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几何教案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202420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几何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态几何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态几何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态几何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态几何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几何教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动态几何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点、线、面的运动变化过程,初步掌握动态几何的一般解题方法。2、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操作能力,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让学生体验动态几何的无穷魅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点、线、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有关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 2、教学难点:运动变化过程中对临界点的分类讨论。【教学方法】实践操作、引导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几何画板软件【教学过程】一、点的运动变化引起面积的变化例1、如图1,在边长为

2、4cm的正方形ABCD中,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经A-B-C-D到达点D。设运动时间为x秒。(1)当点P运动3.5秒时,点P到达什么位置?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到点A的距离为5cm;(2)连结始点A、动点P、终点D形成APD,设其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AmDCBMNxyPBACDQPBACD(3)如图2,另有一动点Q,以1cm/秒的速度从点D出发,沿正方形的边经D-C-B到达点B,点P、Q分别从点A、D同时出发。连结AP、PQ、QA,设PAQ的面积为W,试求在点P、Q相遇前,W与x之间的关系式。 (1) (2) 例2二、直线的运动变化引起面积的变

3、化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边长为4,平行于对角线BD的直线m从原点A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直线m与正方形ABCD的两边分别交于点M、N,直线m运动的时间为t(秒)(1) 当t= 秒时,MN=1/2BD.(2) 设AMN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三、图形的运动变化引起面积的变化F(E)DCBA例3、有一根直尺的短边长2cm,长边长10cm,还有一块对角线长为12cm的正方形纸板按下图的方式将直尺的短边EF放置在与正方形的对角线AC上,且点E与点A重合若直尺沿射线AC方向平行移动,当点F与点C重合停止运动。如图所示,设平移的长度为x(cm)

4、,直尺和正方形纸板的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cm2,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ACDBQP(N)变式练习: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8cm。直尺PQMN的长和宽分别为8cm各2cm,点N与点A重合,令正方形不动,直尺沿AC所在直线向右以每秒1cm的速度移动,直到点N与点C重合为止,在移动x秒后,直尺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课堂小结1、知识线2、思维线3、方法线板书设计 课题:动态几何专题复习1、 知识线:面动 线动 点动 形变 积变 2、思维线: 转化思想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3、方法线:动手操作,整体感知,找准界点,分类讨论,化动为静。布置

5、作业动态几何专题练习1、如图,在方格纸中,将图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B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C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D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QPRMN(图1)(图2)49yxO2、如图1,在矩形中,动点从点出发,沿方向运动至点 处停止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如果关于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当时,点应运动到( ) A处 B处C处 D处3、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Q为BC边的中点,点P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PB、PQ,则PBQ周长的最小值为_(结果不取近

6、似值).4、如图2-4-47,四边形AOBC为直角梯形,OC=,OB=%AC,OC所在直线方程为,平行于OC的直线为:,是由A点平移到B点时,与直角梯形AOBC两边所转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记为S(1)求点C的坐标(2)求的取值范围(3)求出S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5、如图,已知中,厘米,厘米,点为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与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与全等?(2)若点Q以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的哪条边上相遇?AQCDBP6、用一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ABCD和等腰PQR, PQ=PR=5cm,QR=8cm,点B、C、Q、R在同一直线上,当C、Q两点重合时,等腰PQR以1厘米/秒的速度沿着直线向左开始平移,DAPBQCR直到C与R两点重合为止。设t秒后正方形ABCD与等腰PQR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