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238559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南头中学初一语文第十二周自测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南头初中初一语文12周自测题班别: 姓名: 一、基础知识(18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 。(3)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 , 。”(4)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5)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 , 。2、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Ln y( ) g

2、n g( ) w hu( ) ch tng( )ji y h xio ( ) q chng du nu( ) fng mng b l( ) qi r b sh( )dng zh w ku( ) jing h bt ng(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为了防止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班全体同学专门开会研究,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C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二、阅读(42分)(一)阅读下文,答题(19分)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

3、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1)众妙毕备( )(2)以为妙绝。( )(3)宾客意少舒(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虽人有百手( )(6)不能名其一处也( )2、翻译句子(8分)(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口技中从侧面描写烘托口技表演效果的句子有:(5分)(1) (2) (3) (4) (5) 4本文写到了口技艺人表演的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

5、把它概括出来。(3分)答: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8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同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

6、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小,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

7、标。10选文第 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答: 11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3分)答: 12“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填一成语)(1分)13这部分是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这部分中的“说”和“做”揭示了闻先生的什么精神?(4分)答: (三)阅读下文,答题(15分)一颗颗星星都是爱一天,讲完圣诞老人的故事,我问学生们:如果圣诞老人在年三十晚上从国外赶来给大家送礼物,你们希望得到什么? 教师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有说要金子的,有说要

8、电视的,有说要洋楼的。 一个男孩子,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丝毫不为这热闹的场面所感染。 这男孩子家境不好,出生不久便没了母亲,父亲在他3岁时又不幸葬身深崖。他是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在他未正式成为我的学生之前,我已牢牢记住了他的名字倒不是因为他最后入学并欠费。那天,我写好欠条后,这惟一一个敢自己赊费来上学的孩子,拿出两张百元钞票,说是他在路上捡到的。我心情激动地接过那200元钱,也记下了“韦德”这个名字。 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韦德很懂事,在班里不仅人缘好,成绩也总排前几名。可最近几个星期,他时不时在课堂上低头。我提醒了几次,他老不改。为此他吃了好几回“冰淇淋”学生上课走神儿,我就用冰冷的手摸摸他

9、们暖暖的小脸蛋,孩子们将之笑称为“冰淇淋”。 “韦德,你呢?最喜欢和希望得到什么礼物?”我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韦德慢慢站起来,依旧垂着眼睛。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老师,我家的泥屋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从哪儿进啊?”他低低的语调含着忧伤。 我一怔,是这个除了他以外,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的问题困住了他呀。想了想,我微笑着告诉他,圣诞老人能穿墙钻地,无所不能,他自会有办法。 韦德抬起眼睛,眼神是那样的晶亮,显得非常的高兴,他几乎是抑制不住兴奋的情绪喊道:“我想要一双棉手套和一双棉鞋!” 孩子们“哄”地一声笑开了,这个愿望太微不足道了。韦德也笑了,我突然觉得这个矮小又穷困的孩子,他这个朴素的愿望绝对不会

10、像听起来那样低微。 “老师的手很冰,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奶奶的脚生冻疮了,穿上棉鞋就会好了。”韦德稚内的童音在教室上空盘旋着。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若有所思地抿紧嘴唇,似乎有什么东西敲重了他们的心灵。 我只觉得一股热流涌遍全身,鼻子酸酸的我想不到,韦德竟是要暖和我的手,才故意在课堂上开小差;也想不到家境如此贫寒的一个孩子,在他的任何梦想都可能实现的时候,许的却是这样简单而又充满爱心的愿望“老师,我的袜子是补过的,很旧,圣诞老人会往里面放礼物吗?” 忽然,韦德想起什么似的沮丧地问道。 我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孩子们已经纷纷站起来,说过年是要把自己的新袜子送给韦德。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这时也认真起来。 看着这些可爱的、天真烂漫的孩子,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往下淌模糊的泪光中,我感到有一双温暖的小手正拿起我冰冷的手,贴在他暖暖的小脸上。而此刻,我的脑海里恍恍惚惚掠过许多词语:善良、纯洁真挚最终盘踞不散、定格下来的只有一个字“爱”。17.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这个标题好吗?为什么?(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