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160120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艺治疗园设计方案前言:医院是帮助病人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转变,人们对医疗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医疗环境的愉悦舒适,尽可能使患者与自然环境保持亲密接触,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已成为现代医院设计的发展趋势。舒适优雅的医院环境,能充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情,使他们能以一种轻松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整个医疗过程,增强康复的信心。因此,将医院的环境功能看作治疗手法的一个部分,紧紧抓住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营建一个人性化的医院户外空间景观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1 园艺疗法的特点(1)园艺疗法是一种自然疗法,强调的是维

2、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2)园艺疗法利用园林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围绕着园艺活动,是实现自我健康的一种手段。(3)园艺疗法是一种整体疗法,它不针对一种特定疾病,不仅适用于病人,也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4)园艺疗法完全摒弃药物,使病人主动亲近自然,身心得到最大的解放与恢复。(5)园艺疗法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购买仪器和修建建筑物,因此投入成本不高。2 园艺疗法的原理园艺疗法主要是通过参与园艺活动,调整身心,治疗疾病的一种参与性、长期性的治疗方法。它主要运用植物的不同特性给人带来情绪上的感触,从而达到改善精神状态的目的。它最早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或者残疾人,如今,在“全民养生”和“回归自然、

3、返朴归真”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园艺疗法对人的身体、精神及社会等各方面问题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园艺疗法的概念也因此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已突破了辅助医疗的局限。对于康复疗养空间而言,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可以形成极富变化的园林动景。植物景观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恢复健康所要求的生态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植物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极其丰富,除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之外,还包括供给人们休闲、娱乐等。现代生活的单调、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往往造成极大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在康复疗养空间的景观营造过程中,通过植物的形态、颜色、香味、姿态、声韵或习

4、性等,给需要康复的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减缓精神压力,控制急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设计方案3.1 目标客户群障碍者、长期疗养的儿童等康复疗养人群3.2 地点的选择医院的林地是健康者和障碍者开展“正常化”(normalization)的第一步。林中的鸟声、小动物声、溪流声和流水、树枝摇动声,早春的芳香,初秋的红叶、果实,冬季的树杆及与植物相接触的触摸花园的野生菌,这些自然环境中的行动,为园艺疗法提供了前提条件4 治疗内容园艺疗法有多种形式,如通过植物不同的色彩、味道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还可以通过人们亲自参与园艺活动、栽培植物来使其达到精神上的满足。除了在医学院或康复医院里,一般的疗养型

5、绿地也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创造保健植物园、色彩植物园、劳技活动园等来实现园艺疗法的效果,有助于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园艺疗法的魅力。4.1 保健植物园在康复疗养空间中多采用防病、强身、祛病的保健植物,从而使疗养绿地成为病人恢复健康的绿色空间。在该类绿地中,使疗养者消除疲劳,疗病化疾,提高机体的自然免疫力,来获得身心的和谐健康。保健植物园的类型可分为嗅觉类、听觉类和体疗类。嗅觉类采用芳香专类园、森林氧吧、负离子吧等形式,利用充足的氧气、芳香物质和负离子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等。听觉类利用植物风雨中和互相撞击后发出的优美声响,如松涛竹啸、雨打芭蕉、荷清蝉鸣等都为养生保健的“良药”。体疗类是利用面对某些特定的植物进

6、行呼吸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特性,如锻炼时面对松树呼吸,会有祛风燥湿、舒筋活络等作用; 在柏类植物前锻炼,会有安神凉血、舒筋活络、消肿、温中行气等功效; 长期在银杏林中锻炼,对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均有益处5。如弗尼吉亚大学设计师杨欢为美国的一位教授设计的健康小庭院运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以业主的生活、游憩、交往、健身、养心等行为方式为根本,将竹子作为基调树种,按照中医五行学说与现代功能、技术相结合,使植物挥发有益健康的气体,形成有规律、有功能的系统,提高保健效能。4.2 色彩植物园植物的颜色可以对人的精神产生作用,一般来讲,红花使人产生激动感,黄花产生明快感,白花产生宁静感,不同的色彩

