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中学老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196610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管理中学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堂管理中学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堂管理中学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堂管理中学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堂管理中学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管理中学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管理中学老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管理,功夫在课堂之外 最好的课堂管理手段,是把课上得精彩,上得吸引人。 【美】詹森卡姆拉斯 卡姆拉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任何一本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教材所选用的材料无法跟特定学生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我会增加很多跟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与此同时,我们还喜欢让学生做很多学习项目,即能够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这通常是教材所不提供的。 比方,在我们的统计单元,我尽量使用相关学生居住地的真实数据。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让学生计算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的关系。初中生刚刚开始对收入和物品价格有所理解,让他们看到受教育年限与收入的关系,会给他们的思想带来极大的震撼。 你还能够让学生在课

2、堂上站起来,如做健美体操,但都是为了学数学。比方,让学生把手举起来,要求与平面构成一个直角,或45度角,让学生用身体展示180度角,10度角。这是很有趣的,这让学生离开他们的座位,用身体来表现数学。总之,想办法让他们的身体动起来,我发现这样做会使他们记得非常牢。61、为什么我们怕“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雷夫老师不怕? 有很多教师向我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他介绍了某差生的表现以及自己如何如何地做了很多工作没有效果,然后忧心冲冲地问,假如这个差生问题得不到解决,一粒老鼠屎会坏了一锅汤,可如何是好?一副消极防守、被动挨打的样子,实际上是被问题生牵着鼻子走。你会发现雷夫老师那里好像不存有这个问题。他那里

3、也不是没有差生,甚至还有雷夫老师自称“无能为力”的学生,但是“老鼠屎”硬是坏不了他的“一锅汤”,雷夫老师厉害就在这里。玄机在于,雷夫老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防守上,他每天殚精竭虑想的是如何把课上得尽可能吸引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到不上课是吃亏了,于是他就能够这样做:你不是捣乱吗?那就请你先靠边站,什么时候你能遵守基本的规则了,你再回来,我们欢迎。雷夫老师根本不把主要精力放在问题生身上,坚决不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换个比方,雷夫老师像一个领队,他带着一支队伍兴致勃勃往前走,一路风景如画、妙趣横生,队员们完全被这些景象所吸引,假如有人捣乱,甚至无法引起队员们的注意。这不是静止的“一锅汤”,而是一条奔腾向前的

4、河流。大家都知道“流水不腐”的道理,这时即使有一粒两粒“老鼠屎”,也无关大局。这就是为什么雷夫老师不怕“老鼠屎”。我在培训班常常对老师们说,各位不要总是唠叨“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请记住另一句俗话:火大无湿柴。假如一个集体有充足的前进动力和温度,差生也会变得不是差生,至少他们没有市场,无法扩大自己的坏影响。也就是说,假如您每日担心“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那我就告诉您,您这锅“汤”可能没烧好。俗话说:苍蝇不抱没缝的蛋,与其费尽巴拉赶苍蝇,不如先查看一下那些鸡蛋有没有缝。我以前做过很多的家庭教育咨询工作。有的家长把孩子弄得实在不成样子了,打爹骂娘,家长没招了,跑来找我,拿我当救星,问我:“王老

5、师,假如您的孩子到了这种水准,您怎么办?”我就回答说:“我的孩子不会这样,因为我不会犯你们那样的错误。我的孩子对我从来没有逆反过,因为我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没有给他提供过逆反的情境。拿下象棋来作比方,您走了很多昏招、错棋,弄成残局了,您来问我要是您怎么办,我告诉您,我不会弄出这种局面,因为我不会走那么多昏招。当然,现在我仍然会尽我所能协助您脱困,但究竟效果如何,我不敢保证。还有一个问题是,我给您出了主意,您也未必能做到,因为这需要较强的自我控制水平,而恕我直言,假如您真有这种控制水平,孩子是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我这些话不中听,但我说的是实话。同样道理,您班里的问题生,肯定是他的家长和教师长时

