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堰塞湖科普知识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7.04KB
约7页
文档ID:431138943
堰塞湖科普知识_第1页
1/7

1)堰塞湖及相关知识 王琳简略版:堰塞湖,是指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发生后,河道被堵塞,积水形成的湖 堰塞湖不仅会造成堰塞体上游水位上升,淹没两岸的房屋、道路、农田等;更大 的危险在于,堰塞体是快速堆积形成,坝体结构一般较为松散,基本没有胶结, 可能在渗透水压力作用下溃决,造成大量水流突然冲击下游复杂版:堰塞湖是一种自然界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主要是在一定的地质和地貌条件 下,由于河谷岸坡在动力地质作用下迅速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冰川、 溶雪活动所产生的堆积物,火山喷发物等形成的自然堤坝横向阻塞山谷、河谷或 河床导致上游段雍水而形成的湖泊,而具备一定挡水能力的堵塞河道的堆积体称 之为堰塞体从 地质时代起,堰塞湖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客体堰塞体因其 在瞬间堵塞河道,导致河流短时间内断流,此后,堰塞体雍水,随着上游不断来 水,堰塞湖水位迅速上涨并漫坝或导致坝体溃决,对下游造成洪灾对于坝体短 时间内不溃决的堰塞湖,随着水体携带物的沉积会形成湖相沉积物,其地质特征 与河流沉积物有所不同,正是基于这一点,人们辨别出很多河流在地质历史时期 曾发生过堵江事件形成堰塞湖,如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岷江等,而当坝体溃 决时,因巨大水体突然下泄,又会对下游河道产生强烈冲刷,有时甚至会导致河 道改道。

自人类社会以来,堰塞湖因其灾害的严重性,而与人们的生命生活息息 相关堰塞坝形成主要模式示意剖面图典型实例滑坡、崩塌体、 泥石流以较高的 速度越过河床冲 1向对岸斜坡有-定爬向,爬高是 堆石坝的最大坝 高唐古栋滑 坡、麦地 坡滑坡、 公棚海了 滑坡、石 家坡滑坡、 早阳滑坡Il滑坡以整体或碎 屑流的形式和… 是的速度冲入河 床,沿河谷向上、 卜游流动了 -段 距离,形成宽厚 的堆石坝坡韦纳禄、泥 滑兰莫、坡湖山西瑞坡 滑贡流 扣新克滑劝易石两岸相对的劇坡 体同时发生破坏 111失稳,向河谷运动,直苜和接堵 塞河床观音岩一 银屏岩山LLj朋滑坡分股进入河 床,形成厲座或 IV陶座以上坝体,至少右-座坝体 完全址江鸡尅岭山 崩、叠溪 —较场台 地滑坡1 河床、2 破坏坡体及运动方向、3 两岸斜坡、 4 河流)2)红石岩堰塞湖的成因 王琳复杂版:2014 年8 月3日16时30 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 级地震,地震造成重大 的人员伤亡,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8 月3 日 17 点 40 分, 昭通市防办接到昭阳区水利局情况报告,在鲁甸县火德红乡李家山村和巧家县包 谷垴乡红石岩村交界的牛栏江干流上,因地震造成两岸山体塌方形成堰塞湖。

堰塞体位于原红石岩水电站取水坝下游 600m 处,红石岩左岸滑坡体在历史 上曾发生堵江事件,地震发生后,滑坡表面物质被震松,大孤石及局部失稳碎石 土滑移进入牛栏江,但滑坡体整体没有滑动,处于稳定状态右岸滑坡体滑向河 床形成泥石流向下游运动,加剧了中上部边坡岩体的变形破坏,高速倾倒崩滑, 迅速向河床堆积而形成了堰塞体右岸崩塌沿河流方向山体崩塌的长度约 890m, 后缘岩壁高度约600m,最大坡顶高程约1843.7m,属特大型崩塌堰塞体以碎块石为主碎块石成份均主要为弱、微风化、新鲜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根据岩性组合初步估测,最大粒径大于5m堰塞体堆积物中块径50cm 以上的约占50%,块径2cm〜50cm以上的约占35%,块径2cm以下的约占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堰塞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SL450-2009),红石岩堰塞湖属大型堰塞湖,危险级别为极高危险,溃决损失 严重性为严重根据危险性级别和溃决损失严重性确定堰塞湖风险等级为 I 级(最 高级别)简略版: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地震引发正在建设的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 一处山体滑坡(位于鲁甸县火德红乡红石岩村)滑坡体滚落进下方的牛栏江,造 成牛栏江堵塞形成的堰塞湖。

