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158485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2019 年中考政治备考资料:中国与科教创新二、中国与科教创新39、科技的作用(1) 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名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 (2) 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 (3) 科学 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4) 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40、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表现:(1) 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2) 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 (21 世纪高科技的主流 )(3) 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 (现代科技中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41、

2、科技成果(1) 嫦娥二号奔月成功 (2)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3) 天河一号计算机居世界前列 (4) 蛟龙号潜水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2、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怎样理解科技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 技的本质就是创新。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 是靠创新。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 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43、好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答: 1好奇心是科学家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2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要符合

3、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否则也会对人们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44、怎样由好奇走向成功?答: 1要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2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45、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1) 善于观察 ;(2) 展开想象 ;(3) 求异思维 ;(4) 积累知识 (5) 勇于实 践。46、教育的重要性( 为什么把教育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1)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是人才;(2) 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 ;(3) 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47、怎样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时代

4、的正确选择?( 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 我国科技和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 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 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4) 我国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是时代的正确选择。48、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 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 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 ;(3)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5、把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49、怎样有好奇心到创新?( 好奇心与创新的关系)(1) 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2) 好奇心需要正确把握。 (3) 只有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知趣,多加观察,锲而不舍,才能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走向成功。50、中学生怎样成为创新性人才?(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生活中,就要从转变学习方式做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行创造性学习。 (2)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开发自身潜能,为创新奠定知识基础。(3) 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 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5)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 (6) 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积极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7) 让创新思维闪光,培养好奇心,善于观察,展开想象,求异思维。 (8) 树立远大理想,担负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51、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出几个点子。(1) 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 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 (3) 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和引进。 (4)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5) 重视科技,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