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197468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以喝大量的浓盐水解毒B. 明矾常作为净水剂,双氧水通常可用于作杀菌消毒C. 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D. 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答案】A【解析】【详解】A重金属离子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引起人体中毒,可以服用牛奶或者鸡蛋清等解毒,故A错误;B明矾是强酸弱碱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C金属钠着火时生成的过

2、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故C正确;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气体,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故D正确;故选A。2.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OHB. H2SO4C. 蔗糖D. NaCl【答案】C【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NaOH 、H2SO4、 NaCl分别是碱、酸和盐类,能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离子,使得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蔗糖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3、。明确概念是解题的关键,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注意电解质根据中的“或”、“导电”、“化合物”和非电解质中的“和”、“都不能”、“化合物”等词。3.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A. H2B. NOC. NO2D. CO2【答案】B【解析】A氢气和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在常温下和氧气不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NO和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和水不反应且难溶于水,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正确;C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水

4、法收集,二氧化氮和氧气不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CO2能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和氧气不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气体的收集方法,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有毒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的关键。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具有以下特点: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H2和O2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B. 标准状况下,18g H2O的体积是22.4L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D. 1 mol Cl2通入澄清的

5、石灰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答案】A【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H2和O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分子数为NA,选项A正确;B、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18g H2O的体积小于22.4L,选项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选项C错误;D、1 mol Cl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选项D错误。答案选A。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中的溶质粒子能透过滤纸,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所以可以用滤纸来分离溶液和胶体B. 有化学键断裂或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C. 焰色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 食盐溶液能导电,但食盐溶液不

6、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A. 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均能透过滤纸,可以用半透膜来分离溶液和胶体,A错误;B. 有化学键断裂或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例如氯化钠溶于水等,B错误;C. 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吸热反应,C错误;D. 食盐溶液能导电,溶液是混合物,食盐溶液不是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6.等温等压下,有质子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之比为1:1:1B. 体积之比为4:14:13C. 密度之比为13:13:14D. 原子个数之比为1:1:2【答案】D【解析】A三种气体的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

7、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CO、N2、C2H2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28g/mol、26g/mol,根据m=nM知: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为28:28:26=14:14:13,A错误;B三种气体的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等温等压下,体积之比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三者体积之比1:1:1,B错误;CCO、N2、C2H2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28g/mol、26g/mol,等温等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m/V=M/Vm知,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则密度之比为28:28:26=14:1

8、4:13,C错误;D三种气体的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14、14、14,质子数相等的CO、N2、C2H2三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1分子CO、N2、C2H2分别含原子数为:2、2、4,所以三种气体原子数之比:1:1:2,D正确,答案选D。7.下列除杂质方法可行的是( )A. 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 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入稍过量铁粉,过滤C. 除去NH4Cl固体中少量I2:加热,I2升华除去D. 除去乙烯中的少量SO2:通过酸性KMnO4溶液,洗气【答案】B【解析】【详解】A加入盐酸生成了氯化钠,引入新杂质,应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故A错误;B氯化

9、铁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可用于除杂,且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加热时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氯化氢,冷却后又生成氯化铵,碘升华为蒸气冷却生成碘固体,不能分离,故C错误;D乙烯和SO2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 将含有少量HCl的Cl2通入水中以除去HCl杂质C. 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D. 将蔗糖溶液和少量稀H2SO4混合加热后,加入新制Cu(OH)2检验蔗糖是否水解【答案】C【解析】A、SO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还原

10、性,选项A错误;B、将含有少量HCl的Cl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以除去HCl杂质,选项B错误;C、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选项C正确;D、将蔗糖溶液和少量稀H2SO4混合加热后,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检验蔗糖是否水解,选项D错误。答案选C。9.常温,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 I-、NO3、SO42、NaB. 由水电离的c(H+)=110-14 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C. c(H+)c(OH)=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lD. c(Fe3)=0

11、.1 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氧化碘离子,故错误;B、溶液可能酸性或碱性,碳酸氢根不能大量存在,故错误;C、溶液为酸性,四种离子不反应,能共存,故正确;D、铁离子和硫氰根离子反应,故错误。考点:离子共存10.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Fe3+ 3SCN= Fe(SCN)3B. 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O3+ 2OH= CaCO3+ CO32+ H2OC.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2ClO+SO2+H2O =SO32+2

12、HClOD. 过量的CO2通入水玻璃中:SiO322CO2+2H2O =H2SiO3 + 2HCO3【答案】D【解析】A. 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没有生成沉淀,故A错误;B. 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O3+ OH= CaCO3+ H2O,故B错误;C.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钠生成硫酸钠,故C错误; D. 过量的CO2通入水玻璃中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氢钠:SiO322CO2+2 H2O =H2SiO3 + 2HCO3,故D正确;故

13、选D。11.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 步骤(2)需要用到分流漏斗C. 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 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 A。步骤(1)中出现不溶性物质和滤液,因此需要过滤装置;A正确;B操作中出现有机物和水层,进行分液操作,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B正确;C从水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蒸发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C 错误;D有机层混合液中需要进行分离,采用蒸馏方法;D正确;考点:考察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12.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

14、如下反应:3NaClO = 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A. NaCl、NaClOB. NaCl、NaClO3C. NaClO、NaClO3D. NaClO3、NaClO4【答案】B【解析】A、NaCl中氯元素-1价、NaClO中氯元素+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均比+3价低,不属于歧化反应,选项A错误;B、NaCl中氯元素-1价、NaClO3中氯元素+5价,属于歧化反应,选项B正确;C、NaClO中氯元素+1价、NaClO3中氯元素+5价,二者还会继续反应,不能稳定存在,选项C错误;D、NaClO3、NaClO4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均比+3价高,不属

15、于歧化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13.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浓盐酸,经检验生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O2、Cl2、HCl和水蒸气。将气体通入X溶液(如图),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Cl2的是选项X溶液现象A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滴有KSCN的FeSO4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C淀粉KI酸性溶液溶液变为蓝色D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含HCl也可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判断是否含氯气,故A不选;B氧气可氧化亚铁离子,溶液变为红色,不能判断是否含氯气,故B不选;C氧气可氧化KI,溶液变蓝,不能判断是否含氯气,故C不选;D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可知一定含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故D选;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和现象、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