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二级标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172396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PC二级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IPC二级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IPC二级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IPC二级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IPC二级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PC二级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C二级标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PC质量标准1.0目的为了明确的执行印制电路板的相关国际标准,正确识别、判定电路板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编制标准。2.0适用范围及说明2.1本标准仅适用于本公司提供的印制板产品。2.2本标准仅适用于第一类(1级)、第二类(二级)、第三类(三级)产品应参照标准相关内容与客户提供技术细则。2.3如客户在加工资料中或合同中另有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执行。2.4本标准未涉及到的印制板其它项目的标准、可参考下列标准(当有新版次标准时,以新版为准)2.4.1 GB4588.2-88有金属化孔单/双面印制板技术条件2.4.2 GB4588.3-88印制电路设计和使用2.4.3 2pc-A-600F印制板的接受性2

2、.5本标准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有争议时,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为准。2.6本标准的解释权归深圳祺利电路有限公司品质部。3.0用途分类根据印制板的产品用途,按以下三类定级,不同类别的印制板,则按不同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3.1第一类(1级);消费类产品:如电视、玩具、或要求不高的工业控制设备,此类印制板只要电性能没有问题,外观缺陷并不重要。3.2第二类(2级);一般工业产品:如计算机、通讯、复杂的商业机器、以及非军事用途的设备。需耐长时间使用,尚可允许某些外观缺陷。3.3(三级);可靠性产品:如军事、救生设备。需耐长时间使用,不可中断。4.0验收分级以上每一类产品的验收,可分三个

3、等级。即:4.1良好:满足此标准规定的要求或客户要求。4.2接收:印制板存在一定缺陷,但不影响其使用性和可靠性。4.3拒收:表示无法满足产品的使用性的可靠性。5.0标准内容5.1板材5.1.1白斑、白点:a. 白斑、白点指基材中玻纤交织处的树脂纤维分开,以规则点状显现白点相连而形成白斑,其原因多与热应力和机械应力有关。b. 判别标准:受白斑或白点影响的面积不可超过板全面积的5%,导体间出现的白斑、白点影响线路间隙小于7%。5.1.2分层气泡a. 分层气泡:发生在基材中的层间分层,基材与铜箔分层。 b. 判别标准:其影响面积1%,与最近导体距离2.5mm。与板边距离2.5mm,经浸焊,热冲击试验

4、不扩大可接收。5.1.3基材中的异物外来异物符合以下要求可接受:a. 外来物为非导电物体。b. 最长不超过1mm。c. 异物与导线距离0.25mm。5.1.4板弯曲/扭曲应符合下表要求:板厚度(mm) 1级 2级 3级双面板0.2-1.0 2.0% 1.5% 1.5%双面板1.2-1.6 1.5% 1.0% 0.9%双面板2.0-2.4 1.0% 0.7% 0.6%双面板3.2 0.7% 0.5% 0.5%多层板 3.0% 2.0% 1.0%单面板弯曲和扭曲公差比双面板增加0.5%。5.1.5 板厚度公差,应符合下表要求:板厚(mm) 1级 2级 3级0.2-1.0 0.20 0.10 0.0

5、51.2-1.6 0.30 0.20 0.102.0-2.4 0.40 0.25 0.155.1.7加工缺陷a. 外形尺寸、缺口、条孔、方孔、都有圆孔超差别响装配。b. 板面、板边、大量加工粉尘未清洗干净影响装配。c. 金手指插口、台阶不对称影响装配。d. V-cuT漏割V刀深浅不当影响装配,V割深度应为1/3板厚,公差为0.15mm。e. 冲切边铜箔翻卷影响装配。f. 拼版邮票孔分割不当影响装配。g. 自动插件机,不能识别“”(报废标记)板影响装配。5.1.8 层间厚度各层间的绝缘厚度耍符合用户技术资料中的提出要求。5.2孔5.2.1 非金属孔(NPTH)孔径公差(mm):孔径(mm) 1级

6、 2级 3级0-0.8 0.08 0.06 0.040.81-1.6 0.10 0.08 0.061.61-5.0 0.15 0.10 0.08对于利用钻、冲加工的NPTH孔:板厚1.6mm,使用上表。板厚1.6mm,则所有公差增加0.03。5.2.2金属化孔(PTH)孔径公差(与用户的孔径要求之差)(mm):孔径(mm) 1级 2级 3级0-0.8 0.10 0.08 0.060.81-1.6 0.15 0.10 0.061.61-5.0 0.20 0.16 0.10上表所列数值用于直径1/3板厚的孔、孔径小于1/3板厚时,孔径公差均增加0.03。孔径小于1/4时,孔径公差均增加0.05。5

7、.2.3孔位公差(mm)孔径相关尺寸(mm) 1级 2级 3级最大尺寸300 0.15 0.10 0.05最大尺寸300 0.20 0.15 0.105.2.4定位孔至基准距离的公差(mm)孔位相关尺寸(mm) 1级 2级 3级最大尺寸300 0.40 0.30 0.15最大尺寸300 0.55 0.40 0.305.2.5孔壁清洁,无异物或瘤状物孔壁应无影响元件插入及可焊性的任何杂质。孔壁瘤状物应不超过客户所要求的孔径公差。5.2.6空洞孔内空洞符合以下标准,可以接受。a. 不超过孔壁面积的10%。b. 不是环形空洞。c. 在一个孔内不超过3个空洞。d. 有空洞的金属化孔不应超过金属化孔总数

