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23058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论文: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摘要】: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无意注意,同时也克服了以往教师表述中的平淡现象。学生的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小结汇报的活动过程,就是优化教学结构,形成和谐学习环境的体现。【关键词】: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 数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学教育也开始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增加感官效果,激发学生兴趣。1.

2、就其新课改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来说,不管是教学引入,还是例题的呈现,以及练习题的安排,都改变了传统教材那种单一的文字叙述和呆板的表现形式,而是采用具体形象,且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的背景图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教师单凭粉笔加黑板或语言是难以将教学内容完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而多媒体课件就能解决这个难题。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将整体分解细化,充分展示局部特征,将一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内容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之声、光、图、影、色的感官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充分的想象,提高学习效率。2.从直观教学的角度来说,传统的

3、直观教学,教师只能使用静态的教具进行演示,这种演示有一定的误差,演示过程的连贯性不是很强,学生根据观察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而得出结论,往往会很困难。而多媒体课件可以采用直观的、动化的形式,把演示过程连贯的、完整的显示出来,它能把静态的教具,变成动态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有一个观感上的认识,从而深刻的感受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以往我们出示一些教具,如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生难以建立准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闯关的形式组织教学

4、过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有角,然后出示该物体的形象,再让学生找出这些角,同时局部放大,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形成和谐的学习环境。儿童能够敏锐感知鲜明的,富有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善于用形象色彩和声音触发思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形象思维要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打好基础,丰富表象材料的积累。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

5、比较抽象的问题,这就为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教师单纯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向学生阐述清楚,采用多媒体用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中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有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建构”。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无意注意,同时也克服了以往教师表述中的平淡现象。学生的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小结汇报的活动过程,就是优化教学结构,形成和谐学习环境的体现。例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我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

6、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此后,再进行如下教学:第一步,分别闪烁直线上线段两点间的部分和两个端点。启发学生说出: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第二步,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它没有端点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把复杂信息连续分解为简单的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三.增大信息,扩展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因为提高活动效率和节省时间这两个法则,是劳动活动的

7、普通法则。”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形象和生动,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例如,在“角的度量”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中,我采用了多媒体电脑的动画功能让量角器在角上旋转,所反馈的教学效果是常规教学所无法替代的。因为本节内容教学难点是用量角器量角,这不比画角时仅是在量角器上“找”现成的角,而是还有对应、方位等操作性技能技巧问题,加之量角器本身有内、外圈两个方向相反的刻度,什么时候用内刻度方便,什么情况下用外刻度合适,更

8、是教学重点。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又是在黑板上用量角器演示,让学生观察、一步步地讲讲,又是对学生一个个地进行具体指导,然而由于教师演示操作的教具是静止不透明的,演示过程学生不易看懂,往往造成耗时费力,效果不佳。鉴于上述情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示透明量角器映到屏幕上,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动画演示的量角过程,特别是具体操作中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以及如何使用内圈、外圈的刻度等就问题迎刃而解了。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还为后面的练习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四、及时反馈,强化学习效果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练习可以使

9、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方法的掌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反馈的及时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极大影响。特别是练习过程中,反馈的及时性决定练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某一结论的正确与否反馈越及时,学习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记忆越深刻。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及时反馈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很难对每个学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反馈。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一人一机,人机对话的形式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习的效果。例如:“15+8=”学生如果输入错误答案,计算机就会及时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提示,再次显示进位加法基本方法,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正确的计算都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则,计算机可以在出现错误提示后,随即出同类型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完全正确。这样的练习反馈对于计算方法、计算能力,概念理解程度,规律运用等的检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判断、选择、连线、输入式交互等多种形式也对保持促进学生兴趣起到积极作用。- 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