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195946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高考数学备考资料研究专题7选修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选修21安陆二中 张正金回顾近几年湖北高考数学试题,大部分题都取材于课本,我们的学生看到题目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却又后悔复习时没有把课本掌握好。“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原则.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课本习题的来龙去脉,挖掘它的价值,切实淡化学生对高考试题的畏惧感,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激发兴趣,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启迪思维,提高能力。本文结合选修21例说教材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式题1.已知点的坐标满足如下方程:试求点M的轨迹方程.(1) ( )(2) ( (x0) )(3) ( )(出处:由选修2-1第49页A组第1题改编)变式题2.在平面内,已

2、知E(-2,0),F(2,0),圆E是以E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P是圆E上任意一点,线段 FP的垂直平分线和半径EP所在的直线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出处:由选修2-1第49页习题2.2第7题和第62页习题2.3第5题改编)(1)若r=6,点Q的轨迹方程为;(2)若r=2, 点Q的轨迹方程为.变式题3.已知椭圆C:,直线:,(出处:由选修2-1第49页习题2.2第8题和第80页第11题改编)(1)若点P是椭圆C上的任意一点,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和 / (2)当直线和椭圆C相交于A,B两点,则弦AB的中点E的轨迹方程为 变式题4.经过点M(2,1)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

3、,B两点,(出处:由选修2-1复习参考题A组第9题,B组第3题改编)(1)若M为AB的中点,则直线的方程为.(2)若,则直线的方程为.变式题5.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连线的斜率之积等于非零常数轨迹,加上两点所成的曲线记为E,(1)求曲线E的方程,并讨论曲线E的形状.(2)当时,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曲线E于P,A两点,其中点P在第一象限,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直线AC交曲线E于另一点B,设直线PA的斜率为k,求证:对任意k0,为定值.(出处:由选修2-1第80页第10题结合2012年湖北高考第21题改编)解析:(1)(2)当m0时,曲线E为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设,因为, ,=,如下图:延长PC

4、交双曲线于Q点,则PQ关于轴对称,又PA关于原点对称,所以OC是的中位线,AQ轴.=m ,故=(定值)变式题6.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1)求点M的轨迹方程;(2)求证:(3)证明:为定值(4)设的面积为,试求的最小值(出处:由选修2-1第69页例4,第81题复习参考题B组第7题改编)解析:(1)设,因为, ,切线AM的方程为 ,切线BM的方程为设直线AB的方程为:,由 得,将切线AM,BM的方程联立得,=故点M的轨迹方程为,即为抛物线的准线. (2)由(1)知,故. (3),故为定值 (4)S=4(当时取“=”) 变式

5、题7.已知在平面内,,直线AD,BD相交于点D,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记点D的轨迹为曲线C.(1)试求曲线C的轨迹方程,并求其右焦点F的坐标;(2)设以点F为圆心的圆与曲线C的渐近线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E,记过E且与轴垂直的直线为. 是曲线C上的任一点,直线PA与PB分别与直线交于M,N两点.试判断在轴上是否存在某定点,使得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总过定点,若存在,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出处:由选修2-1第55页探究改编)解析 (1)设,则,化简得曲线C的轨迹方程为:,曲线C为双曲线的一部分,右焦点为 (2)双曲线经过第一象限的渐近线方程为,易求点F到渐近线的距离为,以F为圆心且与渐

6、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为,由得,直线的方程为 ,设,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易求, 线段MN的中点为化简得, ,所求圆的半径为,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当y=0时,得, 所以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恒过定点F(3,0)和 变式题8.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M,N分别为线段A1B,AC上的点,AB=a ,AD=AA1=b , , (),(1) 求MN的长(用a,b表示);并求MN的长的最小值;(2) 试判断直线MN与平面A1AD的位置关系;(3) 当时,求平面MNA和平面MNB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出处:由选修2-1第113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2题改编)解析: 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a,0,0),A1(0,0,b),C(a,b,0),=, (1),, (2)因为平面A1AD,故,又MN平面A1AD ,所以MN平面A1AD.(3)易求平面AMN的法向量m,平面BMN的法向量nn,cos=,由条件知,所以cos=,所以平面MNA和平面MNB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课本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石,例习题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挖掘课本例习题的丰富内涵,并加以总结提炼,发现规律结论,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最实用的研究课题,也是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