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15904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4送东阳马生序课时2主备人刘哲学习目标1、翻译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学习重点1、学习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2、背诵课文。学习难点1、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2、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深刻道理;学习方法文章思路清晰,自学时,诵读全文,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 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准备Ppt导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再次备课激趣示经第一课时【激趣示经】1、激趣导入(1)、人到读书年龄,当入学从师,古来如此。如今更提倡终身学习,可见学 习之重要。然而莘莘学子,读到头来

2、,其结果却迥然有异。有十年寒窗,一举 成名者;有孜孜以求,出人头地者;有碌碌无为,鲜有所获者;有半途而废, 不得善终者究其原因,除却客观因素而外,恐怕是主观勤苦程度不向使然。因此前人有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今天我们学习明朝文学家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其中讲的也是这个道理。(2)、介绍作者(自读课文注释。)及写作背景。宋濂,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 .明初文学家,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勤奋好学。从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 出了贡献,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很受朱元璋器重,称他为“开国 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

3、“太史公”。平生 著作很多,有宋学士文集等。洪武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 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 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卜这篇序,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东阳,现在浙江省东阳市, 明朝属于金华府。马生,即马君则,当时是国子监太学生;生,是长辈对晚辈教师做 适当补充感知独 锄合作研经动感炫 锄读书人的称呼,作者当时已经 69岁。(3)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 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

4、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 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 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2、出示【学习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掌握并积JT-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感知独锄】一读课文:读准卜列加点字的读音。嗜sh 1假借ji a弗之怠f 口 dd逾约y u 加冠gu dn硕师shu o立侍sh i叱咄ch i duo负箧曳屣qi e y e x i俟s i皱裂j m 媵人y ing 沃灌w6逆旅nil u缢袍y tnp co同舍生sh 6 被绮绣p iq i

5、容臭xi u 炸然y6 衾q in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痒F列重点词语。致:得到。假借:借。走:跑。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读书。逾越:超过预定的期限。以是:因此。既加冠:已经到了成年。患:担心,忧虑。趋:奔,快走。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曾经。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席稍:官家给的粮食。叩:请教。叱咄:训斥,呵责。理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炸然:光彩照人的样子。缢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稍降辞色:言辞放委婉些,脸色放温和些。【合作研经】朗读课文,疏解文意1、听读课文,正音正字。2、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注意

6、在读的过程中的节奏,以及应该重读的地方。)4、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再齐读课文。【动感炫锄】译读课文,积累字词(生自读,对子互读。)总结明经达标验锄明标示经1、小组内找出并积累 文中出现的难懂和常用的文言字词,对十/、埋解日勺可和具他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1可可向老师提出。我们小组积累的词语:2、小组内互助翻译课文,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互相纠错补充)【总结明经】文言知识归纳1、一词多义一以翕拥覆(用,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小狂人也(因为,连词)以一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拿

7、,把,介词)一无从致书以观(来,连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助词)、 走送之(代词,指借的书)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弗之怠:之】指抄书.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2、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3、词类活用笔录 用笔抄写。(名词做状语)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4、古今异义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一一热水今一一菜汤走送之走:古一一跑今一一行走尝趋百里趋:古一一奔,快走 今一一趋势卒获后所闻卒:古一一最终 今一一士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一一借今一一假期【达标验锄】1.整理笔记, 翻译课文。 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激情导入,明确

8、目标】1、导语:(播放背景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 来纨绮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具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之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感知独 锄 合作研 经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去体会和学习古人的求学态度和精神。2、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此文的用意。(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课前检查】抽背课文【研读探究】(一)读一读:课文内容,我知道。1 .概括文意,找出中心句。明确

9、: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中心句:“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 .作者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他都是怎样解决的?(请引用原文回答)都表现出宋濂的哪些美好品质。明确:(1)幼时借书抄书之艰。家贫,幼时“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天寒,砚冰坚,手指不可伸”。解决办法:手勤,借了书便“手自笔录”,“弗之怠”。美好品德:伶。宋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结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成年求教之艰。“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解决办法:嘴勤“援疑质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美好品德:诚。 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

10、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结果:故余虽愚,卒获后所闻。(3)求师奔走之艰。“既加冠”,“尝趋百里外”从师,“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久而乃和。”解决办法:腿勤,“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立侍左 右。”,“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足肤皱裂而/、知。美好品德:坚。坚韧,以精神战胜生活中的苦难。幼时即“嗜”,加冠 后益“慕”,因“慕”生“患”,因“患”而倍加珍惜。(4)求学生活之艰。“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穿的则是“瀛袍敝衣”。解决办法:心勤“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美好品德:以学为乐。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11、也。“同舍个人独 立思考, 小组合 作,研读 探究。班内展 示,教师 点拨,纠 错补充动感炫 锄总结明经达标验 锄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而“余则瀛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与锦衣玉食的纨绮子弟同学一同生活,还能依然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一心求学,实属难得。(二)品一品:文章主题,写作手法,我来品。(小组合作研讨,班内展示,互相纠错补充)(8分钟)1 .作者宋濂写这篇赠序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2 .本文第二段在写作上运用了 手法。有何作用?明确:作

12、者与同舍生的吃穿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的生活的贫困。表达了他以学为乐的学习态度。以此勉励马生。对比的作用:通过对比,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主题。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拓展迁移】(三)说一说:成语故事,我来说。(学生抢答,力求自信生动,语言通顺,最 好能说出对人物和事件的感受)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收获反思】(四)演一演: 文中人物,我来做。我是宋濂当我少年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我是宋濂的老师一一当我细心

13、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当我听闻宋濂成就时,我欣慰地说:“。”我是宋濂的同学一一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当我听到宋濂成功时,我后悔地说:“。”【小结延伸】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教师前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达标验锄】(生独立完成)(2分钟)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学生可 能只能 看到宋 濂的优 秀品质, 不能真 正说出 主题, 教师要 引导。学生语 后表达 能力还 是有所 欠缺,不 能生动 流利的 讲故事。教师要 多鼓励。aw; 宋濂的 学习态度。我们要A. “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 心向学的精神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2 .“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B)A.每天的第二顿B .每天吃两顿C ,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3 .“以中有足乐者”是指(A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4 .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B)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5 .用课文原句填空:(1)揭示作者小时侯就喜欢学习的句子是:(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4)对大学生中的其他人“炸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乐中学, 学中乐, 学习效 率才会 提高 但是,宋 濂的尊 师方式, 我有些 /、同意。我们和 老师在 人格上 要建立 平等的 关系。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