8、的5%。有下列情况不接受:a. 出现环状裂纹、孔口裂纹。b. 空洞总面积孔壁面积的10%。c. 在同一圆同孔壁上大于3个空洞。d. 孔口处有空洞。5.2.7堵孔a. 允许少量过浅孔堵孔。b. 不允许插件孔堵孔。5.2.8黑孔a. 不允许黑孔、灰孔总数总孔数的5%。b. 不允许孔壁露铜。5.2.9孔位编移a. 插件孔应符合图1要求,不允许图2现象。b. 过线孔应符合图3要求,不允许图4现象。5.2.10 孔壁镀层厚度每块板应选取3个孔作镀层厚度测试,最少厚度应大于下表列娄值:(见下图) 1级 2级 3级孔内铜厚度(um) 15 25 405n/pb厚度(um) 2.5 5 7.55.2.11 加

9、工缺陷不允许以下加工缺陷存在:a. 多钻孔。b. 漏钻孔。c. 孔径超差(孔大、孔小)。d. 斜孔。e. 未钻穿孔。f. 孔时披锋明显。g. 孔变形。h. 冲孔发白扩散超最近线路间距50%以上。i. 冲孔发白2.45mm5.2.12 内层连接内层与孔镀层之间的连接需符合如下要求:a. 连接处不应分离。b. 化学沉铜与电镀之间不应分离。c. 内层铜线路伸进孔内长度,不得超过0.05mm。5 .3 导线5.3.1 导线宽度导线宽度符合客户提供菲林相应线宽的20%-30%。5.3.2 导线间路任何二条导线之间的公差需符合客户提供菲林的20%或30%。5.3.3导线缺陷无开路和短路,只要导线宽度或间距

10、的减少不超过20%或30%。允许缺口、针孔、边沿擦伤等缺陷。缺陷长度不得大于导线宽度,但当导线宽度大于5mm 时,缺陷长度应小于5mm.5.3.4 导线间微粒导线的间距小于原设计的30%或不小于电路电压的间距要求即可。必要时进行尺寸检验。5.3.5焊环最小焊环应符合以下要求,最小环宽(mm)如下表。环宽 1级 2级 3级NPTH 不破孔 0.15 0.40PTH 不超90破孔,在焊盘与导线连接处应没有断裂 0.05 0.155.3.6导线厚度导线厚度不应小于最低敷铜箔要求的厚度,并符合以下要求: 1级 2级 3级镀铜后(mm) 25 40 65镀sn(um) 2.5 5 55.3.7侧蚀图5侧

11、蚀系数K=B-A/M所有板的侧蚀系数15.3.8导线划伤符合以下条件接受:a. 两道划伤相距25.4mm。b. 划伤深度T/3(T=导线铜层厚度)。c. 划伤长度12.7mm。d. 每面划伤6处。5.3.9焊环损伤符合以下条件可接受:a. 损伤点不连焊环与导线的连接处。b. 损伤点的宽度焊环宽度的20%。c. 损伤点的长度0.2mm.5.3.10修补以下情况不允许补线:a. 缺口长度5mm.b. 间距1mm的平行线同时断线.c. 补线与焊环间距1.3mm.d. 线条转弯处.e. 每面补线多于3处.5.4金手指5.4.1凹痕/凹坑每条金手指上不超过2点,每面不超过3点。5.4.2金手指NI/AU

12、厚度:NI(um) Au(mm) 使用条件2-2.5 0.25 常规加工2-2.5 0.50 客户另有加工要求2-2.5 0.75 客户另有加工要求5.4.3缺口/凸出缺口不可接受,凸出不应使金手指之间的间距缩小20%。5.4.4加工缺陷不允许以下加工缺陷存在:a. 露NI、露CU、露纤维。b. 发生电镀CU、NI、AU层剥离。c. 发生喷锡物上金面。d. 金脚孔线发黑。e. 金面胶渍。f. 加工边沿粗糙,边沿参差不齐,金脚翘起不平,倒角度不符合规定。5.5阻焊膜5.5.1材料所用的阻焊油墨,液态感光阻焊符合客户要求。5.5.2固化、附着力每仳板用于6H铅笔试验硬度;按GB4677.7-84进

13、行附着力试验。并在2805锡炉10秒作浸焊。无剥离、起泡、变色。5.5.3划伤、针孔、跳印a. 轻微划伤,未露导线可接受。b. 轻微针孔,未露导线、不粘锡可接受。c. 轻微跳印在绝缘基材部位,可接受。d. 露导线小于线宽的50%,相邻导线和焊环已被覆盖可接受。e. 每面不允许阻焊超过3处缺陷。5.5.4进孔或上盘a. 阻焊不允许上焊盘。b. 阻焊不允许入孔。c. 通常情况,在焊接面个别焊盘因绿油上环或浸油使环宽缩小1/3。元件面环宽缩小1/2,应属允许。d. 在制作精细图形时,应保留最小环宽0.10mm。5.5.5感光阻焊过显影符合以下条件可接受:a. 过显影未使导线露铜。b. 过显影宽度0.08mm。5.5.6附着力将已固化好的板,抽样进行胶带试验。胶带撕起后,阻焊层从部份基材及导体的表面上剥离,但板面大部分仍能保持牢固的附着力,已脱落的油墨未超过以下条件可接受。a. 无相邻导线上的油墨同时剥落。b. 示超过表中所有限值:表面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