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163726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 外 脚 手 架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湖北立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红安将军城中央大街项目部二0一五年六月二十日 目 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3三、施工部署.3四、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4五、安全防护措施.7六、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8七、劳动力配备.10八、质量保证.10九、安全施工措施.11十、文明施工要求.16普通型钢悬挑扣件式双排脚手架计算书 一、编制依据1、主要规程、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2、 参考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第4 版) 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红安县将军城中央大街4#楼,工程建设地点为将军大道与将军西路交汇处。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上A单元32层,B单元30层建筑物总高度98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本工程建筑物耐久年限为一级,结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下防水等级为一级,抗渗等级P6。 2 脚手架工程概况屋面结构顶标高98m,从三层板(标高5.05m)开始安装悬挑外架,六层一挑挑五层至屋面机房女儿墙高度98m。 三、施工部署1、 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 “无重大伤亡及消防、机械事故,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

3、内” 安全生产目标的必然保障,也是我项目部创建市级文明工地的根本要求。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组 长:胡定权负责协调工作副组长:吴汉桥、王昌银现场施工总指挥 马胜军技术总指导组 员: 王正中现场施工协调 刘 锐现场施工组织 熊 涛现场安全检查、验收2、外架设计总体思路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决定使用普通钢悬挑扣件式双排脚手架,脚手架立杆距离结构墙面30cm。立杆纵距1.2m,横距1m,步距1m。一次处理好,保证外架搭设符合要求。 四、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2、 立杆双排整体式落地脚手

4、架采用单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栏杆至少0.5m。立杆接头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错开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本工程取50cm)。立杆在顶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m,必须等间距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小于100mm。3、大横杆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

5、立柱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大横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差不超过5cm。4、小横杆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与立杆纵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在两立柱之间等距离设置1 根小横杆,最大间距不超过75cm。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10 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离结构外边缘15 cm。上下层小横杆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邻小横杆在立杆处相向布置。5、 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座上皮20cm 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

6、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对于立杆存在较大高低差时,扫地杆错开,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底处延长两跨与立柱固定。6、剪刀撑本工程双排落地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全部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剪刀撑每6 步4 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 个扣节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最下端的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垫板处。为保证剪刀撑的顺直,同时充分考虑剪刀撑的安全作用,

7、剪刀撑采用对接扣件连接。7、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采用厚度不小于5cm,宽2325cm,长度3.0m 的竹串片脚手板。在作业层下部加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层不超过两层。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以上每隔6 层也需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 处用直径14钢筋固定。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处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离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靠墙一侧的脚手板距离结构墙的距离不大于15cm。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脚手板的对接、搭接构造要求见J84-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图6.2.

8、3,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执行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8.2.4条款。8、防护设施脚手架满挂全封闭密目安全网,密目网采用1.8m6.0m 规格,用网绳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内侧。作业层安全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作业层下部挂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内高度3.0m 左右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6步设隔层平网,施工层随层设网。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 和1.2m 处设两道防护栏杆,底部侧面设18cm 高的挡脚板。9、 转料平台具体做法详见转料平台施工方案。10、脚手架出入口的构造出入口设在1轴外Q-P轴间,与施工通道相连,出入口通道搭设5.0m1.5m2.5m(长宽高)

9、的防护棚。 五、安全防护措施1、电梯井洞口防护措施电梯井口设置不低于1.2m 高的自闭式防护门,用12 的螺纹钢筋,按照水平间距15cm,竖向间距20cm 焊制而成,并在防护门上刷红油漆、挂牌。电梯井筒内每隔一层在入口处设置一个用25 螺纹钢筋、钢管及木板搭设的平台,中间一层用钢筋支托安全网一道,网上及平台上均不得存有杂物。电梯井内不准做垂直运输通道或垃圾通道。2、结构临边防护措施在结构出入阳台的门窗洞口处设置封闭式防护栏杆,使用材料采用483.5 钢管。其高度不低于1.2m,立杆间距不大于1.5m,竖向每隔0.6m 设一道通长大横杆,每隔一根立杆设一道三脚架。沿钢管长度方向刷红白间隔的油漆、

10、挂醒目标志牌。3、楼梯间防护措施楼梯的侧边利用脚手架做安全防护,架子立管从楼梯井内搭设,侧边沿楼梯坡度方向做一道1.2m 高的护身栏,侧边底部设18cm 高的挡脚板。 六、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1、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施工工艺2、搭设顺序悬挑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水平挑梁立杆纵向大横杆纵向大横杆横向小横杆大横杆(栅格)剪刀撑铺脚手板搭防护栏杆绑扎安全网。3、施工工艺在施工三层楼面结构时留设地锚,地锚为16 光圆钢筋,间距1500mm,转角处加密(详见C、E座悬挑脚手架平面图)。地锚每端锚固于混凝土内长度不小于40d,地锚距墙边或支点1000mm(详见悬挑脚手架剖面图)。挑梁布置应按具体结构

11、情况制定布置方案并成图,按图准确放线确定挑梁及锚环位置,锚环定位必须准确。 锚环钢筋必须置于楼板钢筋的下面。 剪力墙预留洞口,以便能穿过挑梁(挑梁布置应避开暗柱)。 挑梁采用工字钢14 (轻型),用16锚环固定于楼面。固定于楼面的长度应为悬挑部分长度的1.52倍;如不能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可在钢梁悬挑部分的外端部增设钢丝绳。斜拉于上部墙体,与钢梁60度夹角。房屋转角处为了减小架子端部外伸长度,型钢挑梁应斜向布置,此时挑梁挑出长度、锚固长度均加长(锚固长度满足大于等于1.25倍挑出长度的条件)。并且挑梁应另加设斜拉索加强。斜拉索采用20钢丝绳,并按拉力2吨选用配套的钢丝绳附件(楔形夹头、套环、绳

12、夹及铝合金压制夹头等)及卡环。上部预埋锚环采用园钢18。 挑梁水平间距1.5m,每根立杆下设一根挑梁。 挑梁安装后,挑梁下部与板梁之间要座平顶紧,挑梁与锚环之间用木楔打紧。 4、挑梁抗扭转措施 挑梁在支座处必须垫平,以防止挑梁根部扭转,宜加设-10120180垫板座平。 架子承插管采用383.5钢管,长度不小于100,承插管与架子立杆间隙要小些,利用架杆本身刚度防止挑梁端部的水平侧向位移。 架子在挑梁平面处必须加设通长扫地杆,以增强挑梁平面的整体性和抗扭转刚度。同时在挑梁平面处应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水平剪刀撑,以保证挑梁端部的水平侧向位移。 架子搭设要求应符合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