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20056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渚”、“轼” 2 个生字,会写“德”、“鹊”等 3 个生字。会理解“渚”、“茅店、社林”等字词的意思。2抓住诗句的描写,展开想象,由画面感悟出景物的特点。3. 感悟画面美的同时,理解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2 难点:同样写月夜景色, 表达的感情则不同, 所以要借助诗句, 想象生活画面, 并能体会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的相关图片。2. 描写月色的古诗和古诗的课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 师:我们走过草原,看过丁香结,我们知道大自然

2、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那么我今天随着古代诗人一起再次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诗歌一首首含蓄优美的歌,需要我们静心品味。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诗词中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鲜明的画。引领着我们去想象画面,去感受诗人的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 课古诗词三首。2. 师板书课题 3. 古诗词三首3. 根据题目,判断诗词,并讲出理由。( 1)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因为整首诗的每一行字数相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因为每一行的字数不相同,有多有少,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2)从题目可以分析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诗;而西江月 ?夜行黄沙

3、道中是一首词,题目中已告诉我们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西江月”。二、学习宿建德江。1. 揭题,解题。( 1)介绍作者。孟浩然:孟浩然( 689740 年),湖北襄阳人。是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但以“当路无人”,只好还归故园。开元二十八年( 740),诗人王昌龄游襄阳,和他相聚甚欢,但此时孟浩然背上正生毒疮,据说就是因为“食鲜疾动”,终于病故,年五十二岁。(2)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它写了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诗人住宿在建德江上看到的景色及心情。方法是什么?看标题。那标题该如何停顿?宿/ 建德江。介绍建德江。见注释。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

4、今属于浙江省)的一段。2. 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2)再读古诗,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3. 想象画面,入境悟情。( 1)教师范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2)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板书)( 3)同学们,读着读着,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4)“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呢?思乡之愁,从“日暮客愁新”可以看出来。从

5、“江清月近人”可以看出来。“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江水清澈,水中的月亮似乎更接近人了!这月亮,怎能不勾起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呢?而在这里,只有月亮陪伴自己。拟人手法。( 5)为什么会平添新愁?生:从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因为一路行旅是愁,而此刻因“日暮”不得不“泊舟”停宿,不走了还是愁, 诗人看到江面水烟蒙蒙, 自然平添 “新愁” ,愁上加愁。在诗人的眼里, 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 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的安慰。( 6)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他会想到什么?(预

6、设 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预设 2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预设 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丝丝缕缕都是甜蜜, 然而,这里却只有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怎能不忧愁呢?其实,是人的内心是多么的不平静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齐声朗读古诗,读出“愁”字。4. 借月抒情,拓展古诗。生: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 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大屏幕出示生齐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7、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小结:赏析诗歌抓情感词语,抓景物营造的氛围,这是一种方法。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 写了什么?2. 有何不同?三、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西湖边是杭州美景之一。今天我们随宋代大诗人苏轼一起去西湖看一看美景。2. 简单介绍作者与望湖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很有影响。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

8、杭州西湖边。3. 初学古诗,感知意思。( 1)谁来把题目读一读 , 注意读准节奏 ( 六月二十七日 / 望湖楼 / 醉 / 书 ) 。( 2)对照插图 , 自主感悟 , 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 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自学。黑云翻墨:形容乌云很黑,来势凶猛。忽吹散:忽然就吹散了,时间很短暂。水如天:形容雨过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样清澈明净。(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连起来说一说。4. 由诗入手,想象画面,感悟景美。出示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夏天雨到来前与到来时的特点。云:黑雨:白“未遮山”说明乌云来势凶猛,大有吞噬一切的快速变化之感。“乱入船”刻画出雨的大而猛。(

9、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夏天,天空中变化不定,霎时间乌云滚滚,像泼翻的墨水一样扩散开来,开始时,并未遮遍青山。黑云继续扩展,不多会儿,倾盆大雨就下起来。白色的雨点打在船面上,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往船里乱滚。出示诗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夏天风和水的大。“卷地”说明风儿特别大,来势凶猛。“水如天”说明水天相接,水儿特别大。( 2)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呢?请说一说。忽然,一阵卷地大风吹过,把黑云吹散。雨过天晴,从望湖楼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清澈明净。5. 借助景物,体会感情,感悟写法。( 1)诗人善于捕捉瞬间

10、变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摄影师一样,拍下湖水、墨云、雨珠、风吹等景象,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因此,要仔细观察, 抓住形、色、声来细致刻画, 就会让景物活灵活现。( 2)通过描写望湖楼下“白雨跳珠”、“水如天”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日之景的无比喜爱之情。四、总结两首古诗的写法。1. 细致描写眼中景,写出景物特点。2. 借景抒情。宿建德江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五、背诵两首古诗。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 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2. 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二、学习西江月

11、?夜行黄沙道中1. 品读上阕。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

12、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4)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画面说一说。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2. 品读下阕。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

13、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 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 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引读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1. 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2. 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四、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2. 默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板书设计3. 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