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膜化节能减排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147825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分子膜化节能减排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超分子膜化节能减排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超分子膜化节能减排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分子膜化节能减排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分子膜化节能减排技术特点“超分子膜化节能减排技术”,是青岛清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项高 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循环水系统,锅炉的水、汽系统,氧气、氮气、天然气、 压缩空气等气体系统,和燃油、润滑油、动力油等油类系统的防腐、除垢、阻垢 处理等。是工业设备化学清洗预膜和工业水处理技术的创新技术,形成的超分子 膜可以显著提高换热设备的热交换效率,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产汽率,延长换热 设备使用寿命;在循环水系统可以大量减少循环水的用量和污染;在油、气系统 可以减少串油吹扫时间,避免串油的污染和浪费;在工业生产的能量转换中具有 巨大的节能作用。超分子膜的防污染、防腐蚀效果显著,稳定致密的超分子膜可

2、以保护金属几乎不发生腐蚀。综合统计,全世界 6%的钢铁产量被腐蚀掉了,如 果杜绝了金属腐蚀的发生,就大大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和工业生产的排放,其减排 效能也是巨大的。总之,超分子膜化技术在工业生产的能量转换中和设备的安全 生产、环保减排中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超分子膜化节能技术”的理论基础,就 是以超分子化学的科学理论为 指导,开 拓了分 子自组 装途径 ,和分 子识别 的构建 基础, 利用分 子间的相 互作用使产品 应用后 ,在水、汽、油系统的金 属内壁上构筑成一种高级结构 体系,并最 终形成一层 坚硬致密、平整光滑的超分 子膜,具有荷叶表面的防 污垢、防腐蚀的特点,是荷叶仿生技术 的一种。超分

3、子概念是 1987 年法国化 学家提出,青岛清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在韩泰清专家的亲自指导下,把 此原理引用到金属防腐蚀、工业设备清洗和工业循环水处理药剂领域,并研制出 超分子膜化剂,通过分子识别和化学键的作用,形成致密的超分子膜,从而使清 洗、防腐、阻垢的效果几近 100%。从根本上解决了循环冷却水系统,锅炉水、 汽系统和工业油、气系统等领域的阻垢、防腐蚀和在线清洗预膜的难题。通过下面两图的对比,我们可以更直观地认识这个概念,即使看起来很光洁 的金属表面实际是很粗糙的,而使用“超分子膜化技术”后就能在金属表面形成 这样一个平整光滑的超分子膜。微观下的 20碳钢表面锈层(粗糙) 除了在工业

4、循环水系统中的优异表现, 管道的清洗除垢领域也表现出了优异特性超分子膜化后的效果(精细磨砂面) “超分子膜化节能技术”在工业设备 常温中性超分子膜化节能技术,就是利用超分子膜化原理进行化学清洗和钝化防腐的新技术,该方法对系统安全、高效,下图为管内加热卧式锅炉炉管采用超分子膜化前后同一系统的对比。超分子膜化前 超分子膜化后在工业设备的化学清洗预膜的应用中, 特别对新建系统,有效的克服了传 统中性螯合清洗、碱洗、酸洗的不足之处。化学清洗是个单方向的冲洗过程, 而超分子膜化过程是清洁和超分子组装成膜的双向过程, 在中性常温溶液里把 金属表面的污垢清除干净的同时,药剂立即和金属形成致密的超分子膜。 既

5、没 有对设备腐蚀的风险,清洗膜化过程一次性完成,且不需要加热,操作简便。 无论油垢、锈垢、焊渣等难溶垢,无论是碳钢、不锈钢还是铜、铝、锌及其它 有色金属,无论是低压、中压还是高压、超高压装置均能使用,可以广泛地应 用于工业水、气、油等系统,使系统清洁、安全运行,提高换热效率,延长设 备寿命。具体的办法是:将中性的超分子膜化剂溶液常温注入系统中,浸泡或循环, 除垢、清洁膜化一次性完成,除垢彻底,膜化完全。但是,如果金属表面有油漆、 或者覆盖较厚的有机物防锈层,则会阻碍超分子的组装,难于形成均匀的超分子 膜,需将油漆等防锈涂层去除后再进行超分子膜化。超分子组装膜化的过程不残 留固体颗粒,能将污垢完全溶解,随水溶液排出系统。特别适用于润滑油、密封油、控制油油路系统,其他液压系统或不允许有固 体颗粒存在的高压系统及氧气、氢气系统,和比较精密的中央空调、锅炉、石油、 化工装置等系统的开车前化学清洗钝化,其超分子膜化形成的超分子膜比传统化 学钝化膜致密坚硬,根据国家标准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中的红点检测法比较,红点出现的时间为 8-15秒,国家标准是5秒,超分子膜 远远优于传统化学钝化膜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