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21168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总结讲解(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第一节 随机事件及其运算1、 随机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2、 样本空间:随机现象的一切可能基本结果组成的集合,记为=,其中 表示基本结果,又称为样本点。3、 随机事件:随机现象的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表示必然事件,表示不可能事件。4、 随机变量: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Y、Z等表示。5、 时间的表示有多种:(1) 用集合表示,这是最基本形式(2) 用准确的语言表示(3) 用等号或不等号把随机变量于某些实属联结起来表示6、事件的关系(1)包含关系:如果属于A的样本点必属于事件B,即事件 A 发生必然导

2、致事件B发生,则称A被包含于B,记为AB;(2)相等关系:若AB且BA,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等,记为AB。(3)互不相容:如果AB=,即A与B不能同时发生,则称A与B互不相容7、事件运算(1)事件A与B的并: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记为 AB。(2)事件A与B的交: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记为A B或AB。(3)事件A对B的差: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记为 AB。用交并补可以表示为。(4)对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逆事件),即 “A不发生”,记为。对立事件的性质:。8、事件运算性质:设A,B,C为事件,则有(1)交换律:AB=BA,AB=BA(2)结合律:A(BC)=(AB)C=AB

3、C A(BC)=(AB)C=ABC(3)分配律:A(BC)(AB)(AC)、 A(BC)(AB)(AC)= ABAC(4)棣莫弗公式(对偶法则): 9、事件域:含有必然事件,并关于对立运算和可列并运算都封闭的事件类称为事件域,又称为代数。具体说,事件域满足:(1);(2)若A,则对立事件;(3)若An,n=1,2,则可列并 。10、两个常用的事件域: (1)离散样本空间(有限集或可列集)内的一切子集组成的事件域; (2)连续样本空间(如R、R2等)内的一切博雷尔集(如区间或矩形)逐步扩展而成的事件域。第二节 概率的定义及其确定方法1、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定义在事件域上的一个实值函数P(A)满足:

4、(1)非负性公理:若A,则P(A)0;(2)正则性公理:P()1(3)可列可加性公理:若A,,A2,A3互不相容,则有 ,即,则称P(A)为时间A的概率,称三元素(,P)为概率空间2、确定概率的频率方法:(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中,用频率的稳定值去获得频率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 (1)与考察事件A有关的随机现象可大量重复进行;(2) 在n次重复试验中,记n(A)为事件A出现的次数,称 fn(A)= , 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3) 频率的稳定值就是概率;(4) 当重复次数n较大时,可用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3、确定概率的古典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1) 所涉及的随机现象只有有限个样本点,譬如为n

5、个;(2) 每个样本点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3) 若事件A含有k个样本点,则事件A的概率为P(A)=。4、确定概率的几何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1) 如果一个随机现象的样本空间充满某个区域,其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等)大小可用Sn表示;(2) 任意一点落在度量相同的子区域内是等可能的;(3) 若事件A为中某个子区域,且其度量为SA,则事件A的概率为P(A)= .5、确定概率的主观方法:一个事件A的概率P(A)使人们根据经验,对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做出的个人信念。6、概率是定义在事件域上的集合函数,且满足三条公理。前三种确定概率的方法自动满足三条公理,而主观方法确定概率要加验证,若

6、不满足三条公理就不能称为概率。第三节 概率的性质:1、 P()02、 有限可加性:若有限个事件A,,A2,A3互不相容,则有 ,3、 对立事件的概率:对任一事件A,有4、 减法公式(特定场合):若AB,则P(AB)P(A)P(B)5、 单调性:若AB,则P(A) P(B)6、 减法公式(一般场合):对任意两个事件A、B,有P(AB)P(A)P(AB)7、 加法公式:对任意两个事件A、B,有P(A+B)=P(A)+P(B)-P(AB)。对任意n个事件A1,A2,An,有8、 半可加性:对任意两个事件A、B,有.9、 事件序列的极限:(1) 对中任一单调不减的事件序列,称为可列并为极限Fn的极限事

7、件,记为。(2) 对中任一单调不增的事件序列,称为可列交为极限En的极限事件,记为。若,则称概率P是上连续的10、 概率的连续性:若P为事件域上的概率,则P既是上连续的,又是下连续的11、 若P是上满足P()=1的非负集合函数,则P是可列可加性的充要条件是P具有有限可加性和下连续性。第四节 条件概率 1、条件概率:设A、B是两个事件,若P(A)0,则称P(A|B)=为事件B发生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概率的一种,所有概率的性质都适合于条件概率。2、乘法公式:(1)若P(B)0,P(AB)=P(B)P(A|B) (2)若P(A1A2An-1)0,则有。3、全概率公式:设事件互不相

