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207936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学术资料金融保险概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80年代以来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收支状况的影响 【作 者】宋小梅 【作者简介】宋小梅中国银行总行研究所 一、80年代以来我国境外资本流入的总体状况与分析 (一)我国境外资本流入的总体状况 80年代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并对吸引外资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到国内。资本流入逐年增加,呈上升势态,尤其是1992年以来资本流入急剧上升。这十几年来,我国资本流入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2 1984)我国资本净流入处于逆差状况,主要是由于短期资本净流入发生逆差造成的。在这段时间,长期资本流入量并不是很大,仅在

2、27 41亿美元范围(见表一)。在此时期,我国刚刚开始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正逐渐开始改善,利用外资也是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收支平衡政策中,主要是依靠经常项目来平衡国际收支的差额,而资本项目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不起决定作用。 表一1982 1995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概览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外汇管理局。 第二阶段(1985 1992)我国处于资本净流入状态,流入量也处于平稳发展态势,从1985年开始,我国连续下调汇率,使我国出现了持久的资本净流入。1985年以后资本流入增长很快,流入绝对额基本呈上升趋势,长期资本流入额每年保持在100亿美元左右水平,资本净流入也是保持顺差(除1992年外),其主

3、要原因是资本流入增长速度加快,且稳步增长,尤其对外借款增长较快。而在此时间,每年外商数额低于对外借款数额。另外,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在此期间出现几次逆差状况。但由于大量资本流入,弥补了4年(1985、1986、1988、1989年)经常项目出现的逆差,也弥补了短期资本出现的逆差,平衡了国际收支的差额。因此,在这一阶段,资本流入已经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第三阶段(1993 现在)资本流入急剧上升,并成倍增长,资本项目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期间资本流入与经常项目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样重要地位。首先,总资本净流入成倍增长,如1993年资本净流入是1991年的2.9倍,19

4、94年比1993年增长130%,1995年比1994年增长106%,数额高达382亿美元;其次,长期资本流入数额成倍增长,如1993年长期资本流入数额是1991年的近4倍,是1992年的1.8倍;再次,在资本流入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对外借款,且投资数额也远远超过对外借款额,这也是资本流入急剧上升的原因所在。因此,这几年的资本流入状况与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较低水平的资本流入量有着重大的区别,资本项目这3年保持高流入势态的主要原因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的良好发展状态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我国境外资本流入总量趋势及结构分析

5、从80年代到90年代上半期的十几年中,我国的资本净流入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但发展过程中,最初阶段出现资本净流出,中间阶段相对平稳,虽然也在起伏波动,最后阶段急剧直线上升态势。这十几年中只有3年净流入,但流出量很小,其余年份都呈净流入状态。从十几年的资本净流入状态来看,无规律波动,主要是因为短期资本流动不规律造成的。我国短期资本流出流入不稳定,净流出净流入交替出现,流出年份多于流入年份。因此,使整个资本净流入量发展无规律可循,存在着不稳定性。 从长期资本的流入曲线(见图一)发展来看,1982 1995年的14年间,最初阶段资本流入量规模很小,此期间正是中国开始引进外资的初期。中间阶段长期资本流

6、入发展相对比较稳定(除1992年外),波动不大,此阶段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稳定,外资引入稳定增长,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同时,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因此,大量境外资本纷纷拥进国内。 在资本流入中,短期资本流入流出自1985年以后规模较大,只是在年度间的规模变化不很规则,时高时低(见表一)。但是,无论是资本流出还是资本流入,借款所占比重较低,只是个别年份比重大些,占短期资本流入、流出比重最大的是短期资本的延期付款,这在短期资本流动的中意义不大。所以可以省略对短期资本的分析。但是应该注意短期资本流入正在发生的变化,从1992年起短期资本流入规模在缩减

7、。 从以上的资本流入总量趋势来看(见图一),可以概括几点:首先,我国总资本净流入具有不稳定性,一是受短期资本流动不规律的影响,二是因为长期资本流入也有阶段性的变化,三是受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所致,如紧缩政策、汇率政策、经济扩张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其次,我国长期资本流入处于增长趋势,有一段很长时间,即从1985 1991年处于相对稳定趋势。第三,从1992年到现在资本流入发生了巨大变化,巨额外资涌入国内,资本流入直线上升,其原因是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势头和近几年的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巨额外资流入。 图一19821995年中国长期资本流出 我国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长期顺差主要是源于大量境外资本流入,

