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221289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小学数学总复习专题讲解及训练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主要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比例的“项” 、“内项”和“外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3、使学生在认识比例、 应用比例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义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考点分析1、把

2、一个图形按一定比放大或缩小,就是把它的每条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3、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典型例题例 1、(把图形按某个比相应放大或缩小,形状没有改变,只是大小变了)ABC( 1)长方形 A 的长是 1.5 厘米,宽是1 厘米;长方形B 的长是 3 厘米,宽是2 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2)如果要把长

3、方形A 按 1:2的比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分析与解:( 1)长方形 B 的长是长方形A 的 2 倍,宽也是长方形A 的 2 倍。或者说长方形 B 和长方形 A 长的比是 2:1 ,宽的比也是 2:1 。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 2 倍,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长方形的比是 2:1 ,就是把长方形 A 的长和宽按 2:1 的比进行放大。( 2)把长方形A 按 1:2 的比缩小后为长方形C,长、宽缩小为原来的1 ,图2C的长是 0.75 厘米,图C的宽是 0.5 厘米。由此可见, 放大或缩小前后图形形状没有改变,还是长方形, 只是大小变了。例 2、(根据指定的比,将图

4、形按要求放大或缩小)先按 3:2 的比画出长方形A 放大后的图形B,再按 1:2 的比画出长方形A 缩小后的图形C。(1)图 B 的长、宽各是几格? ( 2)图 C 呢?( 3)观察这三幅图形,你有什么发现?AB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C分析与解:( 1)按 3:2 的比将长方形A 放大,即将长方形A 的长与宽分别扩大1.5 倍,那么图 B 的长为 6 1.5 = 9格,宽为4 1.5 = 6格。( 2)按 1:2 的比将长方形 A 缩小,即将长方形A 的长与宽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 ,那么图 C的长为262 =

5、3 格,宽为4 2 = 2 格。( 3)从这三幅大小不同的图形上可以看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大小虽变了,但形状不变,而且各条边长度的变化都符合指定的比。点评:按比例放大图形或缩小图形,关键是要先根据比确定是放大还是缩小,然后确定好每条边的长度,画出图形就行了。例 3、(将两个相等比写成一个等式)图 B 是由图 A 放大后得到的, 你能分别写出这两幅图中各自的长与宽的比吗?比较写出的两个比,你有什么发现?BA6厘米3 厘米8 厘米4 厘米分析与解:( 1)图 A 中长与宽的比是4:3 ;图 B 中长与宽的原始比是8:6 ,而 8:6 化简后就是 4:3 。( 2)这两个比化简后

6、都是4:3 ,比值相等, 说明这两个比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即4:3=8:6或 4 =8,都读作: 4比3 等于 8 比 6。3 6例 4、(认识比例) 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1)5: 6和 15: 18( 2)0.2 : 0.1和3: 1( 3)1: 1和1.2 : 0.8(4)6: 2和 3: 12388分析与解: 分别求出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如果相等就能组成比例,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1)因为 5: 6 =5 ,15:18 =5,所以 5: 6= 15: 18。66( 2)因为 0.2: 0.1= 2 ,3:1=3,所以0.2: 0.1和3:1 不能组成

7、比例。( 3)因为 1: 1=3 ,1.2: 0.8=3 ,所以1: 1= 1.2:0.8 。232223( 4)6: 2=3, 3: 1=3 ,所以 6: 2=3 :1。8888点评: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像题目中的方法一样,求出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否则就不行。这样解题的依据是比例的意义。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例 5、(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台织布机3 小时织布 3.6 米,4 小时织布 4.8 米。你能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写出比例吗?分析与解:( 1)这台织布机织布

8、米数和织布时间的比相等。3.6:3= 4.8:4( 2)这台织布机织布米数的比和织布时间的比相等。3.6:4.8= 3:4( 3)这台织布机织布时间和织布米数的比相等。3: 3.6= 4:4.8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3.6: 3=4.8: 4内项外项观察题中的三个比例,你有什么发现?3.6 :3= 4.8: 43.6:4.8 =3: 4 3:3.6 =4: 4.8( 1) 3.6 和 4 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做比例的内项。( 2) 3.6 4 = 3 4.8 ,可见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9、( 3)如果把 3.6 : 3 = 4.8: 4改写成分数形式3.6 =4.8 ,等号两边的分子、34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结果也相等。( 4)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 : b = c : d,那么这个规律可表示成ad = bc或 bc = ad。(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例 6、(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根据 27=1.4 10 这个等式写出几个比例。分析与解: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得出 2和 7、1.4 和 10 这两组数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外项,要么同时是比例的内项。1.4:2=7:101.4:7=2:1010:2=7:1.410:7=2:1.

10、42:1.4=10:72:10=1.4: 77:1.4=10:27:10=1.4: 2点评:像这样的比例一共可以写 8 个。但它们不变的是 2 和 7 要么同时为内项, 要么同时为外项,而 1.4 和 10 这一组数也一样。写的时候可以一组一组地写了。例 7、(按比例放大的含义)王叔叔在电脑上将下面的图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的图片的长是 12.5 厘米,你有什么发现?4 厘米5 厘米分析与解: 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放大前后的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比例的。两张图片长的比与宽的比可以组成比例,两张图片中各自长、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12.5:5=宽 :4或12.

11、5:宽 =5:4例 8、(解比例) 上图中宽是多少厘米?分析与解: 在解比例时,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积相等的式子,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答。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解:设宽是厘米。12.5:5= :45 = 12.5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5 =50 =10答: 放大后图片的宽是10 厘米。点评: 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同学们,你会解答12.5 =5这个比例吗?试试看吧!4练习1、一张长方形图片, 长 12 厘米,宽 9 厘米。按 1 : 3 的比缩小后, 新图片的长是 ()厘米,宽是()厘米,这张图片()不变,大小()。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 厘米,将其按()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 厘米。3、按 2 : 1 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 1 : 3 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4、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 和 915205 和 4151 和 625、在 2 5、 12 0.2、 310 15三个比中,与5.6 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 。6、在比例里,两个()的积和两个()积相等。7、如果 A 3=B 5,那么 A B= () ()。8、从 6、 24、 2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