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158492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整理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识笼统地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现于 19世纪末,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 20世纪 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 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 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等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 一是

2、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 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三是各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所开设的一些选修课。 在理论上,其毕业生应获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 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

3、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 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 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 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 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 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 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 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 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有明确的学习内容, 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

4、展脉络、 走向和流变规律, 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 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 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 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 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

5、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精心整理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 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 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 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汉语言文学学生主要应该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能力和素质:文化底蕴和素养。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这一专业要具有相当的素养。 这种素养首先就是有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底蕴。 中国历史悠久, 文化渊源深厚, 许多文学和文化传统至今仍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深刻的

6、影响。 所以,必须要有比较好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 尤其是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的修养,对历史上的文学流派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比较深厚的历史、哲学方面的学科基础。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范畴,各自的学习要求也不太一样,但是, 它们彼此之间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古代,这三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分并不那么鲜明,往往连在一起。例如,魏晋玄学、六朝美学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上都会反复提到的内容;毕达哥拉斯、柏拉图、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和他们的思想也是在西方文论、 西方哲学史这些课上多次出现的内容。 社会发展到现代,学科内部的分类越来越细,相互

7、之间的渗透也越来越多,用民俗学、神话学、文艺美学等其他学科角度研究文学的情况越来越多。 因而,只有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厚积薄发,触类旁通。具备形象思维的能力。 文学是形象的艺术, 文学创作要以现实生活为源泉, 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提炼加工, 塑造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典型形象, 借此传达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说教。所以,学习汉语言文学,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善于现象和联想,能够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异同。对读书、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在中文系学习期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书和写作中度过的。大一刚刚入学, 每个人都会拿到一张表, 上面列出了中文系的

8、指定书目,涉及各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内容。课堂讨论之前,老师会指定话题,让大家在课后查资料;升入大二后,专业基础课程一下子增添了好几门, 每讲完一节或是一章, 老师会布置一些思考题, 要求大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作业;期末考试时,有些文学史类课程会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老师结合课程内容出一些带有讨论性质的论述题, 提前把考试范围告诉大家, 让大家在日常学习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些都要求学生以阅读作为基础, 而且读书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宽泛,不但要读具体的文学作品, 还要系统地读作品评论、作家研究等研究性着作乃至哲学、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学科、专业的书籍,所以,如果打算上中文系, 就要喜欢读书写作, 在中学学习期间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和写作能力,能够在读书精心整理求知的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知识的乐趣, 并且对某个特定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论述清晰,言之成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