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19528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厦工程施工技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厦南座工程施工技术 *大厦由南北两座楼组成,中间用地下3层、地上5层的过街楼相连。位于*市*体育场西侧,南座为银行办公楼,地下3层,地上14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东西宽80m,南北长123.95m,檐高45.2m,总高61.98m,建筑面积67789.74m2,结构柱网8.4m8.4m,基底标高-16.40Om。地下第三层为设备用房、金库房,地下第二层为车库,地下一层为银行服务用房,其余房间为银行营业厅及办公用房等。其防水作法为基础及屋面防水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卷材,卫生间采用聚氨酯涂膜防水。首层、二层大厅、走道部分地面、墙面为花岗岩、硬木门、木踢脚等细木装修。地上13层外墙干挂石

2、材,4层以上外挂铝板。正门人口雨篷为钢网架结构。坡屋面为铝条板干挂。楼内设有客梯6部、消防梯2部、货梯2部、自动扶梯2部,并在南北筒体内设楼梯4部。该工程于1994年8月开工,1997年12月竣工。1997年被评为*市优质工程,1999年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本文介绍该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1基础施工1.1基坑支护*大厦南座主楼基底标高为-16.40Om。因场地狭小,选用护坡桩加锚杆的基坑支护方案,护坡桩为钻孔混凝土桩,桩径800mm,桩距1200mm,锚固长度4m。基坑南、西两侧设置2道锚杆;东侧为*体育场看台的护坡桩,1道锚杆;北侧为*大厦北座主楼(因其开工较晚,采用放坡开挖)。为减少土方挖量

3、并方便施工,桩外皮距结构外皮400mm。在结构外皮留出防水层厚度砌240mm砖墙作为防水层的保护墙并兼作外墙模板。1.2基槽开挖(1)放出南座主楼、过街楼及看台位置线,做轴线桩,引人高程点。(2)确定出土口坡道,设定于看台北侧,南座的东北角,出口坡道随挖土进度逐渐形成,度为1:8,坡道两侧边坡为1:0.5。(3)土方竖向分四层开挖。第一层从周边进行。开挖宽度810m,由自然地坪挖至-3.500m处,从而为打桩提前插人作准备。四周土方挖完后开始打桩。打桩完成后再开挖中间土方。第二层在护坡桩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开挖。从-3.500m挖至-8.500m。第三层在第一道锚杆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后

4、开挖。从-8.500m挖至-13.500m,挖深5m。开挖南侧及西侧第二道锚杆作业沟,以便提前安排第二道锚杆施工。第四层从-13.500m挖至-16.400m,挖深2.9m,在第二道锚杆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此层土方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高程,预留200mm厚土层改用人工清槽,严禁超挖。清槽应紧随挖土机进行,局部加深的部位也将在此层土方施工中完成。(4)局部降水:因主楼基底标高为-16.400m,距潜水层中砂层仅500600mm。为将水位降至距槽底0.51m以下,采用大口井加无砂管降水方案。井管位置在圆砾层内者井底不处理,对未在圆砾层内的井底应填砾石料3mm工作滤水层。井深不小于3m。2深基

5、坑负温三元乙丙橡胶卷材施工本工程地下结构防水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面积1500余平方米,采取逆作法施工。护坡桩施工时,在桩外皮距结构外皮处留出400mm的间距,砌240mm砖墙既作防水层的外保护墙,亦作结构外墙外模板。防水施工前在240mm墙上抹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傲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防水层外侧粘贴6mm厚聚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护,以防结构施工时被坏防水层。底板防水卷材施工时值12月中旬,已迸人冬施阶段,室外温度降至-8,与规范规定的+5施工温度相差很大,造成卷材粘结性能大大下降,混凝土塾层及找平层不易干透,含水率亦超出9%的规定,严重影响施工正常进行。为此在基底验收后即对基底含水率较大处进行

6、烘干处理。核查三元乙丙卷材、聚氨酯甲乙料、粘结剂A、B胶等材料合格证,并进行卷材复试。2.1施工工艺流程基层验收,涂刷聚氨酯底胶,固化后进行卷材施工,长短边接缝处嵌胶封边,固化后隐检,保护层施工。2.2技术措施(1)卷材施工选择白昼日照和气温较高的时间段,即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安排足够的施工人员,充分利用气温较高时间段进行施工。(2)根据基底含水率大的特点,购买2kW电吹风及喷灯对基底进行烘千处理,随即进行防水卷材施工。(3)涂刷聚氨酯底胶,防水卷材施工为条粘和局部花粘。(4)利用电吹风对三元乙丙卷材接口部位进行预热处理,长短边接头胶必须涂刷均匀一致,搭接尺寸满足规范要求。晾胶合适后即可粘

7、贴并滚压34遍。(5)在聚氨酯嵌缝材料中添加二月硅酸二丁基烯外加剂,以加强嵌缝胶的抗冻能力,促进嵌缝胶的固化。(6)卷材施工完毕即进行保温处理,为防止末固化的嵌缝胶粘结到保温层上,应在卷材上、保温层下加方木或钢管架空隔离层。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防裂缝施工技术主楼底面积5538m2,板厚lm;过街楼底面积1385m2,板厚1.2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抗渗为PlO。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单方水泥用量较多,其产生的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而易裂缝。为此采取以下技术措施。3.1混凝土制备技术3.1.1材料选用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热膨胀系数较低,强度较高的末风化的石灰岩石子;中砂,含泥

