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256601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9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 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 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 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 业分为四个培养模块:(一)焊接成型及控制: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 料的焊接、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 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二)铸造成型及控制这是目前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专业之一。主要有砂型铸造、 压力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等 专业技术及专业内新技术发展方向。(三)压力加工及控

2、制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非常重 要的作用。(四)模具设计与制造: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 的高级技术人才。编辑本段课程设置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 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之间差别较大。因而课程开设将依据 学校的侧重点而异。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 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 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 CAD/CAM 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

3、冶金学、金属材料焊接、 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塑性成型理论、橡塑材料 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 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等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热加工实习、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设计、设计(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材料 成型设备方法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等。编辑本段培养特色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 机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 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注重学生的 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4、编辑本段就业去向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 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相关书籍生后进入钢铁企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 属及橡塑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焊接材料成型、模具设计 与制造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 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与机械类专业有着类似的就 业方向及成长路线。同时,由于就业方向单位多属重工单位, 工作环境不是太理想,女生就业情况不如男生。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 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 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

5、CAM基础。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设计(论文)等, 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 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 料性能及检证、CAD 上机实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热加工基础知识与应用能 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热加工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试 验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编辑本段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及各类热加工工艺的基础 理论与技术和有关设备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各类热加工工 艺设备设计、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生应获得以下几

6、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 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 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 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 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 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 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 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 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科目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 技术、

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 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设计(论文)等, 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主要专业实验:塑性成型工艺过程综合 实验、铸造工艺过程综合实验、焊接工艺过程综合实验、材 料性能及检证、CAD上机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开设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一般开设在理工科大学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或者机械学院。材料成型的四个分类差别较 大,因而各大高校均只侧重于某一分类,例如哈工大侧重于 焊接、北科大侧重于

8、压力加工,武汉科技大学侧重于压力加 工,西工大偏重于热加工和铸造,兰州理工大学偏重于液态 成型等位居全国前列。1陕西科技大学太原科技大 学内蒙古 科技大 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江苏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 学陕西理工沈阳工业大扬州大湘潭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院学学学西安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福州大 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北大学贵州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南昌大 学广西大学沈阳理工大 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 学新疆大学吉林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 学河北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哈尔滨

9、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长安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燕山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 学上海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 学大连理工合肥工业大四川大天津工程长春工程学大学 学学师范学院院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 学河南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淮阴工学院长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湖南工业大 学北华大学合肥学院西南交通大 学大连工业大学江汉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湖南科技大 学徐州工程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华南科技大学重庆科技学院西安交通大 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三峡

10、大学四川理工大 学攀枝花学院上海应用 技术学院西华大学福建工 程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华中科技大 学文华学院成都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科技学院集美大学昆明理工大 学安徽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 学长沙理 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 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山东交通学院长春工 业大学长沙学院皖西学院2河南工业大学湖南工学院浙江科技学院大连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北方民族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新中国5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本科教育长期居于绝对的 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应用型、技术 型和职业型人才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养的。20世纪50年代初 期,中国在全面学习苏联

11、的做法中,形成了“专业对口”、“学 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各学校纷纷成立了铸造、锻压、焊 接、热处理等按行业领域划分专业。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 这种做法对推动 中国高等教育 的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培 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 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 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 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愈益突出。80年代初期,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中国一 些高等院校的热加工类专业转向材料类学科发展,并由此形 成了热加工类专业在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各占半壁江山的 局面。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大多

12、转入材料学科,而铸、 锻、焊专业有相当数量保留在机械学科。1998年教育部进行 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 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其范围涵盖原来的部分机械类专业 和部分材料类专业。目前,中国有百余所高等学校办有材料 成形与控制工程专业,其中多数以原来的热加工类专业(如 铸造、塑性加工、焊接、热处理等)为主体。由于各院校原 有的专业基础不同,专业的定位及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因 此在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20XX 年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曾在 西 宁召开会议,对中国各高校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现 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该专业大体上有三种主要

13、的培养模 式,一类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在拓宽基础的前提下, 为适应国内人才需求的行业特色,采用有专业方向的培养模 式;另一类也是以原热加工类专业为基础,但取消专业方向, 加强基础知识,扩展适应领域,进行宽口径的通才式培养模 式;第三类是以原机械类专业为基础,涵盖热加工领域,形 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除上述三种 培养模式之外,由教育部批准的焊接技术与工程目录外本科 专业,其专业领域也应隶属于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的专业范 畴。对于上述情况,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曾责成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 位牵头制定了针对上述四种情况的指导性专业培养计

14、划,并于20XX年4月报送教育部高教司和机械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编辑本段发展趋势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既不完全是按照行业特点设立 的专业,也不是按照学科特征设立的专业,因此其发展具有 其特殊性。按照对目前本专业的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 析,估计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先进制造技术将成为本专业今后的主导技术发展方向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 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 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 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当今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制 造技术向着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相关书籍;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综合考虑社会、环境要求及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制造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铸、锻、焊技术目前正向着近净成形、近无余量加工、精密 连接、微连接与微成形等方向发展,并由此构成先进制造技 术的重要组成部分。2.厚基础、宽专业将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 的机械类学科,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础知识构成了本学 科的基本知识体系。这一特点决定了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 业人才培养必然是宽口径的,而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基 础知识共同构架的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也必然是 雄厚的。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