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340960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赶黄草在民间又名水泽兰、水杨柳等1,学名扯根菜,是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的 干燥地上部分。史载于明代救荒本草,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 成方制剂十三册附录2。中药大辞典3和四川中药志4也均有记载。赶黄 草为苗族传统药物,民间以其全草入药。其全 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清热、利尿消尿、 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黄疸等功效。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 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 肪肝等5。1 植物分布赶黄草历来为野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和贵州等地。近年来逐渐驯化变为家种,大 量种植于四川省古蔺县境内。2 化学成分近年来,对赶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例如

2、:冯浩等7用蒸馏水加热 回流提取赶黄草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蒸馏水洗至无糖,然后用 80%乙醇洗脱,醇洗部分 通过减压硅胶柱色谱,以氯仿、氯仿甲醇洗脱,得乔松素7 O B D葡萄糖苷、2, 4, 6三羟基苯甲酸和槲皮素。张旭等8将赶黄草浸膏加水热溶后分别用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 然后上硅胶柱,以苯 乙酸乙酯丙酮溶剂系统洗脱,得到没食子酸、槲皮素、 2, 6 二羟基苯乙酮 4 O B D 吡喃葡萄糖甙和两个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化合物。汪洪武等9采用超声浸提和水浴浸 提两种方法从赶黄草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对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其中根 中黄酮含量为 35%、茎中为 3 7%、叶中为 4

3、1%,由此可见赶黄草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冯长根等1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赶黄草全草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先将赶黄草样品进行水蒸气蒸馏后用 无水乙醚萃取,得到黄色的挥发油,再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得到 38 个色谱峰,经过 DATABASENIST98L数据库的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和人工谱图解析等方法67,鉴定了 26个组分, 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组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可以看出,赶黄草中挥发油的主 要成分是酮、酸、醇和酯类化合物,其中以酯类为主,占总含量的 3815%。由上可知,对赶黄草水溶性物质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首次 从该植物中得到。根

4、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赶黄草的化学成分有没食子酸槲皮素,槲皮 素3 O a L吡喃李糖苷、乔松素7 B O D吡喃葡萄糖苷2, 6二羟基苯乙酮4 O B D吡喃葡萄 糖苷 B 谷甾醇以及两个具有二氢黄酮骨架的化合物。其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为已知具有抗 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成分,是赶黄草的有效成分8。3 药理作用 2赶黄草的药理作用主要来源于以赶黄草为原料提取而成的肝苏颗粒的药理作用。3 1 肝苏颗粒对吲哚美辛中毒小鼠的肝损伤和 CCl4 造成的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肝苏颗 粒44gkg 对大鼠 CCl4 肝损伤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对吲哚美辛中毒小鼠也有一定的保 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增加

5、 PGE2 的产生,抑制 INFa的大量分泌,使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四川省肝苏颗粒治疗肝炎协作组的动物实验提示CCl4 造成的大鼠肝损伤的药理毒性研究表明该药未见其对各组织、脏器的病理形态损害 11。3 2 肝苏颗粒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肝苏颗粒 44gkg 十二指肠给药后 30min 能非常明显增加胆汁的分泌量,恢复肝脏的功能,且作用强 度大于阳性对照组去氧胆酸钠。3 3 肝苏颗粒浸膏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肝苏颗粒浸膏粉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明显。用药后能使血清中 DHBVDNA 滴度总体水平显著降低或极显著降低(PVO 05或PVO01),说明该药在体内有抗病毒作用,且抗病毒效

6、果与药物剂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若要达 到较满意的抗病毒效果应大剂量长期服药。4 临床应用目前赶黄草的临床作用主要体现于以赶黄草为原料提取的肝苏颗粒在临床上的广泛 应用。肝苏颗粒是一种无糖的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古蔺赶黄草 (学名扯根 菜)、丹参、 白芍、茯苓等,方中赶黄草具有利湿、清热、解毒、益气等作用;丹参作为传统的活血化瘀 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护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纤 维化作用;白芍具有养血柔肝 的作用;茯苓具有益脾和胃的作用。故肝苏颗粒(无糖型)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理想的保肝、 理气、降酶、退黄药物,尤其适用于伴有 糖尿病、肥胖等不宜进糖的患者12。4 1 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肝

7、炎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黄疸”, “胁 痛”病症范畴,多发病,特别是乙型肝炎,发病 率逐年上升。赶黄草有明显的退黄降酶和表抗转阴等作用,可用于各种急慢性肝炎的治疗, 特别是对乙型肝炎有较满 意的疗效。如安徽省东至县中医院13用肝苏颗粒冲剂治疗肝 炎210例,其中甲肝和药物性肝炎治愈率为100%;乙肝的有效率达937%。4 2 慢性乙型肝炎慢 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药物。其治疗以抗 病毒为主,并配合免疫调整治疗。中医认为,慢性乙肝的发生是由于“湿热未 尽并兼血瘀, 肝郁脾肾气血虚”。因此治疗应着重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同时兼顾调理肝、脾、 肾诸脏。

