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321798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第5章 第1节基础训练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 BC D答案:A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由

2、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虽包括许多种群,但不构成群落和生态系统。2.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C蜘蛛和蟾蜍只有捕食关系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食草鸟属于初级消费者;蜘蛛和蟾蜍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将会减少。3. 下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A食物链 B食物网C生物圈 D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

3、解者。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鸟和虫是消费者,细菌属于分解者。各种生物构成了群落,同时图中显示了该群落的无机环境,所以该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4.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性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答案:B解析:分解者的作用就是将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的CO2和无机盐可以为绿色植物所用。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都是分解者,包括一些细菌、真菌和动物。5. 在食物链中,肉

4、食动物不可能位于的营养级是()A第三营养级 B第四营养级C第五营养级 D第二营养级答案:D解析:肉食动物以植食性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为食。植食性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所以肉食动物应是第三或第三以上营养级。6. 有分析表明,落叶林中一些生活在阔叶树上,以阔叶树叶片为食的食叶甲虫是落叶林中的重要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食叶甲虫属于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B食叶甲虫属于群落中的消费者C食叶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食叶甲虫同时具有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答案:D解析:食叶甲虫生活在阔叶树上,并以阔叶树的叶片为食,说明其为初级消费者,为食物

5、链中的第二营养级,消费者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7. (2009广东文基)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答案:A解析:该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只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C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无任何作用,所以可有可无D动物有可能充当分解者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部分;生产者

6、包括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所有生物,消费者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助于植物的传粉;一些腐生动物如蜣螂、蚯蚓也可以当作分解者。9. 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由_条食物链组成。(2)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种。(4)图中蜘蛛与青蛙的种间关系是_。(5)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图中未体现出的两种成分是_、_。答案:(1)5(2)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3)4(4)竞争和捕食(5)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解析: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本题中为草。终点为不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本题中为鹰。同种动物,所处食物链不同,

7、营养级也有可能不同。能力提升10. 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目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答案:C解析: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H占有3个不同的营养级,即第三、第四和第五营养级。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营养结构都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相互制约),其数量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如本题中C种群减少,H可以从其他食物链

8、获得物质和能量。C选项前者符合稳定型的概念,但后者却是增长型种群的发展结果,所以是不正确的。11.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的个体数量和该生物的平均体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B若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C若丁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乙和丙的种群数量下降,甲的种群数量上升D若甲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答案:B解析: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和该生物的平均体重的积。生物量大的营养级低,营养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丁、丙、乙、甲。丙是第二营养级,初级

9、消费者,选项A不正确;丁的数量下降,丙、乙、甲的数量都要下降,选项C不正确;甲的数量下降,乙和丁的数量上升,丙的数量下降,选项D不正确。12. (2009海南)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 D乌鱼上升答案:B解析:以中间环节少的来推断,大量捕捞花鲢后,乌鱼缺少食物,会加强捕食白鲢,白鲢下降。13. (2009广东)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

10、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答案:C解析:此食物网共有8条食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正确;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因为其已经濒临灭绝。14. (2009全国)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可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2)牛与鸡之间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 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答案:(1)(2)无它们所需食物

11、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籽粒)捕食与竞争捕食解析:(1)分析题意,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是:(2)牛与鸡之间所需食物资源不同(牛食玉米秸秆、鸡食玉米籽粒),所以它们之间无竞争关系,人与鸡之间构成捕食与竞争的关系,人与牛之间构成捕食关系。创新实验15.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验证其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在等大的锥形瓶中加等量的水(1、2号加清水,3、4号加清水和河泥)、等大的金鱼、等量的金鱼藻(24号),用橡胶塞塞紧。

12、13号放在阳光下,4号放在黑暗的纸箱里。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瓶号1234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311252(1)1、2、3号锥形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3、4号锥形瓶相比较,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同的是_。(2)3号中的鱼比2号中的鱼存活时间长的原因是_。(3)4号锥形瓶中的鱼存活时间最短,说明_是生态系统根本的能量来源;3号锥形瓶的鱼最后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答案:(1)水、光、温度 4号没有非生物的能量光能 (2)3号中的河泥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而且有一定的微生物,能将鱼的粪便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3)光能瓶内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无法长期保持稳定解析:本题设计的四组实验中,1、2号加清水,3、4号加清水和河泥,其主要差别在于矿物质和分解者的不同;1号瓶内无金鱼藻,24号瓶内加等量的金鱼藻,其差别在于1号瓶中缺少生产者;13号放在阳光下,4号放在黑暗的纸箱里,则4号瓶由于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中的光能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3号瓶在阳光(非生物的能量)下,金鱼藻(生产者)可进行光合作用为金鱼提供养料和氧气,河泥中的矿质元素(非生物的物质)又可被金鱼藻利用,微生物(分解者)可分解粪便,这样金鱼藻生长良好,瓶中氧气和有机物充足,故金鱼生存时间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