6、间以来犯了一系列错误才会变成这个样子的。于是我们面对问题生,假如打算解决他的问题,首先就要问一问,他的家长和过去的老师都对他使过什么招数,我能不能拿出新招,能不能技高一筹。假如您的招数家长和教师早就用过无数遍了,您再用,不失败,还能有何结果?所以我劝遇到这类问题的班主任,要首先考虑大局,做多数人的工作,做“基本群众”的工作,带着他们前进,而不要把精力过多放在问题生身上,这是雷夫老师的宝贵经验。我称这种思路为“先稳面,后抓点”,不过我的思路没有雷夫老师那样积极。雷夫老师不是“稳面”,“稳面”毕竟还是防守的态势,雷夫老师主张进攻,他想尽办法把课弄得让学生们乐在其中、欲罢不能,于是纪律等问题就被“消

7、解”了。当然,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策划水平和创造性,假如缺乏这种水平,课上得枯燥无味,学生不喜欢,又要维持秩序,只好消极防守,管卡压。所以管卡压不仅仅理念问题,同时也是水平问题,创造性越差的校长教师,越会突出一个“管”字。我研究过多年的问题生教育,感觉对付问题生主要是两种办法。一种是把他晾在一边(雷夫老师主要用此法,省时省力,且有效果),另一种就是个案诊疗。第一种办法的前提是多数学生跟着老师向前走,第二种办法的前提是班级大致稳定,教师有诊疗水平。缺乏这些前提,教师又没有什么新方法,仅仅重复前面教师做过的事情,则即使增大力度,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不怕问题生捣乱,怕只怕教师抓不住“基本群众”。 20

8、12,8,31问题生教育的下策(“维持”思路)如何实施? 有的老师说,问题生教育,采用上策(晾在一边),我没那个教学水平,达不到那个境界,采用中策(诊疗),我一时掌握不了这份专业技术。那怎么办?假如确实是这种情况,能够采用下策维持,相当于医院的“保守治疗”。有人可能会说,解决不了问题,谁不希望至少维持现状 ?这难道也算一种对策?请注意,自觉地把维持看成一种策略和本能地希望事情不要越变越坏并不是一回事,就好像医院里的保守治疗,那毕竟也是一种治疗,不是听其自然。虽然每位老师在问题生教育方面都希望至少不要越变越坏,但是你会发现,很多人在需要维持的时候,做的并不是有效维持的事情,他们还在采取一些根本没

9、有希望的行动,想让事情变得更好,也就是,该防守的时候还在盲目进攻,结果越弄越乱,连本来能够维持的局面也保不住了。又好像医院对于需要保守治疗的病人开积极治疗的药方,不但没有用处,反而加速了病情的恶化。可见,经过冷静的评估,假如发现一个班级的问题生教育,教师已经确实无法向前推动,那就不要硬推了,那就想清楚,我用下策,我维持。这么一来你心里反而踏实了,注意力也集中了。为什么会出现只能用下策的局面?主要原因,一个是教师水平不够,再一个是问题生的问题太严重,还有就是学校领导的支持很不给力。这三个方面,有时只要有一个原因充足充分,你就不得不维持,更不用说两个或三个原因叠加了。所以,需要经常采用下策的教师,

10、可能很多。不要以为维持就是无为而治,不是的。维持也需要有一套办法,要做很多工作。维持虽属下策,但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不过比起上策、中策来要好办一些就是了。下面我们说说维持要做的几件基本工作。(1)稳住基本群众。比方一个班40多人,我先召集10个左右学生开会。这是一些什么学生呢?他们是最不起眼的,最老实听话的学生,一般是女生比男生多。我对他们说:我不要求你们管别人,我也不要求你们揭发别人,我更不要求你们和不良现象作斗争。我对你们唯一的要求就是:管住自己。上课时,不管班里怎么骚动,你们别动,像木头人一样,不呼应那些破坏纪律的人就行了。我先谢谢你们!这些学生稳住之后,下一次,我扩大一点规模,找

