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3079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咸宁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5分)1. (4分) (2016温州) 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满树桃花盛开未必每朵都能结果熠熠如玫瑰色的泡沫映(chn)_云影蓝天。灵感也像桃花每天成千上百地(zhn)_放开吧!一切顺其自然别问能收获什么。也当有嬉戏与(chn)_真也当花开满树否则天地便太过狭(i)_生命也缺乏乐趣。德赫尔曼黑塞桃花盛开2. (7分) (2017七下临淄期中) 按要求默写(1) 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2) 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4

2、) 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5) 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6)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有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_,_。3. (3分) (2017七下嘉兴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辉煌才更令人敬yng_、向往和尊重。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sh_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巅。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l_,才会更加美丽迷人。4. (6分) (2015七下昆山期末) 根据西游记的相关情节,完成下面的填空。高老庄的高老太公

3、招了个上门女婿,是住在_的妖怪。这妖怪原是天上的_下凡,因投错了胎,才变成个_模样。唐僧让孙悟空背的山中小孩其实是住在_的奴怪,叫红孩儿。他在_修炼了300年,炼成_的神技。5. (10分)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小说主人公是_。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 质:_精神,_的意志,_的高贵品质。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 _(2) 简答题:(任选一题)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简述“骆驼祥子”绰号的由来。6. (5分) (2016八上抚宁期中) 时光匆匆,岁月留痕。记录光阴流逝

4、的或许是一本尘封的日记,或许是一片枯黄飘落的树叶,或许是一张历经沧桑的脸庞请你从生活中选取一个镜头,并借助联想简要描绘“光阴的流逝”。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 (20分) (2017八上宜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令人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宿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上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绍兴城西南三里,

5、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假中又重游一次,上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

6、。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花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热热闹闹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我在架下仰望这

7、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她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东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

8、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溥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我们坐在架下的石凳上,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方君说;“这是啄木鸟。”临

9、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1) 简要说明第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 第自然段中画线句描写花的角度多样,表现花的特点鲜明,流露作者的情感真切。请作简要分析。(3) 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 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比着写白色紫藤和青莲色紫藤的用意。 8. (20分) (2017八下武威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姥姥的端午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

10、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物质极度贫乏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

11、,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蹚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荫下,几位老邻叙叙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

12、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

13、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1) 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2) 赏析下面的句子。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3) 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 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三、 古诗文阅读

14、 (共2题;共25分)9. (10分) (2017八下泰顺月考)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送友游吴越杜荀鹤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1) 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 “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10. (15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资皆( )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翌日就截之( ),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愕,谓( )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故( )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遂为孝门。【注释】京兆:京城地区。生资:生活资料孝门:此指孝敬父母,兄弟和睦之家。(1) 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2)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横线的句子。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3) 说说田真兄弟后来为什么相互感动,和睦如初了?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 作文:唐朝名臣魏征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请以人贵有自知之明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第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