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手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14661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安全教育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安全教育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安全教育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安全教育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手册(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伤事故统计表明,新员工发生的工伤事故占事故总数的比例较大,高于2/3以上。其发生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新员工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要求、设备操作规程不了解、或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自我防范意识低下,安全生产和自我保护技能太差所造成,因此,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对老员工的进一步培训十分重要。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以减少各种生产事故的发生。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我国重要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事故预防的一些

2、基本知识,内容精练、通俗易懂。 一、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 1 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法规定: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 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

3、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 特种作业人员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 建设项目的三同时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5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安全生产法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安全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2)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

5、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3)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7 安全标志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8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安全生产法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

6、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9 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法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

7、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 消防法规定: (1)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1、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2、违法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 3、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 4、故意阻碍消防车、消防艇赶赴火灾现场或者扰乱火灾现场秩序的; 5、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影

8、响灭火救灾的; 6、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 二、安全生产管理常识 1 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安全生产管理的任务从广义上讲,一是预测人类活动中各个领域里存在的危险,进一步采取措施(使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致受到伤害和职业病的危害;二是制定各种规程、规定和消除危害因素所采取的各种办法、措施;三是告诉人们怎样去认识危险和防止灾害。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 制定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规定和制度,并 认真贯彻实施。

9、(3) 积极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使企业的生产机械设备和设施达到本质化安全的要求,保障职工有一个安全可靠的作业条件,减少和杜绝各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采取各种劳动卫生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 件和环境,定期检测、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及职业危害,做好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5)对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作业人员和所有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 (6)对职工伤亡及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上报。 (7)推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推广和应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技术与方法,深化企业安全管理。 2 什么是“四不放过”原则, 国家要求企业一

10、旦发生事故,在处理时实施“四不放过”原则,即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实施这条原则,是为了对发生的事故找出原因,惩前毖后,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坚持“四不放过”原则虽然是“亡羊补牢”之举,但就防止事故再发生来说,同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 3 什么是“五同时”, “五同时”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 什么是“三个同步”, “三个同步”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

11、步实施的原则。 5 什么是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在高处作业。凡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施工作业,当坠落高度距基准面的高度在2米及2米以上时,这种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6 高处作业“三宝”指什么, 高处作业三件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 7 职工遵章守纪的意义是什么, 职工遵章守纪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因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有熟练的技艺,而且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按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形成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人应有的职责范围。如没有这些规范要求,劳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混乱,对生产造成损失,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所以只有每个劳动者都能严守规章制度,严守劳动纪律,

12、杜绝违章,做到生产过程中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同时不被别人伤害,才能杜绝“三违”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克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解决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 8 职工应如何遵章守纪, 职工要做到遵章守纪,心须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建立五个方面的约束机制。 一是法律约束要把企业的领导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到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的高度上来认识,使全体劳动者以国家现有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约束个人的行为。 二是制度约束企业必须根据其特点,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工艺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劳

13、动者按制度和规章进行生产,提高全体劳动者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三是标准约束实现标准化,生产现场要做到统一标准,绝不能我行我素。对操作者、指挥者都应该统一到一个标准上,对安全生产的考核,也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 四是检查约束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到安全生产现场,深入细致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杜绝违章,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要使检查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只要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无论对领导、对工人都是一种良好的约束。 五是监督约束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的监督作用,各级安全管理、监督人员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在各自巡视的范围内,预先发现、分析、判断或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监督也是

14、一种自我约束。 9 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是什么, (1)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及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2)遵守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中职工应做到的条款, 为设备安全与正常运转尽到责任; (3)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 用品,经常关心自己周围的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意见; (4)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班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同时要协助有关调查人员做好调查工作; (5)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积极参加各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评比、

15、竞赛、训练、管理等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遵章守纪,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安全生产负责。 10 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对全厂职工实行安全生产教育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方法和内容是: (1)入厂教育对新进厂工人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岗位之前,由厂内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厂级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 1)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2) 工厂的性质及其主要工艺流程; 3) 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4) 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5) 工厂内主要危险物质和危险源; 6) 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有关事故案例介绍; 7) 一般的安全技术知识等。 (2)车间教育新工人分配到车间后,由车间负责安全工作的副主任进行车间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 1) 本车间的生产性质及其主要工艺流程; 2) 车间危险物质、重点危险源及其注意事项; 3) 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及注意事项; 4) 车间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 5) 车间典型事故案例。 (3)班组教育新工人进入工作岗位以前,由班组长负责进行班组教育,一般采用“以老带新” 或“师徒包教包学”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 本工段或班组的工作性质和主要工艺流程; 2) 新员工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性质和安全生产责任,设备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