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32383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已有初步的理解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物:平静的水面、球的表面、蜈蚣风筝、汽车雨刷等,再提升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感知到平面图形旋转能形成立体图形。但因为局部学生认知的局限性,由平面图形过渡立体图形的理解阶段,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应对预案。二、教学任务分析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这个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理解,教材的编排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面、线、点为序,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理解,建立初步的空间观点,由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2、本节课“点、线、面”,将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为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2使学生理解相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积累相关的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点。4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物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教学重点:从大量的实例中逐步丰富对点、线、面、体的理解。教学难点: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理解。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内容:由网络热字“囧”引入。问题1:同学们知道这个“囧”字

3、念(读音)什么?由哪些笔画组成?问题2:同样富有魅力的几何图形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的呢?(出示黑板、足球、水桶、立交桥等图片组)目的:切合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折等过渡到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考前须知与效果:教学中,教师也能够用其他汉字来引入。切入到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时,要准备比较丰富的图片。先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分析组成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必要时,借助模型或动画演示。第二环节 观察探究 抽象归纳探究一:教师:观察图片上的物体,说一说它们能够看作哪个图形(或几何体),这些图形(或几何体)是哪些要素构成的?学生:黑板能够看作一个长方

4、形,它是由由四条线组成的。学生:足球能够看作一个球体,它是由一个曲面构成。学生:水桶是由一个曲的侧面和一个圆形的底面组成的。学生:立交桥里有直的线路线,也有曲的线路线。教师(插话):你是怎样对待“线路”的?学生:从近处看,直的路线由两条直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曲的路线是由两条曲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从远处看,直的路线就是一条直线,曲的路线就一条曲的线,上面的车就是一个点。教师:你说的很好!教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收集的图片。找一找,在这些图片中都有哪些基本的图形呢?学生:(分组展示讨论与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精美图片是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的?学生:图片是由平面、曲面、

5、直线、曲线、点组成的。教师:实际上构成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点、线、面。探究二:教师:那么这些基本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教师:让我们来看(多媒体课件展示,闪烁面与面相交处,线与线相交处。学生:面与面相交成线。学生:线与线相交于点。教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表述也很准确,现在观察我们的正方体和圆柱体,找一找看,它们各是由什么样的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的吗?(学生操作正方体和圆柱体得出结论)学生:正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围成的。学生:圆柱体是由一个曲的面和两个平面围成的。教师:由此大家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体是由面围成的。教师:圆柱体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有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线? 学生:两个底面分

6、别和侧面交于两条不同的曲线。教师:不错,最后让我们来观察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线?学生:8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三条棱。教师:在此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实践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面与面相交于线,线与线相交于点。学生:正方体的棱是相邻的几个平面的公共局部;正方体的顶点是相邻的几条线的公共局部:线是面的一局部,点是线的一局部。学生:也就是说面是由线组成的,线是由点组成的。目的:通过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效果:交流、研讨以及自主寻找点线面体的实例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动画演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第三环节 合作交流 理解新知探究三教师:同学们都说得

7、很好,这里有三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高速的小汽车移动成线,运动中出租车的玻璃刷运动成面,直角三角形面动成体的过程。)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和体会?(学生观看,分组讨论,提出猜测合作交流。)学生:第一个图中,快速移动的点看起来象一直线。学生:第二幅图中,运动中的雨刷形成一个平面。学生:运动着的直角三角形形成了一个锥体。教师:能不能用最简炼的语言表达这些结论呢?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推举出人员,能够实行补充。)学生:通过上例,我们能够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种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与互相评议)学生:快速挥动火把

8、形成一条火龙。学生:快速舞动一把亮闪闪的大刀,看到一片刀光。学生:沿长方形的一边旋转得到一个圆柱体。教师:刚刚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各举实例说明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关于这个点,老师做了一个动画,请看大屏幕。目的:通过演示、交流活动进一步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第四环节 随堂练习 巩固质疑内容:1.(连线题)以下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哪些立体图形?2. 各个花瓶的表面能够看做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第五环节 师生交流 归纳小结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困惑、收获和体会。布置作业:课本P7习题1、2、3。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根据课标要求,使学生

9、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等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点,发展几何直觉思维。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比方展示“面与面、线与线”相交的情况,再比方联系想到“汽车上的雨刷”来协助学生理解“线动成面”等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身边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活动看,课堂设计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达到了实效与多能。我们知道,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点还能够考虑完全放手主学生自己感知。比方“书”是一个长方体,是怎样由面动构成的。再比方“圆柱”是一个柱体,又是怎样由面动成的,即有意识区分“面动成体”有旋转和叠加等不同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简单的直觉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