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196616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中化学阶段教学分析的模板及相关专题的“本专题的地位”、“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高二化学选修5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衍生物)阶段教学分析一、 本专题的地位二、 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本专题的重点】【本专题的难点】三、阶段教学建议第一单元卤代烃【课时分配】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0.5课时) 卤代烃的性质(1.5课时) 练习处理(1课时)【实验启示】(注:本启示包括完成课本上演示实验的技巧、关键点以及可以补充的实验)(1)做溴乙烷消去实验时,可先做一个向溴乙烷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的对照试验。(2)在做溴乙烷消去和水解实验后在检验溴原子时,可做个不加硝酸酸化就直接加硝酸银溶液的对比试验。(3)补做一

2、个铜丝燃烧法实验。【单元教学建议】1、“卤代烃的性质”教学建议:(1)第一课时的重点是通过对DDT与氟利昂等卤代烃的介绍,认识到卤代烃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学会用科学的认识观去学习物质,既能懂得物质的特性,明确它的作用原理,又能辩证的认识它。通过对某些卤代烃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的讨论,初步形成环境保护意识。(2)第二课时的重点是通过比较卤代烃发生消去法应和取代反应的条件、反应特点,深入掌握卤代烃的性质。比较卤代烃与烃类的结构相差不大,但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却与相应的烃的化学性质存在较大区别的事实,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尤其官能团对性质重要影响的化学思想;对溴乙烷在氢氧

3、化钾水溶液或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两种不同条件下所发生反应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学习卤代烃化学性质的同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认识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消去反应;深刻体会相同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反应,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反应条件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有反应规律。卤代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常用来提供碳正离子;而卤代烃与金属镁形成的格式试剂又是常见的提供碳负离子的试剂,所以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掌握卤代烃与其它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3)第三课时,通过习题的练习和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烃与其它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地位。(4)

4、典型例题:(注:典型例题应代表本知识点的最高要求,也可以看成是统一考试时本知识点的的难度最高要求)、有机物A分子组成为C4H9Br,分子中有一个甲基支链,在一定条件下A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不对称烯烃与HBr加成反应时,一般是Br加在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如: 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如: 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1)A的结构简式为 BH中,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 (填字母代号)(2)上述转化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序号)(3)C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有机反应类型答案(1) ; F (2) (3) ; (4)消去、有机化学反应因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不同的有机

5、产品。例如:工业上利用上述信息,接下列路线合成结构简式为请根据上述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2)反应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_。(4)工业生产中,中间产物A需经反应得到D,而不采取直接转化为D的方法,其原因是_。(5)这种香料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某种物质有下列性质:该物质的水溶液遇FeCl3溶液呈紫色;分子中有苯环,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2种。写出符合上述两条件的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只写两种)答案(1)(2)加成;消去;水解(4)A中A中的水解产物不能经氧化反应而得到产品(或A中的水解产物中的OH不在

6、链端,不能氧化成-CHO)(5)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阶段教学分析专题4(烃的洐生物)阶段教学分析一、本专题的地位本专题在知识结构上是专题3常见的烃的延续,特别是第一单元卤代烃它本身不仅属烃的衍生物,而且是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关键衔接点。本专题在中学阶段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中应属高端甚至最高端知识,是学生今后在有机化学领域自学或再发展的基础。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的化学思想,学会以官能团为线索建构知识体系,同时将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奥秘,并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二、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本专题的重点】1、 官能团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关系。官能团的衍变与有机物

7、通式衍变的内在联系。2、 官能团中化学的键变化与有机反应的内在关系,基团间的相互影响。3、 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相互转化、制备的主要途径和常见有机物的主要用途。4、消去反应原理及运用。5、几个常见有机物实验。【本专题的难点】1、官能团中化学键的变化与有机反应的内在关系,基团间的相互影响。2、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化学键的建立及有机物结构变化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消去反应原理,特别是从分子结构角度去理解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所必须具备的结构特征。3、不对称消去反应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注:本内容应属拓展视野栏目,因在高考中常出现,故是否讲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4、卤代烃水解

8、反应的条件与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学生常混淆。5、以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用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常见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三、阶段教学建议第二单元 醇 酚【课时分配】醇的性质和应用 2课时酚的性质和应用 1.5课时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0.5课时【单元教学建议】1、 认识醇、酚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 知道醇、酚与其它烃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 依据乙醇分子的分子式和性质,确定乙醇分子结构。5、 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6、 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其检验。7、 酚醛树脂的合成。8、 苯酚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健康的

9、危害。9、 通过苯、乙醇、苯酚性质比较,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实 验】1、 做苯酚与溴水反应时的注意点(1) 苯酚溶液要配的稀一些,溴水的浓度要尽量大一些,最好用饱和溴水。(2) 当出现白色沉淀时应立即停止滴加溴水。因为若继续滴加溴水,则析出的白色沉淀会转化为其它产物。2、 苯酚的显色反应的注意事项 向透明的苯酚溶液中滴入3一4滴1%的三氯化铁溶液,振荡即可。如果滴入的三氯化铁溶液过量,则溶液的颜色将会变浅或消失。【教学设计思路】从结构上看,乙醇的结构比卤代烃结构复杂,其结构与性质的对应关系也远比卤代烃复杂多样。充分利用上述特点,特别是充分建立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既可以

10、让学生更系统和完整地学习醇类的化学性质,又能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中这种构性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同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契机,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加以指导。苯酚的性质不仅体现在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上,而且体现在羟基对苯环的活化上。在全面探究其性质的基础上,将其性质与乙醇的性质、苯的性质进行对比,能有力地说明有机化合物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并不是其分子内各个官能团特性的简单加合,而是这些官能团相互影响、互相制约的综合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利用这种对比方式,明确有机物分子中各官能团的相互影响,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要试图让学生从这种性质对比、结构对比中领悟有机化学的研究方

11、法和研究思想。【疑难解答】1、饱和一元醇的氧化产物(1)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被氧化后生成醛。(2)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仅有一个氢原子的醇,被氧化后生成酮。(3)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氧化。2、醇的消去和脱氢反应的机理(1)分子中至少有2个碳原子。(2)与连有一OH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3、向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CO2 后的生成物 向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CO2 后,生成苯酚,并且无论通入CO2的量为多少,另一个产物都只能是NaHCO3,而不是Na2CO3。4、含羟基的化合物的特征征反应(1)与活泼金属反应(2)与NaOH溶液反应(3)成醚(4)成酯【典型

12、例题】1.已知苯酚能跟碳酸钠溶液反应而溶解于碳酸钠溶液中。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括号内编号表示转化所需化学试剂: ()(H2O)()(HCl)()()A(1)用化学式填空:是 、是 、是 、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A(C8H8O3)NaOH水溶液反应()BC氧化E氧化FH+DHNaHCO3溶液G浓硫酸反应()2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出发,可发生图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硝化时可生成两种一硝基取代物,化合物D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G能进行银镜反应。试回答:(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A: ;H: ;E: 。(2)反应类型:() ;() 。(3)写出CE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DH的化学方程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