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13400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总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计划学时:144学时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二)课程基本理念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三)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要求而制定,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汽车电气设备诊断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电气设备构造、原理及性能参数,会正确使用诊断仪器、维修手册和技术资料,熟悉汽车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等基础上,掌握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对诊断数据进行分析。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内容标准学习领域教学方法教学课时电源

3、系统理实一体45起动系统理实一体24点火系统理实一体30照明、信号、仪表、警报系理实一体20辅助电气设备理实一体10全车线路理实一体15具体内容如下表:领域内容要求建议课时电源系统1、掌握各类常用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型号,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技术状况的检查与维护蓄电池的常用充电方法,常见故障的诊断2、理解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工作特性、容量及影响因素;3、了解蓄电池的其他充电种类和方法,国外常见车型蓄电池的型号;4、掌握常见硅整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电压调节器的基本类型和电源系统的基本电路,发电机和调节器的正确使用和维修,电源系统的连线、故障诊断与排除;5、理解硅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

4、性,电压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6、了解硅整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检测、调试方法。一、教学设施条件1、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一间,配备大众电气实训台架6台、电气示教板5块、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及解码器、车用万用表、常用仪器、工量具等。配备可同时满足50位学生教学的合作学习桌椅。2、教学资料。校本教材汽车电气检修基础每人一套,配备教学相关的PPT课件、视频等教学光盘。如果有条件可配备一个图书橱,放置与维修相关的技术资料。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四双”人才培养模式,即“双主体、双通道、双环境、双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注重过程考核,加

5、强教学监控1、采用小组教学,一般每组人数不超过12名同学。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分析教材,通过阅读手册,查阅资料学会相应仪器的使用,制定工作计划,而后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对工作进行评价。整个过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和纪律维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4、实操采取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形式开展,每一小组设立操作人员、评分人员、记录人员等,使教学活动能正常进行。三、评价方法1、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开展,每一个任务完成之后都进行一次评价,期中、期末进行阶段式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

6、、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三种形式。3、采取个人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形式进行操作,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评价。45起动系统1、掌握起动机的组成,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起动电路和具有保护功能的起动电路、起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2、理解直流串激式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减速起动机的基本工作情况;3、了解起动机的分类、型号和起动机性能测试的内容和方法;4、启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4点火系统1、掌握传统点火系的基本组成,传统点火系的电路和各组成元件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的组成、电路,信号发生器的类型和结构,各组成元件之间的线路连接;3、掌握计算机控制点火系

7、的功能及组成,各种点火系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掌握示波器和正时灯的正确使用方法;5、理解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传统点火系各组成元件的有关工作特性,影响点火性能的因素;6、理解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的基本工作原理,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基本原理,点火器的基本工作原理7、理解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的基本工作原理;8、了解点火系主要组成元件的型号和性能检测方法。30照明、信号、仪表、警报系统1、掌握照明、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组成、基本电路、工作原理,正确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新方法;2、掌握前照灯、电喇叭的结构、检测与调整;3、了解其他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结构和调整。20辅助

8、电气设备1、掌握风窗刮水器的结构、线路,暖风、除霜设备的结构、线路等; 2、了解空调系统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控制电路及其检测方法。10全车电路1、掌握汽车电路图的符号、电线、插接器等的表示方法;2、熟记国家标准规定的汽车电路图的画法;3、识读系统电路; 15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社会能力的提升。五、考核标准本学科采取闭卷笔试考试方式和实训拆装考试方式,笔试占总分的70%,实训站总分30%。六、实施建议1.教学条件:软件:本课程教学任务书、本课程教学计划、本课程教材、本课程教案、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2.推荐教材:孔宪峰主编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理论课程注重学生未来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以丰富的实物、视频资料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带着兴趣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