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196959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既注重智力因素,又要注重非智力因素,既注重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的构成;又要注重心理因素的构成。教学中增强思想感情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词:兴趣、合作、交流、在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点,把教育教学提升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对于数学课,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对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本人认为,教师必须树立准确的整体素质教育观,把握数学教学实施素质的着力点,在重视数学知识掌握和水平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以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全

2、面推动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就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要学的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素质作为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由多种因素个体构成的, 其中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它包括知识技能、智能因素、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和思想品质等。从数学素质的结构和组成看,包括两绝大多数:一局部由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构成;另一局部由心理因素等构成,这两局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数学知识、技能及数学思想,我们能够持续向学生渗透,但这些非智力因素却是我们不易调控的。因为非智力因素,属于人的非理解性心理系统,它包括:兴趣、态度、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主要对于理解性心

3、理系统其调剂和催化作用。那么在数学中我们如何利用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呢?本人认为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从增强思想情感的交流入手情感潜能,这种潜能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就要增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1、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教师要树立准确的学生观、尊重、关心、理解、保护学生,准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关爱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自终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使用自己的情感因素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能,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带语

4、,以情发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记得在教学用负指数来表示科学记数法时,当困难生王孟昊回答了一道简单的题时,我笑着说了句“请坐”,谁知他笑了,当时我心中一震,在随后学生回答后不管回答得是否恰当,我都用了“请”字,结果感觉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随之高涨,那节课上学生自己总结出了三种准确写出负指数的方法。这些是书本上没有的,这样的结果令我意外。没想到一个极平常但又具有浓郁人情味的“请”字,则温暖了学生的心房。可见,教师要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协助学生克服心理防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而学生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则是需要教师用心、

5、用思想、用行为给予的。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具体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协助、互相关心、互相勉励,以及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感受,互相交流克服学生困难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学生与学生思想的交流,教师可即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即时消除学生之间的误会及隔阂,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达到互相理解、团结、共同提升的目的。二、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且教师们都知道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我们必须理解兴趣的含义。兴趣是为实现某种目的或需要所从事的某种活动,而表现出来的朝向目的或需要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倾

6、向。兴趣会增加愉快的感觉,这是学习的有利因素。对于学生,要使自己理解到自己的地位,获得成功地满足,是获得兴趣的不可无视的因素。所以以适当的练习、考核让学生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名次地位,得到表扬和激励,获得满足感。再要让自己明确学习目的,理解学习价值,从而激发努力,培养兴趣。这样的目标必须是“跳一跳能够摘到苹果”,必须是切近的,具体的,才能引发兴趣。目标过大,会可望而不可及,反而会失去兴趣。所以在实践中要注意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有机结合。对于教师,更要开动脑筋从自身教学引发学生兴趣。如今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再是三尺讲台,教具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用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引发起他们

7、的求知欲望;力所能及的教具和学生一块制作,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融洽,品尝动手尝试的喜悦。兴趣的发起,自然能使学生调节自身情绪,使情绪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又能打开思维之门,学生能以一反三,能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不就是我们要培养学会的迁移水平吗?三、从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入手有了前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理解关爱,团结互帮的前提,教师一系列激兴实施的推动,那么培养学生合作水平与创新水平亦不是一件难事了。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曾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假如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个思想。”由此可

8、见,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教师就要多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空间,多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能互相提升。对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又重点突出。创新力和合作力是相辅的,互相融合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创新,又要在创新中(后)合作交流,这样才能形成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升的现状。而且这样培养的就不是一个会创新会合作的人,而是一类会创新会合作的人,甚至会形成学研究,学提问、勤思考的创新班风。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才能容易接受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使用知识,挖掘知

9、识。创新与合作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尝试摸索,尝试后教师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一章中介绍等腰三角形的一些基本定义、性质、判定,但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结论是非常多的,而且这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大好时机。所以,我处处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我曾设计了这样的情境:1.你现在对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理解?2.你想自己进一步探索等腰三角形吗?3.你能探索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关系吗?4.你还有其它发现吗?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兴趣高涨,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小组讨论激烈。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很快探索出了第3问的结论,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各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发现,有的小组讨论得出了四、五个结论,如下:1. 等腰

10、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2.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3.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4.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两腰中线的交点、两腰上的高的交点)到底边的两端点距离相等。5.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更使我惊喜的是学生不但能说出结论,关键是还能利用图形验证结论。在这节课上,我看到了学生渴求知识的进取心,同时也感受到了学生能在交流探索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互相借鉴,共同获得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迸发出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在学完“轴对称变换”后,学生已经能准确作出一个点关于对称轴对称的对称点,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我改变书上的习题为:“元旦晚会上,教室的课桌如图

11、排放,若要从座位A出发,拿到苹果,又拿到香蕉,再回到原位。你会选择怎样的最短路线呢?” 问题提出后,学生立即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安排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结果学生两种途径:一、直接到两张桌子交叉处,同时拿到香蕉和苹果后返回。二、沿ACDA的路径。对于这两种途径,我组织学生再次合作讨论,结果学生能把两种方案实行比较,同时还用知识阐明了原因。几组同学在争执中教会了全班学生,所以其他学生们有的在认真听,有的也参与发言,这种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情景,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以上是我本人的一些尝试和体会,但我认为也要特别注意一下这几个问题:1.教师自身要持续尝试创新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水平

12、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水平的形成,教师主导作用是不可无视的,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2.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数学素质的培养是多因素的,而学生创造力是最难培养的,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又常被教师无意识地轻视。所以教师必须清楚学生创新意识不仅仅表现为巨大发现或独特思维,也表现为细微的一个步骤,一个不解的疑题等。这样教师时时都在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师会时刻被学生的聪明所震撼,会更有教学的激情;作为学生,会因或多或少的相对自己的创新而备受鼓舞,达到“师生互动,师生互进”的目的。3.即时给学生反馈其表现信息

13、控制论原始人维纳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理解目的是否已达到。”所以数学教学的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且又可随时实行的,我们能够利用教师时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与学生的评价等多方面方式即时告诉学生他做得怎样,这样学生才能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而更加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同时,不能放松基本知识、技能、方法的指导。综上所述,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重视智力因素,更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培养和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动学生积极探索,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问题,刺激学生提升数学智力,鼓励学生彼此探讨交流和合作。而对于每个数学教师来说,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点,要针对自己的学生现状,适实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完善和提升,这才是数学改革的目的。关于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尝试与探讨姓名:裴淑晓单位:洛阳市孟津县会盟二中:037967839144:471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