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214041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吊吊装施工方案56803(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编制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三、汽车吊吊装使用情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四、汽车吊施工组织流程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五、吊装准备工作 .错误 !未定义书签。六、吊运步骤 .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七、钢丝绳的使用要求与报废标准.错误 !未定义书签。八、汽车吊使用注意事项 .错误 !未定义书签。九、专业人员分工及职责 .错误 !未定义书签。十、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 !未定义书签。十一、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错误 !未定义书签。十二、安全生产制度和“三宝”使用要求 .错误 !未定义书签。十三、应急救援架构、职责、程序、设施等 .错误

2、!未定义书签。十四、潜在危险源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事故 ) 事件 .错误 !未定义书签。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虎彩大厦-1 号楼、 2 号楼、地下室2、建设单位:虎彩文化用品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东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4、基本情况:( 1)本工程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区,东至研发三路,南至科技四路,西至研发二路,北至科技三路,包括 1#楼为 17 层,建筑高度 m,建筑面积 m2,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1 层 11 层层高为 6m;其余层高均为; 11 层的钢结构连廊标高在。 2#楼为 6 层,建筑高度为,建筑面积 ,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楼层层高均为;(2)钢结构工程位于 1 号楼,其由两

3、个塔楼组成,在 11 层和 13 层标高处用钢结构连廊连接起来。由 H型钢钢梁、刚系杆、水平支撑等组成。5、钢结构安装特点:( 1)安装高度高,施工难度大钢构主体最大高度为 52 米,跨度为 30 米。( 2)安全防护要求高整体结构高度达52 米,构件吊装和焊接全部为高空作业,人员后构件垂直运输高度相当于13 层普通建筑高度,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难度大。6、质量验收等级:合格等级。7、安全指标:现场员工安全教育合格率100%,人身死亡率为零,重伤率为零,重大交通、火灾、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率为零。钢架平面布置图二、编制依据1、根据本工程的建筑图纸、结构图纸和钢结构等施工图纸 ;2、

4、根据我公司厂内设备情况;3、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公司过去对同类工程施工所积累的经验;4、本公司采用的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技术、验收标准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021-9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30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BGJ301-88)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汽车式起重机租赁公司提供的出厂检测报告、产品说明书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三、汽车吊吊装使用情况本工程主要采用2 台 50T 汽车吊进行钢构的安装。汽车吊参数如下:汽

5、车吊机额定性能表四、汽车吊施工组织流程汽车吊使用申请(项目工作负责人)汽车吊进场检查(吊车公司设备管理员)吊装交底(吊车公司责任技术负责人)吊装作业安全监督(项目现场负责人、项目专职安全员、项目施工员)五、吊装准备工作1、吊车公司责任技术负责人根据吊装工作内容选择吊车,项目工作负责人填写吊车使用申请,明确汽车吊到场时间及调运时间。2、安排好吊车行车通道及作业平台,保证汽车吊进场后可顺利支设。3、汽车吊进场后应通知吊车公司设备管理员,吊装前对汽车吊作业环境、吊具、钢丝绳等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4、吊车公司责任技术负责人应对吊装工人、信号工、吊车操作司机进行技术交底。5、吊装材料、

6、构件、设备等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吊装前码放、装斗或安装吊耳等,便于吊装顺利进行。6、吊索具选型在吊索具选择时,根据起吊设备的重量对照各种型号钢丝绳的允许应力确定其型号及直径。7、起重机进场前,必须向项目部提供起重机的出厂检测报告、年报告、产品说明书。8、起重机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9、对于汽车吊吊装构件时主支腿的支撑点的支承地面,要求垫双枕木,并按设计图纸要求,地面做法(由下至上)如下:素土分层夯实,压实系数200 厚 C20 素砼垫层。地基承载力验算:汽车吊吊装构件时主支腿对地基的最不利作用力约10t 。采用双枕木(长度 3 米、宽 300mm、高 300mm)横铺扩散荷载

7、,经扩散后单位面积施工荷载为 1610/ ( 2 3),要求汽车吊行走道路的地基承载力不少于 90kPa。汽车吊主支腿支撑点垫双枕木六、吊运步骤1、设备的进场、上排在各项准备工作完全做好的情况下,就开始组织设备的进场、上排和吊装工作了。2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吊装前,必须做好全面仔细的检查核实工作。检查设备安装基准标记、方位线标记是否正确;检查材料码放、装斗或吊耳等是否符合吊装要求。3 、吊装索具的系接必须牢固4 、试吊试吊前检查确认; 吊装总指挥进行吊装操作交底; 布置各监察岗位进行监察的要点及主要内容;起吊放下进行多次试验, 使各部分具有协调性和安全性; 复查各部位的变化情况等。5 、吊运就

