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31856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讨都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第一节 都市社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与 文明的必然趋势 一、“社区”是社会改革深化的必然成果 (一)经济体制改革把“公司办社会”的重负归还给社会贯彻到社区第一,市场经济体制规定公司把业务职能以外的社会职能转移给社区。第二,经济体制改革使“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 (二)政治体制改革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第一,政治体制改革使政府把社会性管理权力还给社会基层组织。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规定社区组织必须发挥社会整合功能。(三)改革中浮现的新的社会问题使社区成为基层组织工作的重心 第一,“单位体制”的松动拉近了人们与社区的距离。“单位”是中国城乡居民对自己就业于其中的社会

2、组织工厂、商店、学校、医院、党政机关等等的统称,“单位体制”是筹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特殊产物。 第二,“无单位归属人员”日益增多,规定社区组织加强管理。改革开放此前,所谓“无单位归属人员”重要是指很少数未就业的家庭妇女和极个别的社会闲散人员。由于这些人无法被纳入到“单位体制”之中,便成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管理的重要对象。 第三,都市外来人员增多,为社区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二、社区的发展适应了家庭构造变化的需要(一)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一,家庭人口呈现由多到少的趋势。第二,“二人世界”的家庭数量在上升。“二人世界”家庭重要是指无子女的配偶家庭,它涉及丁克家庭和空巢家庭。

3、第三,单亲家庭在增长。(二)家庭服务功能弱化增进社区服务的迅速发展(三)家政服务呈现社会化趋向三、社区的发展是适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一)居民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为社区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规定(二)居民的需求向高层次发展为社区服务提出了质量规定 第一 ,为劳动力再生产服务 ;第二 ,为后备劳动力的生长服务 第三 ,为退休劳动力的生活消费需要和精神需要服务。 第二节 社区建设和研究的概况一、社区的涵义(一)什么是社区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区范畴内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个定义既简要又精确,涉及了更深的涵义。第一,社区要有一定的地区界线。第二,社区的存在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口。第三,社区是

4、有组织构造有秩序的社会实体。第四,特定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素。(二)社区和社会的区别 第一,社区强调“聚居性”,而社会并不强调这一点。第二,社区强调地区观念,社会不注重地区观念。 第三,社区中人们的多种关系比社会更紧密。第四,社区的职能与社会相比有更专门化的特性。二、社区建设和研究的历程 (一)西方社区研究的概况第一,西方初期的社区研究具有不成熟和空想的特点。第二,19世纪后期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措施逐渐地发展和成熟。第三,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区研究进入昌盛时期。(二)中国社区的发展与研究第一,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初期社区研究。第二,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社区研究。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

5、以来的社区研究。第三节 都市社区建设和研究的意义一、社区建设能增进都市管理科学化。二、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三、社区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四、社区建设是推动国内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规定第二章 都市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第一节 都市社区建设的指引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节 都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节 都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目的第四节 加强都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 第一节 都市社区建设的指引思想和基本原则一、社区建设的指引思想(一)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有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二)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三)巩固党在都市工作的组织基本和群众基本(四)提

6、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限度(五)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二、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第一,关怀人。第二,尊重人。第三,服务人。第四,教育人。第五,凝聚人。(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第一,充足挖掘整合社区的物质基本设施资源第二,充足调动社区的组织资源。第三,合理地调配社区的人力资源 (三)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第一,社区依法自治权 第二,社区依法协管权 第三,社区监督权 (四)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第一,树立自治观念,强化自治意识 第二,明确自治权利,履行自治职责第三,制定自治措施,健全自治机制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第一,不搞千篇一律和单一模式。第二,求真务实稳妥迈进 第

7、二节 都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拓展社区服务(一)面向社区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和福利服务 (二)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三)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四)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 障社会化服务二、发展社区卫生(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二)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三)不断改善居民的卫生条件 三、繁华社区文化(一)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 (二)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三)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四、关注社区环境 (一)整治、净化、绿化、美化社区 (二)提高社区居民环保意识 (三)搞好社区环境卫生五、加强社区治安 (一)建立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网络 (二)按照“一区一警”的模式设立

