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205613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试行)血源性病原体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的职业接触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医务人员可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尤其锐器伤已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最重要的途径。为降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后的感染风险,特制订此防护规程。一、 局部处理措施1. 锐器伤1.1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充分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1.2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或者0.5%聚维酮碘(

2、碘伏) 进行消毒,深部或大的伤口可进行无菌包扎。2. 粘膜暴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如果戴有隐形眼镜的眼睛粘膜暴露,首先冲洗眼睛,然后把隐形眼镜去掉,并按正常的方法清洗镜片)。二、 报告1. 暴露工作人员首先向部门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报告。2. 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医务科院感科,对事故情况进行登记和保存。三、评估与预防医务科、院感科接到报告后应尽快启动相关专家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尽可能在24小时内采取预防措施。1. 医务科、院感科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HBsAg、抗-HBs、ALT、抗-HCV、抗-HIV、TPHA检查单,由检验科

3、完成全程检验。2. 若患者HBsAg、抗-HCV、抗-HIV、TPHA检测结果未知,主管医生应立即给患者检测上述项目。3. 患者HBsAg(+):3.1 医务人员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祥,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第3针乙肝疫苗(各20g)。3.2 医务人员抗-HBs10m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3.3 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HBsAg、抗-HBs、ALT。 4. 患者抗-HCV(+):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抗-HCV(-),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

4、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 5. 患者抗-HIV(+):应立即向分管院长报告,并启动院内评估专家进行评估与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必要时请上级专家指导)。5.1 评估HIV职业暴露级别:由轻到重分为三级:5.1.1 一级暴露5.1.1.1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5.1.1.2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5.1.2 二级暴露5.1.2.1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5.1.2.2 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

5、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5.1.3 三级暴露5.1.3.1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5.1.3.2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5.2.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5.2.1 轻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5.2.2 重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5.2.3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5.3. 预防性用药:由院内专家组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

6、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5.3.1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宜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5.3.2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5.3.3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5.3.4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

7、基本用药程序。5.3.5 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本程序适用于轻度低危暴露。5.3.6 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本程序适用于严重暴露。5.3.7 暴露后HIV检测时间: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抗-HIV。 6. 患者梅毒抗体确认试验(+): 6.1推荐方案:苄星青霉素20万U,单词肌注。 6.2 青霉素过敏: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2次/d

8、,连用14天;或四环素500mg,4次/d,口服,连用14天;头孢曲松推荐1g/d,肌注,连用8-10天;或阿奇霉素2g,单次口服,但已有耐药报道。四、随访和咨询1. 医务科、院感科负责督促暴露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2. 在处理过程中,医务科、院感科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提供专家咨询,包括请心理专家提供帮助。3. 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职业暴露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职业暴露当事人的情况。 *年*月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那管理办法【S】.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

9、原则【S】.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S】.2009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参考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27-128 附1:*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院内专家组名单附2:*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院内专家组的任务1. 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后的伤情评估,并能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应保证有固定联系方式,如专家外出请安排科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负责外出期间的工作,并将人员名单告知医务科、院感科备案。2. 负责对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提供预防用药期间的业务咨询与心理干预。3.抗病毒药品储备2人份,由院感科管理

10、。职业暴露联系部门:医务科: *院感科:*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有损伤皮肤的暴露1.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不要使用强性洗涤剂,冲洗时间510分钟。2.让伤口流血通畅3.伤口大时进行包扎及缝合。眼睛暴露1.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时间不少于10分钟2.不要使用肥皂或其它清洁剂.3.如果戴有隐形眼镜,首先冲洗眼睛,然后把隐形眼镜去掉,并按正常的方法清洗镜片。口腔暴露1.吐出嘴里的物质2.用一般盐水或清水数次漱口,每次均要吐净。时间不少于10分钟鼻孔或耳朵的暴露1.用一般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时间不少于10分钟职业暴露发生监测及随访检测咨询72小时内,最好24小时内预防性服药暴露后0(基线)、4周、8周、12周、6个月进行血液检测向护士长或科主任院感科(2243)预保科当地疾控中心(2633955)报告暴露类型: 血液 非血液伤口情况: 伤口深度 暴露时间锐器类型: 空心针实心针其他锐器患者血清状态 :病毒载量CD4细胞是否采取防护措施等不选用药报告暴露事件评估专家进行危险性评估选择用药局部紧急处理药物毒副作用监测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