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课堂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28524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课堂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课堂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课堂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课堂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通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2课时)课堂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课堂练习1、(1) 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氮气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2)工业上首先通过 ,使空气液化,利用各成分 不同,使其在不同温度下 ,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得到液态氧。 2、(1)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 、 和 可吸入颗粒物等。(2)空气质量报告主要

2、内容包括 、 、 、 和 。 (3)空气污染指数是一个相对数值,数值越小,表示污染物含量越 ,空气质量越 。(4)防治空气污染的途径 。3、超市销售的膨化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气体,看起来鼓鼓的像个小“枕头”。小红和小林认为这种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防止压碎食品、能够使食品长时间保质、保鲜。那么这种气体是什么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林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简单写出操作步骤: 。(2)小林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_ , , 。4、有五种物质:汽车排放的烟雾, 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人和动物呼出

3、的二氧化碳气体,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 B C D 课外练习1下列因素对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为燃料。2春季沙尘暴频繁侵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会造成空气中哪种有害成分增加(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3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矿物燃料的燃烧 D氢气的燃烧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本国策,空气的净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

4、各种气体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5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 D机动车排方尾气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

5、和杂质17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8上海市政府采取措施强制各用煤单位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对空气污染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9电工使用的“电笔”内充有一种气体,通电后会发红光,这种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氖气 D氦气10下表是四个城市2020年10月的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悬浮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空气质量北京25020884四级兰州30125176五级威海354037一级(1)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2)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