7、可以刺激调节松弛大脑。正确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运用色彩来表达景观的意境和情调具有重要意义。园林中彩叶植物的应用非常广泛,根据其叶色变化的特点可以分为春色叶植物,如红枫、五角枫、元宝枫、臭椿、卫矛等; 常色叶植物,如紫叶李、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 斑色叶植物,如洒金珊瑚、花叶假连翘、斑叶八角金盘等; 秋色叶植物,如银杏、白蜡、火炬树、柿树、黄栌等6。彩叶植物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常见的形式有孤植模式、丛植模式、基础种植模式、群植或片植、与水景配合种植等。另外还可专设白色园、红色园等单一色彩的小花园,种植同种色彩的植物,引导一定的视觉效果。4.3 劳技活动园主要指让患者亲身参与到园艺活动中来。如在花园

8、中亲自从事播种、修剪、施肥; 从成片的梨园中设置梨副产品的加工小作坊,人们可以用自己采摘的梨来加工成梨汁、梨脯、梨糕等副产品; 或者在葡萄园中设置自酿葡萄酒、葡萄酒户外PARTY等7。让不同年龄的参加者,按照各自的体力范围,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植被变化丰富的空间给参加者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感上的刺激,同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感,使康复者对未来充满期待,对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5 作用及预期效果5.1 “环境”和“活动”的综合收益园艺活动是一种让人获得快感的活动,除从体力上可以使人们得到锻炼,最主要的是可以创造出其他活动无法获得或不相同的精神力量,对身体有极大的益处,如果每

9、天从事5 分钟园艺活动,坚持一个月,可以增加背部肌肉近50%。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对于花时间和金钱去健身中心,弥补运动不足的人们,园艺活动实际上是更安全、经济、合理的健身法之一。因为健身中心永远也不能与在大自然中观赏盛开的花卉、芳香的植物、变化无穷的植物形态及潜在生命力的力量相比。所以说园艺活动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为此而产生的综合效果,远远超出身体运动机能的训练。5.2 精神方面的效果5.2.1 情绪的安定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每天紧张的工作,无形中会给每个人带来许多自己都感觉不到的压力。有些压力可以通过各方面的手段得以消除、减缓,但也有一些压力很难通过现代手段(包括医疗)来解

10、决,而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园艺活动。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会看到盛开的花卉而发怒”“来到大自然中人们会更放松”“城市中的人看到更多的绿时,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轻松感”这些花与绿等是园艺活动的对象,每个人看到它们,都会感到安宁。这就是园艺(花、草、树等植物)对情绪的一种最有效的安定作用。事实上,这不仅是指在户外,室内也一样,可以使室内的气氛更加和谐。情绪的表现作为一种生理反应,可以通过血压、脑电波、心跳数、肌肉的松弛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测定。千葉大学柏园艺疗法所正在与东京医科大学及森林综合研究所在这些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植物对人们精神方面的效果也正是因为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均离不开植物的自

11、然环境。5.2.2 精神的陶冶通过园艺活动,可以为人们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观赏花卉的颜色、形状,也许会让人们体验到更多的惊喜,并被生长过程所感动。和鱼、狗、猫一样,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会像其他动物一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各自的感受,这就是我们设计师经常说的“与自然对话,与环境对话”。这种“对话”可以让人们体会到另一种感受,即这种来自大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自然能量。它可以陶冶每个人的情操,这也就是精神效果的最好反映。5.3 培育活动“培养、教育儿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实际上这一活动本身就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一项本能的行为。和人类自身(个体维持)需要物质和情报一样,人类与社会的延续

12、(种族保护)的需要,培养儿童成长、延续人类社会是每个人的使命。这样培育活动的训练也可以通过植物栽培等园艺活动得以实现。因为培育这项活动的特点是对象一定是有生命的,而且不是根据人们的想象来实现理想的培育,应该是遵循对象自身的遗传信息,促进其更好地生长。这一活动首先是了解对象体需要什么,并通过人类辅助的适当手段使其更好地成长,可以说这一过程与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样一种培育活动,不仅使人们获得健康,而且益于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延续。参考文献1 郭湘涛.周建华.园艺疗法在康复疗空间中的应用A.南方农业,2010(4).50-532 章俊华.刘玮.园艺疗法A.中国园林,2011(5).19-233 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A.中国园林.2010(6).7-114 姚和金. 园艺疗法探讨J. 生物学杂志,2002,(2):1112.5 王晓俊. 城市、植被与人类身心健康J. 中国园林,1995,(1): 3336.6 修美玲,李树华. 园艺操作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中国园林,2006(6):4649.7 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8 牛泽慧,徐峰. 保健型园林的营造J. 现代园林,2006,(3):24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