8、例如陈建芳等12采用肝苏颗粒(无糖型) 并与垂盆草冲剂进行对比,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64 例,取得明显效果。赵洪涛等2以肝苏颗粒为治疗组,以乙肝宁冲剂为对照 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92 例。结 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78%明显优于对照组。徐德先 等14在常规西药护肝药物的基础上加服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显示治疗组和 慢性乙型肝 炎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唐荣珍等15以肝苏颗粒为治疗组,以甘利欣为 对照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治疗组缓解腹胀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4 3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存在湿热重等问题,是危害小儿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小儿肝炎以急性居多, 故清热利湿法为目前最常

9、用的方法。例如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11应用肝苏颗粒治 疗各型病毒性肝炎 386 例,并与 244 例用益肝灵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发现肝苏颗粒较好的降低血清胆红素与转氨酶的作用,尤其是对慢性肝炎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 异(PV005)。又如陈氏采用茵陈蒿汤加瞿麦、白头翁、板蓝根、田基黄、赶黄草来治疗小儿急性黄 疸型肝炎;卢氏用虎杖四黄汤,即虎仗、赶黄草、田基黄、黄芩、绵茵陈等治疗急性黄疸型 肝炎 48 例,均取得良好效果16。4 4 用于治疗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常因多种原因出现继发的 胃十二指肠溃疡即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继而出现上消化道出 血,加重病情或

10、导致死亡,因此正确认识及治疗十分重要17。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一院18 对 45 例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应用肝苏颗 粒,同时联用奥美啦唑(洛赛克 )进行治 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 5 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肝损伤修复反应,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大量细胞外基质在 Disse 间隙沉积,而HA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故防治肝 纤维化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肝苏颗粒能明显降低血清 HA 水平,对逆转肝纤维化的进程 有良好的疗效。例如张健等2选用 HA、HPC 作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 学指标。结 果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指导透明质酸,111

11、型胶原治疗后有差异。故认为赶黄草在改善肝功能、 调节免疫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作用。又如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 民医院19对 89例肝炎肝 纤维化患者分别给予肝苏颗粒联合复方丹参片、独用肝苏颗粒和独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 显示:由于肝苏颗粒具有显著的降酶退 黄、增进食欲的作用,且和丹参具有同样的抗肝纤 维化作用,故能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当与丹参合用时,疗效更加显著。4 6 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2目 前,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联合用药是抗结核治疗的主要原则,常用的抗结核病药 物以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的损害最常见,因此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因药物 性肝炎而中 断。解郑良等观察了病人在强化期给予肝苏颗粒

12、口服,结果无一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表明肝 苏颗粒在结核强化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5 展望 2 目前,对扯根菜的研究较少,且深度远远不够。因此,应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制定扯 根菜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闲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为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原料, 为扯根菜产品挤身国际市场奠定良好的理论和物质基础。随着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 扯根菜药用保健品的开发研制也日益受到重 视。由扯根菜开发研制出的保健食品 “醒神胶 囊”也全面上市,其醒酒护肝作用已得到公认。目前我国正积极对扯根菜的化学成分、药理 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做出进 一步的深入研究,力争使扯根菜的制剂能早日进入国际市场。参考文

13、献: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属检索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05.2何述敏,李敏,吴众等 扯根菜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2,33(6): 56.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34.4四川中药志协作编写组四川中药志(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79 116.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2000 480.6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7冯浩,王智民,董歌扬等 赶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 26(4): 260262.8张

14、旭,杨明赶黄草有效成份的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 4647.9汪洪武,任启生,冯长根等 赶黄草中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7):551.10冯长根,汪洪武,任启生赶黄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中 国药学杂志,2003,38(5): 340341.11孙其山,丁蔚芋,李亚峰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386例J中西医结合 肝病杂志, 2001, 11(6): 355356.12陈建芳,杨志肾,张国朝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J四川医学, 2002, 3(12): 45.13 方炳福,伍维华 肝苏冲剂治疗肝炎 210 例 J 实用中医内科杂

15、志, 2000, 14(4): 2324.14徐德先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药研 究杂志, 2000, 31(12): 4926.15唐荣珍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 11(3): 225226.16俞建 小儿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近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7): 43 46.18 陈和平,雷秉均,杨荛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J 四 川中医, 2001, 19(7): 2427.19成娟,蔡文辉,朱云杰肝苏颗粒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肝纤维化28例J中 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 11(5): 301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