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运行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19718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轮机运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轮机运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轮机运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汽轮机运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汽轮机运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轮机运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运行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组运行分析、 进汽压力进汽压力升高的影响: 汽压升高,汽温不变,汽机低压段湿度增加,不但使汽机的湿汽损失增加,降低汽 机的相对内效 率,并且增加了几级叶片的侵蚀作用,为了保证安全,一般要求排汽干度大 于 88%,高压大容量机组为了使 后几级蒸汽湿度不致过大,一般都采用中间再热,提高中压 进汽温度。 运行中汽压升高,调门开度不变,蒸汽流量升高,负荷增加,要防止流量过大,机 组过负荷,对汽 动给泵则应注意转速升高,防止发生超速,给水压力升高过多。 汽压升高过多至限额,使承压部件应力增大,主汽管、汽室,汽门壳体、汽缸法兰 和螺栓吃力过 大,材料达到强度极限易发生危险,必须要求锅炉减负荷,降低汽压至

2、允许 范围内运行。 进汽压力降低的影响: 汽压降低,则蒸汽流量相应减少,汽轮机出力降低,汽动给泵则转速降低,影响给 水压力,流量降 低。 要维持汽轮机出力不变,汽压降低时,调门必须开大,增加蒸汽流量,各压力级的 压力上升,会使 通汽部分过负荷,尤其后几级过负荷较严重;同时机组轴向推力增加,轴 向位移上升,因此一般汽压过多要 减负荷,限制蒸汽流量不过大。 低汽压运行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大, 中压机组汽压每下降O.IMpa,热耗将增加0.30.5%,一般机组汽压降低 1%,使汽耗量上升 0.7%。、 进汽温度:进汽温度升高的影响; 维持高汽温运行可以提高汽轮机的经济性,但不允许超限运行,因为在超过允

3、许温 度运行时,引起 金属的高温强度降低,产生蠕胀和耐劳强度降低,脆性增加,长期汽温超 限运行将缩短金属部件的使用寿 命。 汽温升高使机组的热膨胀和热变形增加、差胀上升,汽温升高的速度过快,会引起 机组部件温差增 大,热应力上升,还使叶轮与轴的紧力、叶片与叶轮的紧力发生松弛,易 发生通汽部分动静摩擦,如由于管 道补偿作用不足或机组热膨胀不均易引起振动增加。 进汽温度降低的影响 ; 汽温降低,使汽轮机焓降减少,要维持一定负荷,蒸汽流量增加,调节级压力上升, 调节级的焓降 减小,对调节级来讲安全性较好。 在汽压、出力不变的情况下,汽温降低蒸汽流量增加,末级叶片焓降显著增大,会使末级叶片和隔板过负荷

4、,一般中压机组汽温每降低10C,就会使最后一级过负荷约1.5%, 一般汽温降低至 某一规定值要减负荷,防止蒸汽流量过大。 汽温降低为维持同一负荷,蒸汽流量增加,要使蒸汽从各级叶片中通过,叶片反动 度要增加,引起转子 轴向推力加大,因此低汽温时应加强对轴向位移、推力瓦温的监视。 汽温降低,汽轮机后几级蒸汽湿度增加,加剧了湿蒸汽对后几级叶片的冲蚀,缩短 叶片的使用寿命。 汽温降低要注意下降速度不能过快,汽温突降将引起机组各金属部件温差增大,热 应力上升,因温降产生的温差会使金属承受拉伸应力,其允许值比压缩应力小,且差胀向负值变化,会使机组发生振动,甚至动静摩擦。一般高压机组规定汽温突降 50 C

5、以上要紧 急处理,避免由于温差引起热应力超限,影响机组使用寿命。 汽温急剧下降,往往是水冲击的预兆,注意降至一定值,开启主汽管及汽缸疏水门, 若剧降至限额应迅速停机,防止水冲击对机组造成损坏。水冲击的象征除了汽温突降,有 时会出现轴封、主 汽门、调速汽门等法兰、门杆轴封冒白色湿蒸汽,机组振动增大,汽机 或抽汽管内有水击声等现象。 低汽温运行,机组焓降减少,汽耗量增加,汽机经济性下降。一般汽温每降低10C,机组效率将降低 0.5%。进汽温度热偏差的影响; 热偏差过大,使汽缸左右两侧进汽受热不均匀,热膨胀不均将引起机组动静部分发生 中心偏斜,机组振动增加,热偏差增大应联系锅炉调整,如果热偏差严重超

