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理化性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14306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3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丙烯酸理化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丙烯酸理化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丙烯酸理化性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性警示词品名、英文名称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易燃刺激丙烯酸AcrylicacidCAS号:79210-7危险性标志危险特性熔点(C):14沸点(C):141爆炸极限(LEL):2.4%-8%闪点(C):54危险性理化数据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有刺激性,腐蚀性。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接触后表现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有害。储存措施储存于阴凉

2、、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5C。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避免接触氧化剂、碱类、碱性金属,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现场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至少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个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2045595119120应急值班电话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市消防中心市人民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