8、境外资本长期净流入,且巨额资本净流入到国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我国经济普遍处于不景气之中,缺乏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而中国的经济高增长与之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2.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陆续公布了有关吸引外资的一系列法规和各项优惠政策,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资本市场逐步开放,正是由于国内投资环境逐年改善,投资收益率提高,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 3.我国汇率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从人民币汇率的合理下调到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制以及单一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机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外商在中国投资,人民币贬值可以提高外资的购买力,提高外资在中国投资比重。 (三)

9、我国资本项目结构的分析 我国长期资本项目中,对外借款、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占重要地位,但是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本流入起的作用不同,地位也不同。 在长期资本流入中,对外借款在1992年以前一直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其所占比重高于外商直接投资(见表二)。在1992年以前,对外借款所占比重大约在60%左右,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大约在30%左右。可是到了1992年,我国的长期资本流入的总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结构中开始占主导地位,所占比重达57%以上,而对外借款的则为41%左右。此后,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持续增长,其增幅提高到70%以上。这种结构变化说明,在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选择上,

10、我国已趋向更多地鼓励直接投资。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比重上升很快,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对外借款规模有所减少。实际上,我国对外借款仍然处于增长势头,但增幅逐渐在减少。1995年,国家规范了外资外债的管理,估计1996年对外借款增长率会有所下降,此外,在此期间,外国在国内的证券投资发展也十分迅速,1993年达到36.5亿美元,比1992年猛增4倍,1994年也超过了1993年的金额,达39.2亿平均,这几年平均占我利用外资总额的6%左右。从这几年发展来看,外来证券投资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还不明显。 表二我国利用外资中的总量结构 港台澳及外国 对外借款 外商直接投资 在华的

11、证券投资 1979 1984 130.41 30.6 1985 26.88 16.61 1986 50.14 18.74 1987 58.05 23.14 1988 64.87 31.94 1989 62.86 33.92 1990 65.34 34.87 1991 68.88 43.66 5.65 1992 79.11 110.07 9 1993 11.98 275.15 36.5 1994 92.67 337.67 39.2 1995 103.27 375.21 7.1 计 914.37 1331.58 97.45 资料来源:1996年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统计年鉴1995,国家统计局,及中国

12、金融年鉴。 综上分析可见,目前长期资本流入是以外商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对外借款处于辅助,而证券投资占第三,这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基本相适应。从我国的长期资本流入结构中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之间地比例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已达到相当的比重,即已经超过70%。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也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如1995年外商直接投资(当年发生额)占我国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已高达16%,我国经济发展控制权不应由外资来支配。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不宜再继续增长,应当适当地加以控制,基本上保持在目前的状况上。 二、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一)境外资本流入与国际收支平衡的

13、 从理论上讲,资本流入联系着经常项目下的盈余状况,通过国际收支的总盈余影响着净资产的变化,从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间接影响着一国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一般来讲,资本项目顺差(即资本净流入)是为了弥补经常项目逆差。但是,从资本项目来看,很多国家向外借款,吸引外资,主要是为了进行国内建设,并非完全为了弥补对外逆差,如果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同时顺差,国际收支就会出现盈余,外汇储备就会增加,外汇占款增多,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另一方面,资本大量流入会加剧国际收支地位不平衡,推动汇率升值,削弱了国内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外国资本流入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是通过资本流入弥

14、补一部分经常项目逆差,从而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第二是一国的外国资本会导致本国的进口增加,从而使其经常项目余额向逆差方向移动。一般来说,外资的流入会吧随资本品进口的增长,以直接投资为例,外商投入的资本一般用于购买设备原材料等进口商品的支付。另外,所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塘供信贷的前提条件是购买本冠的商品,这样,对于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的顺差会以经常项目的逆差为代价。因为实物投资在国际收支统计中表现为资本项目的流入,同时作为平衡项目又被海关统计为经常项目进口支出。 所以,外资流入方式不同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在资本项目(资本流入)中,直接投资与对外借款和外国证券投资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证券投资和对外借债是以货币形态流入国内,对国际收支起着平衡差额的作用。 (二)境外资本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我国资本流出流入量在整个国际收支活动中的影响还不是最重要的,经常项目总额在国际收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82年 1991年资本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