伸长率 (D)冲击韧性CV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