8、量应少于3%;自来水。本工程选用E-l2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它的掺大便水灰比降低,减小了用水量,延长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推迟了水泥放热高峰,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相对降低,保证了混凝土的抗裂性,同时降低了泌水率和离析现象,避免了矿渣水泥泌水性大、干缩性大的缺点;粉煤灰掺量为水泥重量的8%,掺人后可减小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和混凝土的绝对温升,对大体积混凝土降低内部温度、防止发生裂缝十分有利。3.1.2混凝土制备及质量保证措施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现场设置4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机采用液压自动上料、自动计量系统。混凝土用泵送与塔吊相结合的方法浇筑。另一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其与现场自

9、拌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品种及等级和外加剂均相同。3.2浇筑技术通过合理分段来改善混凝土的约束条件。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分7段浇筑。每段施工时先浇短边,沿长边后退分层浇筑,每层厚300-350mm,注意及时覆盖塑料膜养护。后浇带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45d后再浇筑,浇筑前应清除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和末露水泥浆的钢板网,并冲洗干净(不得有积水)。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在混凝土中加入微膨胀剂。3.3温度测控为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混凝土人模温度应为528,混凝土施工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厚35mm(通过计算确定)的闭孔型的聚酯泡沫塑料保温板保湿、保温,并加强养护,以防止混凝土因表面干缩及温差太大而裂

10、缝,养护时间不少于14d。4铝板幕墙施工本工程3层以上及屋面亭子采用铝板外挂装饰工艺,工程量9O00m2。铝板为韩国产品,其表面喷涂氟化碳,带微雕刻花纹,屋顶为坡屋面安装铝条板。4.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检查埋件,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铝板,打胶封边。4.2主要施工步骤(1)通过经纬仪、水准仪、铅直仪或拉线检查结构平整情况,弹线确定龙骨的位置。(2)主龙骨与埋件及主龙骨与次龙骨间连接均采用焊接,要求焊缝饱满,焊缝高度不小于6mm,焊口均涂刷防锈漆。(3)铝板与龙骨采用自攻螺丝连接。(4)填充聚乙烯板保温材料,以防外墙形成热桥。(5)为防止雨水从板缝间渗人墙体,在铝板接缝处嵌乳白色硅胶封

11、缝。5结构粘钢补强施工技术结构施工完毕后,装修阶段该楼售出后因用户重新布置隔墙,导致局部荷载加大,须对结构进行补强,加固粘钢总面积达763m2。5.1工艺流程表面处理,配胶、卸荷,粘贴加压,固化后做防腐处理。5.2主要材料选用5mm和8mm厚扁钢,*东洋机械有限公司R系列结构胶。5.3主要施工技术(1)表面处理:用钢丝刷刷去表面的松散浮渣,再用硬毛刷蘸洗剂洗刷表面或用清水冲洗。将钢板贴合面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表面宜粗糙,纹路应尽量与钢板垂直,打磨完毕用脱脂棉蘸丙酮擦洗干净。(2)卸荷:为减轻和消除后粘钢板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在粘贴钢板前应拆除需加固构件上的隔墙及设备,搬运至加固构件受力范

12、围外。(3)结构胶粘剂按甲乙组分结合气温条件及存放时间在现场配制。甲、乙组分与石英砂配合比为1:2:4.5。(4)用抹刀将胶粘剂同时抹在经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板粘合面,先用少量胶体在结构面来回刮抹35遍,再添抹至所需厚度(13mm),要求中间厚边缘薄,贴钢板于相应位置,用穿梁螺栓将钢板临时固定于混凝土表面。在立面上粘一层脱蜡玻璃丝布以防胶体流淌。再用0.25kg小锤沿粘贴面轻轻敲击钢板,若无空洞声即表示粘贴密实,否则应剥下钢板,补胶重新粘贴。(5)钢板粘贴后即用卡具支撑和膨胀螺栓(间距2m)固定加压,以胶液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穿梁螺栓和膨胀螺栓等可兼作钢板的永久附加锚固措施,其孔洞与钢板同时于

13、涂胶前配钻。(6)结构胶粘剂可在常温(20)下固化,24h可拆除卡具或支撑,3d即可受力使用,气温低于15时应采取人工加温(用红外灯烘烤),固化期内不得对钢板有任何扰动。(7)有效粘结面积锚固区内不小于90%,非锚固区不小于70%。(8)外部粘钢加固中配置锚固栓,能使外包粘钢和原结构更好地协同受力。6钢框竹编胶合板简体模板应用技术本工程中每层有7对尺寸大小不同的竖向井筒,为此制作了简体模板。模板材料选用l2mm厚竹编胶合板与40mm60mm方钢,四角铰链式角模采用厚钢板,用封边漆对裁割的竹编板边进行封边处理,筒模两边组对面设置上下两组对拉拉杆,用于收缩和支撑模板,英文立与拆除工艺如下。(1)在

14、筒体模板下设置由型钢制作的可伸缩跟进平台,平台搭设后即可吊装筒模。(2)筒体模板安装前,使两组对拉螺栓处于收缩状态(即角模呈锐角状态)。筒体模板安装应在钢筋绑扎前进行。(3)吊装筒模,临时就位,打开对拉拉杆,使筒体方正,角模处于直角状态,并根据控制线调整筒模就位。筒体内模与外模固定拉结采用?5对拉螺栓。(4)拆模时收缩拉杆,使筒体模板脱离墙面,然后挂钩起吊。(5)脱模后的筒体模板应清理刷油,以便周转使用。7结束语(1)在深基坑锚杆护坡桩施工的情况下,采用防水逆作法工艺(先砌保护墙后做防水),可将护坡桩与结构外皮的距离缩小到400mm,减小挖填土方量,结构施工时又可节省结构外墙支拆模板工作量及模板占用数量,增加结构周围的使用面积,杜绝了深基槽回填时落物伤人,经济效益显著。(2)在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充分利用矿潜水泥和粉煤灰混凝土的后期强度,试压强度可低于设计要求,采用90d强度可减小水泥用量和水泥水化热,有利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升,防止混凝土裂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