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200347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的俸禄制度历史系本科毕业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唐代的俸禄制度摘 要唐王朝历经28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王朝之一。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唐人继承先人的经验与智慧,并不断的发展创新,取得了许多让人瞩目的成就,被后人称之为“盛世大唐”。我国的俸禄制度自先秦开创以来,从食邑制到土地制再到财物混通制,历经各个朝代不断变化发展,最终走向完善。但不得不说的是,唐朝的俸禄制度是中国俸禄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发展,在中国俸禄制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唐王朝将近300年的历史中,它各部分的内容以及构成比例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留下了许多可供我们探讨的地方。本文则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对唐代的俸禄制度进行

2、探讨,以期能对唐代俸禄制度所涵盖的内容和历史地位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关键词:俸禄制度 ; 折估 ; 罚俸 ; 借鉴1唐代的俸禄制度 Abstract Tang dynasty existed for 289 years, which was one of the longest life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In this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Chinese inherited the experience and wisdom of their ancestors, continued to develop and

3、innovate. As they had man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t was well- known as the Golden Age of Tang dynasty. Since the pre-Qin period, salary system in China started from Shiyi system to the system of land property and then mixed property through the system. After various dynasties constantly evolving,

4、 the salary system ultimately became perfected. But we have to say that the salary system development in the Ta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salary system development history. It connects the past to the future, leaving an indelible mark in the history of the salary system in China. Ne

5、arly 300 years of histor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ratio of its parts are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 and left a lot of places we can explore. Predecessors have studied in all its aspects, but most of them study in one direction. The following section, the salary system wi

6、ll be discussed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Tang Dynasty . Key words: Salary system; The Golden Age of Tang dynasty; economic; politic; milestone1目 录前言1一、唐代俸禄制度的承袭及构成1(一)唐代俸禄制度的形成1(二)唐代俸禄制度的构成21、禄米22、土地23、俸料3 4、赏赐3(三)京官与外官俸禄的差异31、来源42、数量4(四)致仕官及解官充侍者的官禄5二、

7、俸禄制度的变化及对官员社会生活的影响6(一)唐代官员俸禄制度的变化6(二)罚俸制度的形成7(三)官员俸禄变化对其生活的影响8三、结论9参考文献10谢 辞113唐代的俸禄制度前 言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它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遗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极其珍贵的宝物,可以让我们勉思和借鉴。唐王朝历经289年,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之一。在那漫长岁月中,唐人继承先人的经验与智慧,不断的发改革创新,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的俸禄制度自先秦开创以来,历经各个朝代不断变化发展,最终走向完善。唐朝作为中国俸禄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一种承前启后的发展,在中国俸

8、禄制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过去悠悠上千年的历史中,前人对唐代的俸禄制度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各种研究探讨。古人的的探究离我们太远并且多有散佚就不提了。近现代的研究者也有很多,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唐代俸禄制度进行研究,并产生了许多令人惊叹研究成果。例如黄惠贤、陈锋主编的中国俸禄制度史,葛承雍主编的唐代国库制度,赖瑞和主编的唐代基层文官等等,这些学者和著作都对唐代的俸禄制度做出了重要的研究。但是这些文章或是对唐代俸禄的某些方面进行研究,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出发,或从社会文化方面出发,没有形成一种全面直观的研究成果;再或者是从中国俸禄制度史这个总的角度来研究的,这些研究多加杂在其他内容中进行,是一种

9、附带的研究,没有对唐代俸禄制度专门系统的研究。本文从唐代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出发,用一种整体全面的目光来专门探究唐代的俸禄制度,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一个总结,希望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政治建设提供一种历史借鉴。一、唐代俸禄制度的承袭及构成(一)唐代俸禄制度的形成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它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开启了之后的“大唐盛世”。同时,隋王朝又给后继的唐王朝留下了难以估量的物质财富,据史书记载:隋朝在洛口仓储存的粮食至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还未吃完。隋朝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制度上也留给了唐朝大量宝贵的经验。唐承隋制,唐朝不仅仅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更在隋朝俸禄制度的基础上,吸收其各种优秀的地方

10、,以此建立了自己的俸禄制度。唐高祖于武德元年建立唐王朝后,便着手建立官员的俸禄制度,此后缓慢的发生着变化。唐代俸禄制度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初步建立,唐朝的俸禄制度也由此开始;第二个阶段是唐太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唐俸禄制度逐步完善并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个阶段为唐玄宗时期,这是唐代俸禄制度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俸禄制度时上一个转折点;第四个阶段为安史之乱以后,至此唐俸禄制度最终形成。唐代俸禄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为后来历代提供了诸多的借鉴,也由此开始使的货币在官员的俸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开创了俸禄制度史上的先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朝经济的发展,但也因为这为唐王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二)唐代

