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19644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 题 名 称: 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所 在 学 院: 专 业 名 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2 年3 月 1 日说 明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

2、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20802110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 名 职 称高级讲师所在学院 课题来源老师指定课题性质导师指定课题名称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方案的研究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1.主要内容(毕业设计任务书中下达的内容并贴上产品图) (1) 电网调度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

3、设计原理(3) 县级电网调度中心的作用(4)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验收(5) 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设计(6)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设计(7) 实现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意义(8)对前面所有的设计过程进行小结,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2.意义(1) 毕业设计在四年中的意义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设计工作的初步尝试,是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设计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对前三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的过程。通过考察、立题、收集素材、设

4、计方案、工艺制作等过程,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掌握技艺的深度,并通过毕业答辩、毕业设计和实习工作,来考核教学水平,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2)本课题的意义 由于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接线的日益复杂,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市场运营规则的不断修改,应综合实现上述四方面要求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这四项要求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项。由于电力网络巨大而广阔,任何一处故障都会导致停电,任何局部故障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的生产和人民生活对供电可靠性的依赖已越来越高,有些企业的生产已经是不允许停电。在现代化复杂电网的运行中要实现上述四方面的要求,除改善一次

5、系统和一次设备、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和其他自动化装置的性能外,也应不断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目前调度自动化系统已越出了传统能量管理系统的范围。 文献综述 结束语参考文献一,电网调度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结构包括控制中心主站系统、厂站端(RTU)和信点通道三大部分。根据所完成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此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和人机联系子系统。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各发电厂、变电所采集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此外还负责接收和执行上级调度控制中心发出的操作、调下或控制命令。信息传输子系统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和调度控制中心提供了信

6、息交换的桥梁,其核心是数据通道,它经调制解调器与RTU及主站前置机相连。信息处理子系统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组成部分。该子系统包含大量的直接面向电网调度、运行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完成对采集到的信息的各种处理及分析计算,乃至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与操作。人机联系子系统将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各种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和其他输出设备,为调度人员提供完整实用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调度人员发出的遥控、遥调指令也通过此系统输入,传送给执行机构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设计原理 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操作系统SCAD

7、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称为第一代;80年代是基于通用计算机(VAX系列/VMS或PC/DOS)的EMS(能量管理系统),称为第二代;90年代则是基于RISC/UNIX(或PC/Windows)的开放分布式EMS/DMS(能量管理/配电管理系统),称为第三代。毫无疑问,每前进一步都与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的升级有着紧密联系,但每一代的进步都有其各自的目标。系统通过高级应用软件的快速计算和实时智能分析,帮助调度员对电网深层把握,及时处理电网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提供电网改造、扩展的技术依据。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和合作单位的技术水平有限,其中成功运用的自动化系统也存在不少明显缺陷。我们以抓县

8、调自动化系统实用化为龙头,调集省内各地市专业人员集中对已完工的系统进行技术测试、评价,与研制单位一起解决了许多系统中存在的缺陷。90年代初投运的县调系统,虽然系统配置简单,分站采用的是8位单片8085CPU的RTU,主站采用以80286个人微型计算机为主的三合一单机系统,但这两套系统运行指标完全满足部颁实用化要求。县调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为我省实现县调自动化做出了样板,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精通专业、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为以后我省县调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设备的技术水平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们充分抓住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给调度自动化工作带来的机遇,清醒地认识到以前

9、县调自动化存在功能单一、可靠性差等缺陷。及时把先进、成熟、功能齐全的系统作为我省县调自动化系统方案制定、设备选型的技术指导原则,建设了一批方案合理、技术先进的县调自动化工程。设备配置方面,在当时国内对交流采样与直流采样优劣争论较大的情况下,我们果断把交流采样确定为县调自动化采样方式;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认为较为铺张的双前、双后调度主站结构确定为县调调度主站的基本模式;1995年根据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前景,把Windows选定为主站操作系统。现在看来带有明显超前意识的主要技术原则的制定及运用,为绝大多数县调自动化系统有较突出的技术先进、功能适用和合理的使用寿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保证了县调

10、自动化装备水平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同步设计原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常包含大屏幕综合显示系统,该系统承担着主控系统、监控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视频信号的集中显示,应用于不同规模的电力调度系统的控制中。系统充分利用数字拼接墙的超高分辨率、超高对比度的显示特点,结合GIS和GPS系统强大的空间管理能力,精确显示系统采集的多种电力设备运作状况与实时信息,还将提供对设备位置、电网地理分布、信息统计、查询、图形管理等功能的直观显示。可以分区或整屏显示SCADA/EMS系统、变电运行管理系统、电力物资管理系统、DTS系统、调度生产管理(DMIS)系统、电量计费系统、GIS和GPS应用等相关信息。对电力系统的

11、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帮助调度员了解和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为调度的决策提供了现代化、直观快速的显示手段。 三,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验收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一),报请验收的县调系统必须是经省电力公司农电部门批准立项,投入实用化考核连续运行至少6个月以上,有完整记录并已自查合格的系统; (二),在验收前,被验收单位应按应用化要求组织一次对县调系统自查,实用化要求中的各项基本功能必须实现,对各项考核指标逐月核查通过,写出自查报告,供验收参考; (三),变电站(发电厂)远东系统覆盖率不得低于80%; (四),被验收单位必须为验收提供的资料有:a,现有电网地理接线图;b,

12、通信系统图及设备清单;c,调度远行值班记录及事故记录;d,电力调度运行日报表,事故时遥信动作打印记录;e,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介绍(功能,性能,技术特点及系统设备清单);f,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报告(连续6个月的运行记录及报表作为附件);g,县调自动化系统系统实用化自查报告;h,县调自动化系统实用工作总结。 验收测试及资料审查工作的程序:(一),根据GB/T13729和GB/T13730标准要求,核查县调系统的投运设备和运行情况。验收组听取验收对县调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和运行情况的介绍,并根据所提供的投运设备清单逐一进行核定,站(厂)端的有关设备可采取随机抽查方式,选择进行核实的站(厂)不得少于3个 。 (二),根据DL516标准的要求,检查县调系统的实际使用和运行管理情况,验收组采取座谈会和现场询问的方式,向调度员,站(厂)值班员,远动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了解对县调系统实际使用情况的意见。检查被验收单位为调度自动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用化所采取的措施,制定的制度,颁发的文件和执行情况。 (三),验收结论:测试组及资料审查组在完成工作后,根据测试及资料审查的结果写出报告,报告上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