6、限应紧急停炉。三、调节级汽压: 正常运行时,调节级压力可代表机组负荷变化,负荷突降至 0,调节级压力也跌至 0,调节级汽压是随蒸汽流量的增加而上升的。调节级压力过高,汽轮机通流部件强度易发生 严重超限,因此一般汽轮机除规定最高负荷外,还规定调节级最高汽压的限额。 调节级压力上升,可以判断汽机通流部分的清洁状况,分析叶片是否结垢,在分析 叶片有否结垢情况时,不宜选择同一负荷比较,因为负荷受汽压、汽温或真空等因素影响, 应选择同一蒸汽流量下与大修后通汽部分清洁时比较,如果上升,说明通流部分结了盐垢。一般要求调节级压力相对增长值不超过5%如果超过15%应设法带低负荷清洗叶片。叶片结垢严重会影响机组出

7、力不足,由于效率下降,蒸汽流量上升,机组运行经济性变差 叶片结垢使反动度 上升,轴向推力增加,叶片长期结垢运行易发生断叶片四、抽汽压力: 抽汽压力一般随蒸汽流量而改变,当抽汽量改变时,抽汽压力也相应发生在一个很 小的范围内变化,因为在汽轮机的第一级和最末级的压力基本保持不变时,抽汽压力的改 变必然引起各级焓降的重新分配。如抽汽压力升高,使抽汽级以前各级焓降减小,而使抽 汽级后各级的焓降增加。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均匀的:影响严重的是抽汽级前后两级。当抽 汽量减少,抽汽压力相应升高些,使抽汽级前一级的焓降减少的最多,使抽汽级后一级的 焓降增加的最多, 而其他各级焓降变化较小。 为了分析汽轮机通汽部分叶

8、片结垢的部位,除调节级压力作为监视比较外,各级抽 汽压力也可作为 监视比较点,但需注意该级抽汽量,汽机进汽量都要选择相同条件下比较。 在汽机相同进汽量、相同抽汽量 情况下,如果某一级抽汽压力上升较多,则可说明这一级 抽汽口后几级叶片结垢严重。 抽汽压力也是监视机组安全运行的一项数据。当抽汽停用或用量极少时(比如:高加停用或热用户不需),抽汽压力升高,由于高压各级的焓降缩小,致使反动度增大,轴向 推力增大。另外因为汽轮机抽汽的后几级蒸汽流量比抽汽使用时相应增加,要维持额定负 荷运行,易引起汽 机抽汽后几级隔板、叶片应力增加超荷。国产30万机组,当三台高加未投用,第一、二、三级抽汽停用时,机组要进

9、行限制蒸汽流量或减负荷运行,防止汽机应力超限,当抽汽量过 大,抽汽压力降低,使抽汽级前几级焓降过大,应力增加。为防止滥 用抽汽,抽汽量过多引起前几级隔板或 叶片应力超限,有些机组规定调节级压力与一级抽 汽压力差及一级与二级抽汽压力差的限额就是这个道理, 发现压力差超限应限制抽汽量或 减负荷。五、排汽温度: 一般排汽温度和排汽背压下的饱和温度相接近, 有些机组排汽温度测点在排汽缸上, 因此要比饱和温度高些,但他们的变化趋势时相适应的,可以进行对照,背压升高后会引 起排汽部分的法兰、螺栓应力增大。 机组起动时由于调速汽门进汽存在节流以及叶片的鼓风摩擦产生热量,蒸汽流量很 小,难以使这些热 量迅速带

10、走,排汽温度将升高,且启动时真空过分低,相应的饱和温度 也很高,排汽温度过高,叶片、低压 缸、低压轴封热变形增大,排汽室的膨胀量过分增大, 若低压轴承座与排汽缸为一体,将使低压转子的中心线 抬高破坏转子中心线的自然垂直, 从而引起机组的强烈振动,或低压轴封摩擦,排汽温度高还会影响凝汽器铜 管,管板上的 胀口松动漏水,因此要开启排汽缸喷雾冷却水,降低排汽温度。调节排汽缸喷雾冷却水, 要注意 避免左右两侧产生温度差,引起膨胀不均匀或冷却水量过大,排汽温度过低。 正常运行时,排汽温度的升高,不必规定限额,排汽温度与凝汽器背压成正比。根 据凝汽器真空下降 值进行处理,而运行时的排汽温度一般不会很高。

11、如排汽温度表袋损坏,排汽温度则和室温相接近,将影响真空下降,应分析有否断 叶片象征,有末级 叶片断裂打坏排汽温度表袋。 背压升高后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变化视汽轮机的结构而定,当转子在排汽部分没有阶 梯时,轴向推力随 末几级的反动度增大而增大(末几级在背压升高时焓降减小,故反动度 增大)。若要长期运行,可根据背压升 高的大小拆除最末一级或两级,可避免轴向推力增高 过大。当转子在排汽部分有阶梯时,由于背压的升高,可 能使轴向推力减小,若背压升高 过高,还可能造成反向推力。六、轴封汽压力 轴封汽压力保持过高,使轴封冒汽增加,轴封漏汽损失大,既不经济浪费蒸汽和热 量,又 要影响轴承温度升高或油中有水。 轴