堰塞体位于红石岩水电站取水坝下游600米,堰塞 湖库容2.6亿立方米,堰塞体方量约1200万立方米牛栏江形成堰塞湖一夜 之间,堰塞湖水位上涨10多米,截止至5日12时经估算堰塞湖实际库容已经达 到4500万立方米,超过正常库容的60倍目前堰塞湖自然漏水量非常小,估计 还有40米高的距离,水位就会翻过堰塞湖的坝埂,喷涌而出根据当地气象条 件,由于天气转晴,每一秒钟堰塞湖的库容增加500到600立方米减少到300-390 立方米,红石岩堰塞体下游有多处村落,且有天花板、黄角树等多个水电站,如 若溃决,将有极严重极高危险3)堰塞湖处置的阶段及相关任务 王琳简略版:堰塞湖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安全科学快速 工程排险与人员避险相结合 用先进 监测技术及时预警预报 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尽快使群众生活安定堰塞湖应急处置的主要方式:1) 漫顶溃决不采取工程措施等待湖水上涨漫顶将堰塞体冲溃2) 爆破泄流采用钻孔爆破的方式把部分堰体炸掉使湖水通过炸开的缺口下泄 这种方式3) 固堰成坝 采取护坡防渗等手段加固堰塞体 保留上游堰塞湖等待汛期过后 具备条件时再进行处理4) 开渠引流5) 自然留存不采取任何工程措施等待湖水上涨漫顶过水。

复杂版: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1 堰塞体开渠泄流、引流冲刷、拆除,上游垭口疏通排洪、湖水机械抽排、虹吸管抽排、新建泄洪洞等湖水排泄措施2 下游建透水坝壅水防冲3 下游河道与影响区内设施防护和拆除4 堰塞湖内水位变化和下游河道洪水冲刷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体的防护 非工程措施:1)在堰塞湖应急处置期,应分析上游来水量大小及对应堰塞湖的规模等级,结 合上游河道地形条件、城镇、厂矿企业、居民区、重要设施及滑坡分布情况综合 考虑上游避险范围2)应急避险技术方案对于III级、W级的堰塞湖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制定应急避险预案水、雨情预测及应急响应等级均由应急避险指挥部发布,根据堰塞湖规模及相应的洪水标准,一般在洪水来I临前1〜2h发布预警警报,并结合堰塞体的现状确定直急响应等级(黄色、橙色、红色)3) 避险路径的标识、路牌要清楚,便于识别,道路的通行能力应满足疏散人群 的流量要求,做到快速、安全安置地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不能 出现新的次生灾害,尽量按照分片、分区、就近、便捷的原则落实安置点生活 物质的保障应充分、充足,要配置足够的医疗卫生设施,做好相关防疫工作4) 随着工程排险的实施,或堰塞体溃决后洪水的逐渐消退,根据险情的变化, 应将应急响应等级做动态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资源。

红色警报适时地 可降为橙色、黄色直至解除警报,橙色可降为黄色直至解除警报根据具体情况, 确定人员回迁的条件和时机5)应急避险保障措施5.1 在灾害处置过程中,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正确的宣传引导可以安抚和稳定灾 区群众的情绪,获取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帮助,为应急处置工作创造有利条件5.2 堰塞体阻断河流,堰塞湖水位将不断上涨,随着淹没范围的扩大,有可能形 成湖区内的面源污染堰塞湖水经处置后引导下泄或堰塞体自然溃决,受污染的 水体泄向下游,将造成下游的水体污染在堰塞湖应急处置的同时,应加强水体 水质监测,进行水污染防治,必要时采取消毒措施在堰塞体下游河道断流或受 污染的湖水下泄过程中,应及时启用其他水库或地下水等备用水源,保障人民群 众的饮水安全5.3 堰塞湖形成后,切断河流,随着来水不断增加,湖水位不断上涨,淹没范围 不断扩大,原两岸陆地上的物质浸入水中,形成水面漂浮物;或由于持续降雨或 融雪等引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震余震等使两岸物质滑人堰塞湖,形成水面漂浮物 一些大型漂浮物,如长大树干、木板等流入施工后形成的泄流渠或引流槽时,将 形成阻塞,影响湖水下泄,再次抬高堰塞湖水位,严重威胁堰塞体的稳定。

因此, 一旦堰塞湖水面形成漂浮物,应采取打捞或驱散等措施进行处理,避免漂浮物阻 塞泄流渠或引流槽5.4 应急处置过程中,除实施工程措施外,下游受湖水下泄可能影响范围的人员 应提前转移至安全处但在湖水下泄时,为防转移人员意外落水,还应安排和实 施临时水上救生措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