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169342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我为校园做点事教学设计一、 主题内容分析:我为校园做点事是山东科技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第六个主题。培养小学生热心公益活动,关心他人与社会,融入生活,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活动,关心学校的事情,为他们融入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安排“我为校园做点事”这一主题活动,通过引导小学生亲自为校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环境、关注学校、关注社会的意识,逐步形成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本主题安排“问题与思考”“方案与设计”“

2、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4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从校园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了解自我,发展兴趣。“实践与体验”环节从“美化校园我行动”“我给树木做名片”“制作校园提示牌”三个内容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从关注校园开始,逐步形成维护学校形象、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走进校园的活动,初步培养小学生融入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制作植物名片和校园提示牌,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为美化校园出谋划策等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3、逐步形成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教法建议: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学法建议:1.自主探究: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提出问题的方法。2.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设计者魏凌云所在学校滕州市大坞镇刘庄小学授课年级三年级手机13863258941邮箱教材版本山东科技版活动1:美化校园我行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活动从观察身边(校园)的环境入手,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寻找校园内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

4、议、设计方案、并用实际行动将校园美化问题落到实处的一系列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体验,培养关注生活、关心学校的情感。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很强,而且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还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但对于如何提出问题存在盲目性,如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对现在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缺失。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走进校园,细心观察,发现校园中存在的问题。过程与

5、方法目标:针对校园内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为美化校园出谋划策等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逐步形成建设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本课重、难点:重点:针对校园内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办法。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学校的情感。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3.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学习方法:1.自主探究:通过细心观察,发现身

6、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2.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优势,集体讨论,思维碰撞。3.基于问题的学习: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学习。五、教学环境与媒体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媒体设计:利用PPT设计制作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前准备: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制订活动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会有很多收获。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我们都希望在一个整洁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里学习、生活、游戏、锻炼。(出示课件一:展示校园内不文明现在图片。)分小组交流并汇报:说一说校园内有哪些不文明现象。预设:语言不文明、出口成脏、不懂得尊重他人;随地

7、吐痰,乱扔垃圾,缺乏环保意识;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和粮食;在课桌、墙壁上乱涂乱画教师引导:看到校园内的这些不文明现象,你现在的想法是什么呢?【设计意图】: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情境的创设把一幅幅画面带给学生,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了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走进校园,细心观察,看一看校园里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二)学习与探究探究一: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校园这么脏乱?观看图片,交流感悟,汇报发现的问题。课堂预设:我在校园里随处都可见垃圾、口痰,乱涂乱画现象也是十分严重的,学校在组织一次全校清洗工作之后不久,又发现很多地方又有乱涂画的想象;学校对于这类现象应该予以重

8、视,学校的摄像头监控应该利用起来,应该对那些违反规定的同学给予批评教育;学习指导语:我们平时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瓜果纸屑乱丢,不分场合吐痰使我们的美丽校园产生了一道不和谐的音符。在空气干燥的情况下,很容易传播各种流行性疾病,不仅威胁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着整个校容校貌!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四季的树木养护很重要!做好宣传,做一次美化校园的活动倡议!保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学习指导语:课前让同学们分小组对校园环境进行了调查,同学们是不是发现了校园内存在的不少问题吧?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汇报一下。探究二:完成我的记录 (1)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填写

9、自己的发现。(2)在各小组填写完上述表格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指导语:通过刚才的展示汇报,我发现同学们确实进行了认真的调查。 “美化校园我行动”考察记录树木养护长廊设计垃圾桶摆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为美化校园出谋划策,培养了他们关注生活,关心学校的情感。探究三:面对校园不文明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课堂预设:我们可以发动多种贴近大学生的方式宣传“建设文明校园”教育,诸如文明演讲会、师生生活、评比“优秀少先队员”等。只有我们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身边的环境及每个人的素质;其实大家要明白,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而且是一

10、种素质,一种光荣。文明素质是评价现代学生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校园应当是播种文明、培养情操的圣土,如果大家对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无形中将纵容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人大文明的校园环境。小组交流,制定方案。“我为校园做点事”活动方案我想做的事情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形式合作伙伴准备工具活动步骤捡起草坪的废纸认领一棵小树 (三)实践与体验树木养护小组:要做好校园内树木的养护工作;值日生要及时给小树浇水施肥;冬天到了,树木也需要保暖!长廊设计小组:文化长廊要分层规划,分区域设置,还可以分栏目设计,如文化名人、山河风情、健康园地、科学技术、个人画廊、时尚前沿、美文赏析、成语接龙、一日一诗、宇宙星空

11、物品摆放小组:校园的垃圾桶可以换成卡通动物的形状,放在同学们经常活动的场所,这样既美化了校园,又使同学们养成了不乱丢废纸的好习惯(1) 各小组汇报后,把其余项目填写完整。(2) 将整理好的行动计划交给老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习指导语:卫生、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保障我们健康的身体素质、维护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秩序、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展现我们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我们能有一个优美的校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交流评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 不在校园公共场合吃零食;活 动 评 价 表主动参与大胆表现团结合作成果展示创意水平同伴评价小组评价

12、老师评价自我评价【设计意图】:本环节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学生在活动的表现。学习指导语:是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维护校园环境,我们的学校才会更美丽!主动发现并及时制止各种不文明现象。感化他人。从小事做起,以自身的行动感染他人,使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课件出示整洁优美的校园。教师引导:看到整洁优美的校园你有什么感受?(四)拓展总结小组交流,畅谈收获:校园是我们的家,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为了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争当“校园小主人”;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捡起一片废纸、管理好一棵小树;把我们的校园装扮成我们的乐

13、园吧!美化校园还要增强环保意识。学生交流中(奖励小星星贴纸),通过简短的活动,增强了学生人人参与的意识。大家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为了美化我们的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学习指导语:校园的历史也是校园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查找校园的建设时间、历任校长、毕业学生等方面的信息。【设计意图】: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而应是更多问题的开始。本环节是课堂的尾声,也是出彩的亮点,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的所得究竟有多少,都可以通过此环节清楚地展现在大家眼前。九、板书设计:美化校园我行动养护树木 文化长廊 保持清洁教学反思:及时对教学结果进行反思,总结以提升。本课时通过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自为

14、校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环境、关注校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要立足学生实际,只要是学生感到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我们都可以把他拿来,作为我们综合实践的研究主题。本节课的活动主题选择就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出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设计亮点:在课堂上,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不包揽学生的活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孩子们才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一点遗憾:通过本课的教学,发现个别学生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与人交往,还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计者杨维维所在学校大坞镇刘庄小学授课年级三年级手机13963217996邮箱教材版本山东科技版活动2:我给树木做名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树木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树木在给我们带来绿荫的同时,更是一种校园文化的浸染和宣传。活动一开始从调查校园内的树木人手,通过调查,认识了解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爱护校园植物的意识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充分认识树木的信息及其寓意后,进而产生为树木制作名片的动力,以便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它们。在设计制作树木名片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