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33068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理解性默写二、雨霖铃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3、雨霖铃中的“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4、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

2、,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6、雨霖铃词中的“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7、雨霖铃词中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三、念奴娇 ?赤壁怀古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表达诗

3、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四定风波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词中的“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3、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2、有这样的三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3、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

5、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4、词中的“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几是句直抒胸臆,选用“看吴钩”“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并且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5、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休说鲈鱼堪脍,西风,季鹰归未?”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6、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6、7、表明全首词核心的句子是“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词人所忧惧的,只是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2、词中说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的句子是:“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了。3、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三杯两盏淡8、下片中的“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

7、情与慰藉感伤。更愁。4、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谁堪摘? ”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1、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感慨历经千古的江山,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2、词中赞扬出身贫寒,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的刘点滴滴。 ”该句,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裕在京口率军北伐,气吞胡虏,建立刘宋的句子是: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8、6、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3、词中写元嘉年间,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出兵,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是:“元嘉草九廉颇蔺相如列传这这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用典抒情,1、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咏叹当时南宋近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词中写词人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回忆四十三年前2、门客请辞除认为蔺相如胆小外,更在于他们觉得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的且庸人尚羞之,况

9、于将相乎?词句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3、蔺相如说出躲避廉颇的原因是 :今两虎共斗 ,其势不作者也是以此来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抱负。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5、词中用:“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也 .鼓。 ”典故来写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4、廉颇在听到蔺相如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复,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是宋室臣民的现实,用典抒情,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立即负荆请罪,表现出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6、词中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错等性格上的优点的句子:“ 廉颇闻之 ,肉袒负荆 ,句子是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七、醉花阴5、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的句子::“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1、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词中的“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八、声声慢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