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19675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试题(有答案)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 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 问。下面为大家了一些关于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科的试题,供大家 练习之用。1. 矿石类安神药不宜久服,或配伍哪类药同用A. 清热利湿药B. 健脾养胃药C. 清热化痰药D. 活血化瘀药E. 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2. 茯苓、薏苡仁的成效共同点是A. 利湿健脾B. 利湿除痹C. 利湿安神D. 利湿通乳E. 利湿排脓正确答案:C3. 能收涩止带的药物为A. 秕杷叶B. 麻黄C. 紫苏D. 白果E. 款冬花正确答案:D4. 治疗胸痹结胸,宜选用A. 天南星B.

2、 白前C. 前胡D. 瓜蒌E. 白附子正确答案:D5.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的成效共同点是A. 清热熄风止痉B. 清热解毒凉血C. 清热燥湿消疮D. 清热散结利咽E. 清热明目退翳正确答案:B6. 清肺热又止血宜选A. 黄连B. 芦根C. 天花粉D. 黄芩E. 地榆正确答案:D7.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是A. 郁李仁B. 火麻仁C. 杏仁D. 柏子仁E. 桃仁正确答案:A8. 以下哪些是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依据A. 病人性别B. 整体是否有毒C. 个体差异D. 给药的途径E. 药物的剂型正确答案:B9. 具有温通胸阳,温中散寒作用的药物是A. 麻黄B. 桂枝C. 紫苏D. 生姜E. 香

3、薷正确答案:B10. 乌药具有的成效是A.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B.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C.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D.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E.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正确答案:B11. 与瓜蒌相反的药物是A. 乌头B. 藜芦C. 甘草D. 海藻E. 细辛正确答案:A12. 鹿茸的成效为A.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B.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止痹痛C.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脉、续筋骨D.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补肺气、定喘嗽E.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补脾气、止腹泻 正确答案:A13.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的书是A. 神农本草经B. 本草经集注C. 本草纲目D

4、. 新修本草E. 雷公炮炙论正确答案:C14. 下面哪种属相畏A. 半夏畏生姜B. 生姜畏半夏C. 茯苓畏黄芪D. 莱子畏人参E. 甘草畏甘遂正确答案:A15. 以下除哪项外入汤剂均应后下A. 肉桂B. 薄荷C. 车前子D. 番泻叶E. 砂仁正确答案:C16. 功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A. 龙眼肉B. 阿胶C. 熟地D. 当归E. 白芍正确答案:D17. 既能发表散寒,又能行气宽中,并能安胎的药是A. 羌活B. 白芷C. 藁本D. 紫苏E. 生姜正确答案:D18. 明代的本草代表作是A. 本草纲目B. 本草经集注C. 证类本草D. 新修本草E. 以上皆非正确答案:A19. 既能涌吐,又能截疟的药是

5、A. 常山B. 胆矶C. 藜芦D. 瓜蒂E. 青蒿正确答案:A20. 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A. 麻黄B. 杏仁C. 石膏D. 生姜E. 桔梗正确答案:A21. 龙胆草A. 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解毒散结而疗肿毒结核B. 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疗肝火犯胃、湿热中 阻之呕吐泛酸C. 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 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D. 治疗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 疮E. 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正确答案:E22. 治疗崩漏,宜选用A. 槟榔B. 雷丸C. 苦楝皮D. 贯众E. 使君子正确答案:D23. 以下何种为补益药A. 气味芳香,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B. 能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的药物C. 能通利水道,渗利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的药物D. 补充人体物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 的药物E. 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的药物 正确答案:D24. 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宜选用A. 旋覆花B. 桔梗C. 葶苈子D. 白前E. 前胡正确答案:B25. 五倍子A. 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B. 收敛止汗C. 敛肺,涩肠,止痛D.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E. 益气,除热止汗正确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