8、容,且,如果,则对任一事件A有,i=1,2,,n。 。4、贝叶斯共公式:设事件,互不相容,且,如果P(A)0,,则,i=1,2,n。此公式即为贝叶斯公式。,(,),通常叫Bi的先验概率。,(,),通常称为Bi的后验概率。 第五节 独立性1、两个事件的独立性:如果满足,则称事件、是相互独立的,简称A与B独立。否则称A与B不独立或相依。若事件、相互独立,且,则有2、若事件、相互独立,则可得到与、与、与也都相互独立。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与任何事件都相互独立。与任何事件都互斥。3、多个事件的独立性:设有n个事件A1,A2,An,如果对任意的1Ijkn,以下等式均成立则称此n个事件A1,A2,An相互独

9、立。4、若n个事件相互独立,则其任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也相互独立。特别把其中部分换为对立事件后,所得诸事件亦相互独立。5、试验的独立性:假如实验E1的任一结果(事件)与试验E2的任一结果(事件)都是相互独立的事件,则称这两个试验相互独立。6、n重独立重复试验:假如一个试验重复进行n次,并各次试验间相互独立,则称其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假如一个试验只可能有两个结果:A与,则称其为伯努利试验。假如一个伯努利试验重复进行n次,并各次试验间相互独立,则称其为n重伯努利试验。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一节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 随机变量:定义在样本空间上的实值函数X=X()称为随机变量。(1) 离散随机变量:

10、仅取有限个或可列个值的随机变量(2) 连续随机变量:取值充满某个空间(a,b)的随机变量。这里a可为-,b可为+。2、分布函数: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对任意实数x,称函数为X的分布函数,记为XF(x)。分布函数具有如下三条基本性质:(1) 单调性:F(x)是单调非减函数,即对任意的x1x2,有F(x1)F(x2);(2) 右连续性:F(x)是x的右连续函数,即对任意的x0,有,即F(x0+0)=F(x0);(3) 有界性:对任意的x,有0F(x) 1,且F(-)=0,F(+)=1可以证明:具有上述三条性质的函数F(x)一定是某一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如果将X看作数轴上随机点的坐标,那么分布函数

11、F(x)的值就表示X落在区间 内的概率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可能取值为xn(n=1,2,)则称X取xi的概率为Pi=P(xi=)P(X=xi),i=1,2,,则称上式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简称分布列。有时也用列表的形式给出:。分布列具有两条基本性质: (1) 非负性;, (2)正则性:。离散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它是有限级或可列有限级阶梯函数。离散随机变量X取值于区间(a,b 上的概率为P(aXb)=F(a)-F(b).常数c可看作仅取一个值的随机变量X,即P(X=c)=1,它的分布常称为单点分布或退化分布。4、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记连续随机变量

12、X的分布函数是F(x),若存在非负可积函数p(x),对任意实数x,有,则称为连续型随机变量。p(x)称为的概率密度函数,简称密度函数。密度函数p(x)具有下面2个基本性质:(1) 非负性:;(2) 正则性:。5、离散分布:分布在离散场合可以是分布列或分布函数;连续分布:分布在连续场合可以是密度函数或分布函数。存在既非离散又非连续的分布。6、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F(x),则可用F(x)表示下列概率: (1)P(Xa)= F(a); (2)P(Xa)=1-P(Xa) =1-F(a);(4) P(X=a)= P(Xa)- P(Xa)= F(a)- F(a-0);(5) P(Xa)=1- P(Xa)=1- F(a-0);(6) P(|X|a)=P(-aXa)= P(Xa)- P(X-a)= F(a-0)- F(-a). 第二节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1、 数学期望: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p(xi)或用密度函数p(x)表示,若,则称E(X)= 为X的数学期望,简称期望或均值,且称X的数学期望存在。否则数学期望不存在。数学期望是有分布决定的,它是分布的位置特征。如果两个随机变量同分布,则其数学期望(存在的话)是相等的。期望相当于重心。2、 数学期望的性质:假设数学期望存在,(1) X的某一函数g(X)的数学期望为(2) 若C为常数,则E(C)=C(3) 对任意常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