8、社区 警务室 (三)常常开展群众性的法制教育和 法律征询 (四)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 安顿帮教工作 (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六、发展社区教育(一)社会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科学技术教育(三)道德教育(四)心身健康教育(五)审美教育(六)法治教育 第三节、都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目的一、制定社区建设目的的根据(一)社区建设的目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 原则(二)社区建设目的要有助于社区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三)社区建设目的力求具体化精确化(四)社区建设目的要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 现代化特性二、国内都市社区建设的目的(一)适应都市现代化规定,构建新的 社区组织体系(二)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提高

9、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三)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四)坚持政府指引和社会共同参与相 结合,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社区第四节 加强都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一)建立社区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工作(二)明确社区党组织的职责,把党的工作 渗入到社区各个领域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一)合理地划分社区规模是居民自治组织 建设的前提(二)抓好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和社区居委会 的建设 三、逐渐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一)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居委会干部(二)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 队伍(三)要切实改善社区基层管理机构和社区 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四)广泛动员社会

10、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区建设纳入工作日程(一)要做到结识到位(二)要做到工作到位(三)要做到职责到位第三章 都市社区管理n 第一节 都市社区管理的涵义和特性 n 第二节 都市社区管理的原则和模式n 第三节 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第一节 都市社区管理的涵义和特性 一 、社区管理的科学界定(一)社区管理的涵义 社区管理是以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为主导,由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内所有单位和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行为。社区管理的涵义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理解: 第一,社区管理的机构是多层次的 第二,社区管理的性质是自治性。 第三,社区管理的手段

11、是多元的 (二)社区管理与街道管理的区别 第一、管理的主体不同 第二、管理机制不同 第三、管理内容不同 第四、管理对象不同 第五、管理方式不同 二、社区管理的内容(一)社区组织管理 (二)社区服务管理(三)社区治安管理(四)社区环境管理(五)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六)社区文化教育管理(七)社区人口管理(八)社会保障管理三、社区管理的作用(一)组织作用(二)协调作用(三)凝聚作用(四)稳定作用 第二节都市社区管理的原则和模式 一、社区管理原则(一)法制化原则第一,要认真立法第二,要严格执法第三,常常对社区居民进行法制教育 (二)社会化原则 第一,社区管理逐渐减少政府行政行为, 扩大社区社会行为 第二

12、,充足发挥社区整体优势,形成社区 管理的合力 第三,依托群众自我管理,激发社区管理 的社会化活力 (三)教育和疏导原则 第一,对被管理对象进行正面教育,灌输 “社区意识”和“主人意识” 第二,在社区管理中对群众要以理服人, 积极疏导 (四)现实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第一,社区管理必须从现实出发,注重 可操作性和实际效益 第二,社区管理还要有预见性,要制定 长远目的 二、社区管理的模式(一)外国社区管理模式简介 第一,行政管理型模式 第二,社区自治型模式 第三,混合型管理模式 (二)国内社区管理模式第一,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第二,单位主导型管理模式 第三,“物业经营”型管理模式 第四,社区自治型管

13、理模式 三、社区管理的体制(一)“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贯彻”的 新体制第一,增强社会基层的管理职能 第二,在加强街道和社区职能的前提下 做到 “政企分开” 第三,实行“政社”分开 (二)沈阳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第一,社区的领导机构 第二,社区的决策机构 第三,社区的执行机构 第四,社区的议事监督机构 第三节 社区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一、社区管理观念的更新(一)由单一的政府主体管理观念向多元化主 体管理观念的转变(二)由“行政命令”管理观念到“提供服务”管理 观念的转变(三)从“以物为本”的管理观念向“以人为本”的 管理观念转变二、社区管理方式的创新(一)由“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向“民主自治”的 管理方式的转变(二)由“封闭”的管理方式向“开放”的管理方式 转变(三)由“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向“多样化”的管理 方式转变(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