11、15个人或者20个人开会,稳住他们。你就会发现,这个班的课堂一天天逐渐安静下来(不要太急)。因为问题生捣乱是需要市场的,没有市场就扫兴了。基本群众不跟他们走,大局就安定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稳住班里的几个美女和俊男,找他们个别谈话,请他们帮助,上课做木头人。问题生在课堂上耍猴,假如有美女发出笑声,那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若美女们一个个面无表情,他们就大受挫折。青春期的孩子,这是能够理解的,我们恰好能够利用这种心态做工作。但是要注意,不要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要阻止他们课下的交往,否则就麻烦了。(2)要做妥协和让步。既然维持,教师就不要打算事事可自己的心。对有些问题生,必须给点“特权”,甚

12、至开辟个“特区”。比方有的不交作业也就算了,不予追究。有的上课能够睡觉,能够看课外书,不能较真。那么其他同学学他的样怎么办?同学提出“这不公平”怎么办?这就要提前私下里加以解释,争取多数同学的理解。我的经验,此事并不难,因为学生显然都知道,得到这种“优待”并非光彩的事情,也没有多少好处。妥协还有一个争取领导支持的问题。教师要妥协,校长不让,这就麻烦了。所以欲做某种妥协之前,教师要向领导详细汇报问题生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想法,说明自己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策略,其好处是什么,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或理解。(3)不要与问题生撕破脸。即使以维持为宗旨,教师也不可能完全不理会问题生的错误行为,不得已还是要谈话,要

13、批评,要惩罚,甚至要给处分。这时一定要掌握火候,斗而不破,别撕破脸。我的经验,问题出现,能不交学校就不交,能不给处分就不给处分,既然你打算维持,就千万不要和他们叫阵,平平安送他们毕业就是。实行这种策略,目的是保证绝大对数学生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不负责任,正相反,是对多数学生负责。假如教师与学生恶斗持续,又不能取胜,整个班级就始终会处于人心惶惶的状态,那损失就太大了。教师的失败感也会加重。维持的策略针对的是整个班级,具体到某个问题生,在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假如发现有希望,也能够做点诊疗试试。还有,教师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你不理问题生,他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进步了。为什么?因为人有一种自

14、我治疗的水平。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喜出望外,也不要大表扬,给他一个微笑,继续静静观察为好。 认知方式评估大家都知道,学习方法很重要。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并不差,很努力,教师让干什么干什么,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好,教师往往判断他们是学习方法问题,不过他的学习方法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呀!同样是上课听讲,课下写作业,为什么别人就能学会,他就学不会呢?于是就想,可能他的智力有问题,他没有人家那么聪明。不过这么一来,你就等于承认他的问题不是学习方法问题了。到底怎么回事?我认为,可能是智力问题,也可能是智力类型问题,也可能确实有学习方法问题,我们帮学生做一下认知方式评估,然后调整他的学习方法试一试,就知道是否学习方

15、法的问题了。所谓认知方式,就是一个人接受信息、掌握知识的特殊方式,个性化的路径、渠道。这种方式多数人大同小异,但也有的学生和别人差别较大。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和询问学生本人来判断某个学生属于哪种类型,进一步因材施教。认知方式的评估和之后采取的措施,对那些成绩不理想而确实不属于智力问题的学生意义重大,能够提升他们的成绩,对那些成绩虽然很好但是学得很辛苦的学生意义也很大,能够提升其学习效率,减轻其负担。我们常见的认知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1、听讲型学习者这种学生擅长听讲。他们上课注意力集中,能跟着教师的讲解走,能记住教师说的话,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听讲靠的主要是听觉和视觉,但一般听觉起的作用较大。能够

16、让学生闭着眼睛听一段讲解(不需要看板书和演示的局部),或者去听听广播和录音,假如离开图像他也能相当好地掌握信息,甚至效果更好,那这个学生就是典型的听讲型学习者。他的耳朵在接受信息方面渠道特别通畅。我觉得这是可能的。我自己听音乐的时候,就喜欢闭上眼睛,在电视上看音乐表演,反而不如听广播给我印象深。尤其是演唱会,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布景和舞蹈动作,事实上干扰了我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当你单凭声音接触一首歌或一支乐曲的时候,感觉是不同的,而那才是对音乐本身的感觉。近几年为了保护视力,我听广播稍多了一些,我发现我在广播里听人讲课,比过去看书记得更清楚,假如我早发现自己有这样的认知特点,其实是能够少读一点书,多听听的。我并不算听觉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