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生产及路面施工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2006-4practices.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undertakings, requires each party to pay and hard work. No free ride thing under the Sun, if you cannot play a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of party members is unworthy party members. Both staff members and no staff members, both vigorous and resolute working style, good at policy advocacy, and to perform good decisions of party committees and Governments, determined to complete work assigned by the superior party. Third, focus on improving service, the ability目 录 1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适用层位与厚度要求 12 材料要求 22.1 旧沥青混合料 22.2 再生剂 22.3 粗集料 22.4 细集料 32.5 填料 42.6 沥青结合料 42.7 纤维稳定剂 53 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64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75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85.1 目标配合比 85.1.1 旧沥青材料组成分析 85.1.2 回收沥青材料性能分析 85.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初定 85.1.4 再生剂材料掺配比例的确定 85.1.5 新沥青材料掺量确定 85.1.6 性能验证试验 85.2 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调试 95.2.1 冷料流量试验 95.2.2 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 95.2.3 确定最佳油石比 95.2.4 混合料性能检验 95.2.5 生产配合比的验证 96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107 相关说明与注意事项 121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适用层位与厚度要求性能优好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应与压实层厚度相匹配,沥青层一层的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0倍第 1 页 共 12 页2 材料要求2.1 旧沥青混合料用于工厂热再生的旧沥青混合料应干燥、洁净,无沥青粘结的砂石料不得多于沥青旧料质量的5%,含泥量不得大于1%,用于再生生产的旧沥青混合料颗粒尺寸应小于31.5(方孔筛)旧沥青混合料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百分比比不超过302.2 再生剂再生剂应具备以下性能:(1)与旧沥青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和较广的适应性;(2)改善旧沥青的路用性能;(3)不含蜡质成分;(4)性能稳定,并具有较长的时效;(5)易于储存,无毒害;(6)不含水分;(7)不得破坏沥青中的有效组分再生剂的选用应根据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用途确定,用量则通过材料试验确定再生剂应贮藏在有盖容器中,防止水与灰尘等杂质混入其运输、贮存和适用的安全防火要求与重质油类相同2.3 粗集料再生沥青混合料所涉及粗集料包括旧料中含有的粗料、新加集料粗料,粗集料应是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上面层集料表面应粗糙粗料技术标准见表1表1 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旧料新料旧料新料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28263028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30304035T0317视密度 不小于t/m32.502.502.452.50T0304吸水率 不大于%2.02.03.02.5T0304与沥青的粘附性 不小于级4级5级4级4级T0616坚固性 不大于%/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 不大于%15102015T0312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0.8/1.0T0310软石含量 不大于%/3/5T0320石料磨光值 不小于BPN41(仅面层)42//T0321破碎砾石的破碎面积不小于 表面层 中下面层%9050905040406050T03272.4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德人工轧制的米砂,严禁采用山场下脚料,规格见表2,技术指标要求见表3表2 细集料规格要求规格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0.60.075S150-510085-10040-700-15S160-310085-10020-500-15表3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视密度 不小于t/m32.502.45T0329坚固性 不大于%12-T0340砂当量 不小于%6555T03342.5 填料采用石灰石磨细矿粉,必须保持干燥,能从矿粉仓自由流出,不得使用回收粉料技术要求见表4表4 填料质量技术要求指 标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视密度 不小于t/m32.502.45T0352含水量 不大于%11烘干法粒度范围 <0.6mm <0.15mm <0.075mm%10090~10075~10010090~100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不结块目测、经验评估亲水系数 不大于11T0353塑性指数 不大于 %44T0118或T0119(土工试验)2.6 沥青结合料新加沥青材料应满足表5技术要求表5 新加沥青材料技术指标指 标技术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AH-70AH-50A-60甲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40-6050-60延度25℃,5cm/min(cm) 不小于10010070延度15℃,5cm/min(cm) 不小于10080/软化点T R﹠B(℃) 不小于44-5445-5545-55闪点(℃) 不小于230230230溶解度(%) 不小于99.099.099.0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3.03/密度15℃(g/cm3) 不大于1.011.01/薄膜烘箱加热(163℃,5h)质量损失(%) 不大于0.80.61.0针入度比25℃(%) 不小于555870延度25℃ 不小于10060/15℃ 不小于7050/ 2.7 纤维稳定剂可采用木质纤维素,提高沥青结合料用量,增强路面耐久性能,纤维用量为集料总量的0.3%,具体要求见表6。
也可采用聚酯纤维作为稳定剂,综合改善路面高温、低温及耐久性能,纤维用量一般为集料总量的0.2%,具体要求见表7表6 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标准试验项目指人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6mm70%±10%<6mm85%±10%65%±10%30%±10%方法A:冲气筛分析 通过0.15mm方法B:普通筛分析 通过0.850mm筛 通过0.425mm筛通过0.106mm筛灰分含量18%±5%,无挥发物高温590℃~65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5%(以质量计)105℃烘箱烘2h后,冷却称量表7 聚酯纤维质量技术标准试验项目指标纤维直径(μm)<20切断长度(mm)≤6mm密度(g/cm3)实测抗拉强度(N/mm2)≥800最大延伸率(%)≥8初始模量(N/mm2)≥15000熔点(℃)≥230210℃,2h后纤维长度变化(%)≤83 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项目可根据道路技术等级、材料、配合比设计情况,确定混合料级配,级配应满足表8的要求。
表8 再生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混合料类型筛孔通过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25上限100100908376655242332417137下限10090756557452416128543AC-20上限1001009280725644332417137下限100907862502616128543AC-16上限10010092806248362618148下限1009076603420139754AC-13上限100100856850382820158下限1009068382415107544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再生沥青混合料按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沥青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