11、俸禄制度的构成唐代官员的俸禄主要有禄米、土地、俸料构成,此外还有皇帝的赏赐。并且由于级别和职官不同所获得俸禄的多少也是不同的。1.禄米据新唐书食货志五云:“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递至从九品为30石,外官无禄。”1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从新唐书食货志五的记载中,我们可看出唐代初期官员在禄米的发放上差别还是很大的,禄米只有京官才有,外官是没有的。但是,在唐会要卷90内外官禄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至贞观初年,中书舍人高季辅建言:“仕以应物,亦以代耕,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养亲。”2此后,唐政府便规定外官给禄米成为常例,只是比京官

12、低一等给禄,每年分两次发给。外官俸禄的等级,一品以50石为一等,二品三品以30石为一等,四品、五品以20石为一等,六品、七品以5石为一等,八品、九品以2石5斗为一等。若无粟,则以盐代禄,从此开始唐代外官开始都有禄米。此外,百官在年终考核中得到上考者,可得到一季或一年俸禄奖励。 2.土地唐代实行均田制,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职事官、散官、封爵、勋官等均可按品级受职分田和永业田。据新唐书食货志五载,一品有职分田12顷,二品10顷,递至九品2顷,皆给百里内之地。诸州都督、都护、亲王府官二品12顷,三品10顷,递至九品2顷50亩。武官、三卫中郎将、上府折冲都尉六顷,中府五顷五十亩,递至队正、队副80亩。此

13、外,又有永业田,亲王100顷,职事官一品60顷,郡王、职事官从一品50顷,国公、职事官从二品35顷,县公、职事官三品25顷,递至九品2顷。上柱国30顷,柱国 25顷,上护军20顷,护军15顷,散官五品以上给同职事官。如果职事官被解免者,则追回田亩,若被除名者,则仅受口分之田,若袭爵者,不另给田亩。”1也就是说在这些授予的土地中,职分田不可以世袭,官员去职后交还国家,永业田则属于官员私有,可以世袭买卖。不过,这些规定,只是政府的一种限田措施,并不能实授其地。这种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不能真正的贯彻下去,在许多人口稠密的地方并不具备实行这种政策的条件。在关中、河洛地区,人多地少,土地授予很难足额授予

14、,尤其对于低级的官员更是困难。同时,对于官员而言往往没有能力去经营土地,所以出租土地是他们主要选择。这从白居易的问议百官职田一文可以看出,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土地收入主要还是靠职分田。职分田一般按每亩收六升的租率出佃,“依品而授地,计田而出租”说的便是这。3.俸料唐代官员的俸料制度是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制定的。所谓俸料,是官员从政府那里得到的钱货收入,包括食料、杂用、防阁或庶仆等,在唐初约占一般官员俸禄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俸料钱在官员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另外职事官又有防合或庶仆(一品至五品有防合。一品防合96人;六品至九品有庶仆,六品有

15、庶仆15人)。至唐玄宗时,由于这套俸料制度太过复杂,便合并为一项。新唐书食货志五说:“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令百官防合、庶仆俸食杂用以月给之,总称月俸。”1唐代官员的俸料法定额数与实际收入往往差别很大,这在京官和地方官之间尤其为甚。其俸钱的来源有几个方面,或以公廨钱充,或以户税充,或以青苗钱充等等。4.赏赐赏赐看似不属于俸禄制度,但其实它也是一种隐性的俸禄,惠及着诸多官员。唐代官员可以从皇帝那里获得大量赐田。官员拥有这众多的土地,同时享有免除赋役的权利。通典食货七云:“诸视流内九品以上官妻妾、部曲、客女、奴婢皆为不课户。”3此外,皇帝有时还会赐予某些官员大量的财物,有时甚至远超其每年的俸禄收入。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天宝八年,玄宗“引百官于左藏库纵观钱币,赐绢而归”,还有“天宝十一年,上复幸左藏,赐群臣绢”。4不仅是唐玄宗,唐历代帝王都爱对群臣进行赏赐,这也是唐国力的一种体现。由此可见赏赐也是官员隐性俸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三)京官与外官俸禄的差异1.来源 在整个唐王朝历史上,京官与外官的俸禄不论是在来源还是数量上一直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