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14226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沂南县高三上学期语文阶段性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下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热爱大自然。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这也许怪不得他,( )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 , 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

2、,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 , 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 地说到处都是污垢。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 , 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A . 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B . 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C . 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D . 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2) 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B . 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C . 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人类的渺小和宇宙之大。D . 如果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4、是( ) A . 推而广之 以身作则 煞有介事 锦上添花B . 推己及人 身体力行 盛气凌人 繁花似锦C . 推而广之 身体力行 煞有介事 繁花似锦D . 推己及人 以身作则 盛气凌人 锦上添花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镇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学问的气象袁行霈作诗讲究气象。诗之有气象如山峦之有云烟,江海之有波涛,夺魂摄魄或在于此。气象以雄浑飘逸为上,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皆以其超凡的气象而传诵千古。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宏,清远雅正。

5、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毋庸标榜而下自成蹊。仅以中国近现代的学者为例,其中即不乏具有大气象的人物。归纳他们的特点大概有以下这些:学术的格局和视野开阔,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这倒不在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大的如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题目小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气象都不凡。在他们的手里,资料的采用和组织灵活而有规矩,出神而又入化,犹如魔方的组合,而不像积木的堆垛。他们治学的道路平正通达,思维的逻辑清通简畅,如书法之笔笔中锋、万毫齐发、力透纸背。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宋代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其下阙有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气象何等恢宏!如果借用来形容

6、学问,“尽挹西江”可以说是把有关的资料全部搜集起来;“细斟北斗”可以说是把有关的材料细细地加以辨析;“万象为宾客”可以说是把相关学科都用来为自己的研究服务。学问能到这一步,也就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有气象的学问必有开山之功,开拓新领域,建立新学科,发凡起例,为后人树立典范。陈寅恪先生所撰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说:“自昔大师钜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对王国维先生的开创之功,陈寅恪先生讲了三点: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

7、观念与故有之材料互相参证。王国维先生的这三点已经被治文史的学者奉为圭臬了。中国历来是道德学问并重,学问的气象实有赖于道德的高尚。为人正直、诚实、刚强,方能不随波逐流,而勇于坚持真理。如果又能虚怀若谷,富有宽容精神,气象就更加不同了。读余嘉锡先生的四库提要辨证,十分佩服其渊博与精审。余先生积毕生之力,指出纪晓岚多处疏漏舛误,但在序录中却有这样一段话:“然而纪氏之为提要也难,而余之为辨证也易,何者?无期限之促迫,无考成之顾忌故也。且纪氏于其所未读,不能置之不言,而余则惟吾之所趋避。譬之射然,纪氏控弦引满,下云中之飞鸟,余则树之鹄而后放矢耳。易地以处,纪氏必优于作辨证,而余之不能为提要决也。”这段话

8、在宽容中透出恢宏的气象,令人敬佩!对后进晚辈爱护提携不遗余力,也是大家气象的表现!偶读中华书局收藏现代名人书信手迹,收有蔡元培先生手迹六件,其中四件是介绍别人出版著作的,而且有三件讲到版税问题。其措辞如:某君“寒士,版税实缓不济急”;“如贵书局能与预订发行”。使某君“不必再分心于经济问题,则深为感荷”;“寒士打算,殊为可悯”;等等。我一边看他的手迹一边想象他的心肠,感动之余更增加了几分钦佩。平时读书有感,多少窥见一点学问的气象,心向往之,聊作这篇札记,借以自勉。(1) 下列关于“气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诗讲究气象,这个气象以诗的风格雄浑飘逸为上,气势恢宏。有气象的诗境界高远

9、。B . 做学问也讲究气象。学问的气象是指学问的格局与境界。学问有气象则自能使人信服。C . 做学问者也要有气象。这个气象指做学问者的学术视野与格局,也指做学问者的品质。D . 学问气象的形成取决于学问者的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高尚者其学问自然精深且有气象。(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用“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来形容做学问,是指收集材料、辨析材料,融会贯通,尽为己用。B . 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有开山之功,并总结了王国维的三大功绩,认为其著作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C . 余嘉锡认为纪晓岚会编纂四库全书,但不会辨证舛误,仍比自己强得多。自己虽会辨证,却

10、不能为其提要。D . 蔡元培的手迹中多次讲到版税问题,希望出版方能及时发放版税,这显示了蔡元培作为一个学者的气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学问的气象不在于研究题目的大小,题目小的也能气象非凡,如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但题目大的更容易有气象。B . 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做学问时,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并处处显示出总揽全局的能力,且能做到“万象为宾客”。C . 有大家气象的学者往往能开山立派,确立规则,发凡起例,树立典范。王国维先生的治学三规则已成治文史者的圭臬。D . 有大家气象的学者为人正直、诚实、刚强,具有这样的品质方能坚持真理及做学问的方向,这样的学者宽

11、容而悲悯。3. (9分) (2017高二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

12、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 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

13、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

14、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1) 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 .

15、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 . 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D . 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 . 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C . 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D .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E .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