12、封汽压力调节的过低,要使轴封失汽,影响凝汽器真空降低。 带轴封内套或小平衡盘的机组,轴封疏汽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平 衡,应 注意推力瓦温度及轴向位移值。轴封疏汽压力过高,轴向位移要增加,疏汽压力过 低轴封漏汽量增 加,影响经济性。七、轴封汽温度: 轴封汽温度的高低,对汽机的差胀变化油一定关系,因为轴封汽温度对转子要引起 伸长或 收缩。正常运行时,轴封汽温度维持接近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微过热整蒸汽,使 轴颈冷却,使轴 颈冷却,减少轴颈传热,影响轴承温度升高,应避免轴封带水。 机组冷态起动时,冲转前向轴封送汽,由于轴封汽温度高于转子温度,引起受热伸 长,使汽轮机的差胀增加。国产30

13、万机组,冷态起动,冲转前半小时向轴封送汽,轴封汽温 150 C 左右,至昨中转时,高、中低压缸的差胀分别增长0.5 0.8 毫米。 机组热态起动时,金属温度较高,如果仍然用低温汽供入高、中压缸轴封,则会造 成转子及汽缸突然局部冷缩变形,出现不应有的负差胀,故要求轴封汽的温度要高些,热态启动时轴封处转子温度一般只比调速级处缸温低 30 50C。八、轴向位移: 轴向位移变化是表示转子正在轴向推力作用下, 转子与汽缸相对轴向位置发生变化, 一般转子是向汽缸低压侧轴向位移,这个方向为正方向,位移值为正值;大容量多缸机组, 由于高压缸大都采用反流式布置,轴向推力抵消程度不一,有时转子向汽机车头侧位移,

14、这个方向为负方 向,位移值为负值。 轴向位移向正或负方向增加,说明转子的轴向推力上升,由于轴向推力是由推力轴 承来承担的,推 力轴承在受压时产生的弹性变形增加,要注意推力瓦工作面或非工作面的 温度变化。 轴向位移增加过大,使推力轴瓦发生损坏烧熔,产生通汽部分动静摩擦碰撞,尤其 在发生水冲击事 故时,轴向推理迅速增加,更易发生设备严重损坏。九、汽缸与转子的相对膨胀: 高压大容量机组,差胀是起动中的一个关键,达到起动时间短,差胀值小,必须要 及时分析差胀变 化的原因。准确合理使用汽缸夹层及法兰加热装置,分析运行工况的变化, 确保差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冷 态起动,进汽温度,真空,转速等都是影响差胀的

15、因素, 例如:真空下降,维持同一转速,进汽量增加,高 压差胀要上升,但中、低压缸摩擦鼓风 热量因流量增加容易带走,可能差胀要下降些。又如:转速对差胀影 响,因为鼓风摩擦热 量和叶片长度成正比,和转速三次方成正比,转速升高,产生的鼓风摩擦热量增大,差 胀 会增加,但升至某一转速,蒸汽流量增加后可把鼓风热量带走的比较多,对差胀的影响就 小了,另外, 对于大直径转子在金属部件受热情况不变,当转速上升时,转子受离心力影 响,引起转子径向拉伸变粗,而 使转子轴向长度缩短,差胀减小,一般大容量低压转子较 突出,还有调速汽门的开度变化对差胀影响也较 大,因调门开度变化,使蒸汽的节流作用 发生变化,汽机进汽参

16、数也发生变化。由于汽缸影响迟缓,使差胀 变化,如果新蒸汽参数 未变,调门开大,调节级温度升高,差胀上升。 差胀向负方向增大,一般在热态起动和滑参数停机,负荷下降或汽温急剧下降时出 现,负差胀增 大,使喷嘴出口与叶片进口轴向间隙减小,由于提高经济运行性,喷嘴出口 与叶片间隙尽量保持的小些,因 此,负差胀允许的限额要小于正差胀允许限额。负差胀的 增加是比较危险的,容易发生叶片进口侧与喷嘴隔 板的动静摩擦或轴封齿的碰擦,尤在高 压末级及高压前几级的轴向间隙较小更为危险。 汽轮机在启停和工况变化时,由于转子和汽缸之间存在温差,因此其轴向存在膨胀 差,或简称胀 差。以单缸汽轮机为例,汽缸死点在排汽口中心附近,转子与汽缸的相对死 点在推力轴承推力面处。汽缸由 死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