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品】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19670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精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3、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启发质疑,(看课件,愚公移山的歌曲),启发学生理解“愚公”本意指是“愚蠢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按照“移山”问题的提出,移山的过程,移山的结果这样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课文学生体会两

2、场争论的内容: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争论。引导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区别。第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大多数人都同意,其妻子的献疑是出于关心。是一场民主的讨论;第二场争论是与智叟的对话,是针锋相对的。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愚公与智叟两种不同的态度,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智叟惧怕困难,而愚公有不怕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 3、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老师设疑: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移山过程中,开始是家里人,后来是邻居,四面八方的人,最后是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搬走了。四、学生讨论: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

3、屋这两座山移走吗?五、归纳通读全文,组织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暴风骤雨,但没有克服困难和智慧的勇气,目光短浅。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读了这则寓言之后,引导学生谈对愚公移山的体会,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加深对愚公精神的理解。七、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选四个字的词语。 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指名读课文。 2、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一场是愚公与智搜的争论。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愚公与之搜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智叟怕困难,而愚公具有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4、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质疑: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 5、组织学生讨论: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的两个儿子把山搬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 王屋这两座山移走吗? 6、总结归纳。 7、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选四字成语。 2、完成文后的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