8、位由总指挥正式下令各副指挥,检查各岗位到岗待命情况,并检查各指挥信号系统是否正常;各岗位汇报准备情况, 并用信号及时通知指挥台; 正式起吊,使吊物离开地面 500800mm 时停止,并作进一步检查,各岗位应汇报情况是否正常;正常则继续起吊。6、构件、材料或设备下落及就位时,应严格按照信号工指示慢放慢落,必要时应有操作工人配合吊装。七、钢丝绳的使用要求与报废标准(一)钢丝绳的使用要求钢丝绳绑扎示意钢丝绳绑扎大样(1) 限制或消除钢丝绳的弹性振动。在机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通常会将钢丝绳作为一个刚性体,而实际上钢丝绳是一个弹性体。在设备加速、减速或紧急制动时,钢丝绳会储存或释放一部分能量,从而引起提升

9、设备的剧烈振动。为了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改善整体机构的工作性能,应尽量限制或消除钢丝绳的弹性振动,减少钢丝绳的动张力。只有选用最佳的启动和停止曲线,才可有效地限制设备在加速或减速时的弹性振动, 减少对钢丝绳的损坏,增加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舒适性。(2) 要防止钢丝绳在第一次安装时出现扭转或弯曲、在卷筒上排列不均等现象。(3) 要避免发生以下情况:钢丝绳末端固定措施不当;钢丝绳与楔连接处,主受力绳方向不正确;用压板连接处绳头太短,且没有捆扎,螺栓太紧或太松等;螺扣连接处,螺扣数量少、间距不合理或选型与钢丝绳不匹配。(4) 改向滑轮槽底部的槽径、包角和槽壁等磨损量应符合规定,否则会引起钢丝绳相

10、应的弯曲应力和挤压力的增大。(5) 滑轮或卷扬滚筒的位置保持适当,否则会引起钢丝绳绕进或绕出滑轮和滚筒时偏角增大,也就是钢丝绳中心线和垂直于滑轮或滚筒轴心的平面夹角大于4。(6) 滑轮或卷扬滚筒的材料性能应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否则会导致钢丝绳的挤压应力过大。(7) 要防止钢丝绳跳绳。滑轮装置上如果没有设置防跳绳装置或防跳绳装置与滑轮之间的间隙过大,超过钢丝绳直径的 20%或防跳绳装置刚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钢丝绳会跳绳引起损伤。(二)钢丝绳的报废标准钢丝绳使用的安全程度由下列项目判定(见款);a 断丝的性质和数量;b 绳端断丝;c 断丝的局部聚集;d 断丝的增加率;e 绳股断裂;f 由绳芯损坏而

11、引起的绳径减小;g 弹性减小;h 外部及内部磨损;i 外部及内部腐蚀;j 变形;k 由于热或电弧造成的损坏。所有的检验均应考虑以上各项因素并遵循各自的标准。然而,钢丝绳的损坏往往是由各个因素综合积累造成的,这就应由主管人员判别并决定钢线绳是报废还是继续使用。在所有情况下,检验人员应弄清钢丝绳的损坏是否由机构上的缺陷所造成,如果是这样,应建议在换新钢丝绳之前消除这缺陷。251 断丝的性质和数量起重机械的总体设计不允许钢丝绳具有无限长的寿命。对于 6 股和 8 股的钢丝绳, 断丝主要发生在外表。 而对于多层绳股的钢丝绳(典型的多股结构)就不同,这种钢丝绳断丝大多数发生在内中部,因而是“不可见的”断

12、裂。下表考虑了这些因素, 因此,当与款中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时,它适用于各种结构的钢丝绳。断丝数注: d钢丝绳直径。 填充钢丝不能看作承载钢丝,因此要从检验数中扣除。多层股钢丝绳仅考虑可见的外层绳股。带钢芯的钢丝绳,其绳芯看作内部绳股而不予考虑。当吊运熔化或赤热金属、酸溶液、爆炸物、易燃物及有毒物品时,上表断丝数应相应减少一半。252 绳端断丝当绳端或其附近出现断丝时,即使数量很少也表明该部位应力很高,可能是由于绳端安装不正确造成的,应查明损坏原因。如果绳长允许,应将断丝的部位切去重新合理安装。253 断丝的局部聚集如果断丝紧靠一起形成局部聚集,则钢丝绳应报废。如这种断丝聚集在小于6d 的绳长范围内,或者集中在任一支绳股里, 那么,即使断丝数比表列的数值少,钢丝绳也应予报废。254 断丝的增加率在某些使用场合, 疲劳是引起钢丝绳损坏的主要原因,断丝则是在使用一个时期以后才开始出现,但断丝数逐渐增加, 其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在此情况下, 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